悱悱

悱悱

“悱悱”一詞出自《論語·述而》,釋義:抑鬱於心而未能表達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悱悱
  • 拼音:fěi fěi
  • 注音: ㄈㄟˇ ㄈㄟˇ
  • 釋義:抑鬱於心而未能表達貌
詞語釋義,詞語解釋,

詞語釋義

fěi fěi ㄈㄟˇ ㄈㄟˇ
悱悱

詞語解釋

抑鬱於心而未能表達貌。《論語·述而》“不悱不發何晏 集解引 漢 鄭玄 曰:“ 孔子 與人言,必待人心憤憤,口悱悱,乃後啟發為說之。” 唐 顏真卿 《梁吳興太守柳惲西亭記》:“日月滋深,室宇將壞,而文人嘉客,不得極情於茲,憤憤悱悱者久矣。”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惟其寡與俗人合也,於公卿之門,未嘗有姓名,亦無達者之車回顧,其疎賤抱道,而無所與論,心常憤憤悱悱,恨不得發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