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是一個漢語詞語,出自《素問·上古天真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恬淡虛無精神內守
  • 所屬領域漢語
詞語詮釋,詞語理解,

詞語詮釋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恬淡虛無 出《素問·上古天真論》。指生活淡泊質樸,心境平和寧靜,外不受物慾之誘惑,內不存情慮之激擾,物我兩忘的境界。原為道家所尊奉的養生的根本途徑,後被道教養生學說所襲用。中醫養生學說也深受其影響。

詞語理解

解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1、恬淡虛無:
這句講的是精神調節方面的要點。“恬淡”強調是這樣一種性格的培養。“恬淡”即要人淡去名利、聲色等種種的欲望,人沒有了太多的欲望,煩惱自然也就少了,如此少思寡慾、無憂無慮,猶如兒童一般。
“虛無”指做修養功夫的要求,就是說練功時心不要老死守著某部位不放,這樣不但心會很累,而且會使影響人體內氣的正常運行,要知道內氣不能正常地運行,這是一種也病態的,這是一種消耗,一種退步啊!
因此,不要長期地固守不化,適當的時候要放下,要減去,要空掉,使內心悠遊自在,安閒而舒適。
如此,放之又放,空之又空,去之又去,自然地達到了“虛”,達到了“無”的境界,這時仿佛於置身空曠深谷,感覺外面的聲音是那么地渺小而遙遠,眼前一片虛白,呼吸似乎也停止了,大腦空空蕩蕩,杳杳冥冥,悠悠揚揚,若醒若寂。
2、真氣從之:
“恬淡虛無”是因,“真氣從之”是果、是效驗。因此,無論“恬淡”或“虛無”都是一種修煉,如果你能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保持“恬淡虛無”,你也就是修煉了二十四個小時!那么,你的功夫也就能飛快地進步了。
真氣從之,這裡“真氣”到底指什麼?《黃帝內經· 靈樞》中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行而充身者也”,從這可知,真氣是要受於“天”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天真氣”。因此,真氣不是你在體內死守,或把氣搬運去搞出許多花樣就獲得的。
通常我們所說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是這個道理,寂然不動就是“虛無”,只有“虛無”才能與天相感相通,天和人都相通了,沒有界限了,真氣自然也就跑到你身上去了,所以叫“真氣從之”,這都是真實不虛的,你不必懷疑,只要功夫一到,必定天人合發,有求必應,隨做隨到,屢試不爽!
3、精神內守:
功夫既到,先天真一之氣(真氣)自虛無中來,當真氣到達身上時必會發生種種觸動,或如大地回春,溫暖舒適,或疼痛奇癢等等。這時候人很容易離定,容易起其它雜念,這對修煉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人的神氣本為一體,神馳於外,氣亦游於外,神氣外泄,身體就不能獲益了。因此,需要“精神內守”,就是不要有意去留戀或追求身體上的種種觸動,要使精神格守於內,以鎮定之心寂然觀照,神氣自然在體內相互留戀、和合。由上可知,“精神內守”這句說的是“採氣”方法。
或有人誤認為“精神內守”是平時修養的方式,可實際並非如此,要知道,如果一個人整日精神內守,情志得不到舒暢,只會變得內向、自私、冷漠、抑鬱寡歡……這不但與大道逍遙自在宗旨不符,長久下去還會搞出病來。
4、病安從來:
既然至真至純的真氣已經到了身上,由於它是細微的,無處不到的,就會像陽光一樣,會掃去所有的陰霾障礙,這時全身的經絡、關節也都變得暢通明達了,即使有隱藏的疾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去除,這樣疾病就無從發生了。
又,真氣為人身之至寶,為一生盛衰之本,人自生身後從父母那裡獲得的那點先天真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耗,如得不到有效的滋養、補充,離衰老和疾病就不遠了。因此,我等喜好修行、養生之士,只有識得箇中之奧妙,從“恬淡虛無”處下手,立定根基,就能將一切都顛倒過來,使真氣漸充漸長,使之充沛、浩然,又何患區區疾病、衰老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