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靈樞·本神》曰:“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即父母生殖之精結合瞬間,就有了魄。《靈樞·本神》又曰:“肺藏氣,氣舍魄。”可見魄為先天所得,成於父母並精;以肺之氣為舍、為充、為養。
精足、氣足則魄強而用,精神乃治。《朱子語類·卷三》曰:“人之能思慮計畫者,魂之為也;能記憶辯別者,魄之為也。”又曰:“魄盛則耳目聰明,能記憶,老人目昏耳潰記事不及者,魄衰也……陰主藏受,故魄能記憶在內;陽主運用,故魂能發用出來。二物本不相離。”汪蘊谷在《雜症會心錄》言:“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動,亦魄也。夢寐變幻,魂也。聰慧靈通,神也。分而言之,氣足則生魂,魂為陽神。精足則生魄,魄為陰神,合而言之,精氣交,魂魄聚。”
魂與魄的比較,由於魂附於氣,偏於無形,魄附於形,與形難分,因此,魂表現在精神方面如“夢寐恍惚,變幻遊行之境”較著;魄表現在形體方面如“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較顯。《太上老君內觀經》謂:“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鎮形,謂之魄。”至於魄的功用,《類經·藏象類》再有補充:“精之與魄皆陰也,何謂魄並精而出入?蓋精之為物,重濁有質,形體因之而成也。魄之為用,能動能作,痛癢由之而覺也。精生於氣,故氣聚則精盈;魄並於精,故形強則魄壯。”
綜上所述,魄之功能大致可歸納為:屬於人體本能的感覺和動作,如耳的聽覺,目的視覺,舌的味覺,鼻的嗅覺,身體的觸覺如皮膚冷熱痛癢,以及新生兒軀幹肢體不經訓練而自然就會的動作、吸乳和啼哭等。換成現代語言表述,大致是指精神神經活動中本能的司感覺和支配動作的功能。此外,魄具記憶之功。
就功能與物質關係言:“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精屬先天,因此,魄之功多顯現為一些先天本能性作用,至於記憶,則與腎藏精,通於腦有關。《靈樞·本神》曰:“肺藏氣,氣舍魄。”肺呼吸及一身之氣功能正常,自能氣達各臟腑組織、形體官竅,發揮其目視、耳聽、鼻嗅、舌辨、身觸、知饑渴、平衡、排泄、睡眠、記憶以及自然動作等功能。而以呼吸之氣為主生成的宗氣,功能上就與肢體寒溫與活動、視聽感覺、語言聲音等有關,與魄之用甚合。故精氣旺盛則體健魄全,魄全則感覺靈敏,動作協調,記憶深久。至於魄藏於肺而得氣養,氣足則行為果斷,充滿魄力之說,應是從氣-魄兩字間關係所作的某種會意性衍生。
中醫套用
1、“魄”之為病
魄之為病,常顯於在外界信息刺激下,以上本能功能出現不相協的反應,如熟睡之人,熱蹬被子,冷自覆蓋,出自本能,是魄之為用;若睡時不知冷暖,蹬被懵然而感風受寒,則是魄之瀆職。飢則吃,飽則止,也是人的本能,若不知饑渴,仍是魄未盡責。而聽覺、嗅覺、味覺減退,視覺模糊以及皮膚冷熱痛癢感覺不分明;或反過來皮膚冷熱痛癢感、嗅感、觸感等過於敏感等,均屬魄病。此外,動作失衡或失於協調、記憶明顯減退等也在此屬。現代醫學之急慢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癔病性失語、癔病性癱瘓、老年動脈硬化、脊髓型頸椎病的某些階段與中醫痱證相類,痱之為病,多以知覺問題為主,時涉神智,故多屬魄病。
辯證法教會了我們看問題可從相反方向,或多角度看。各種感覺功能減退固屬魄之範疇,但過猶不及,於強調平衡的中醫來說,不及、太過均屬病態。以此推之,恐怕不少過敏性疾病也與魄脫不了干係。過敏者,或可會意為感覺或機體反應過於敏感。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過敏性腸道病等多以嗅感、內外觸感或內在反應機制過於敏感有關,這些均屬中醫肺系(肺、鼻、皮膚、腸)疾患。雖不能說過敏性疾病都屬肺系統,但確以中醫肺系統罹患居多。此外,過敏性體質多與先天因素相關。“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精屬先天。是以,過敏性疾病的病機多一個“魄”因素的考慮,或可對臨床之治有一定啟示。
當然,作為五神之一,魄之為病,也常可表現出心理或精神症狀。試看落魄之人,多遇人生之落,而人生之落必伴灰暗情緒,故見目暗無神,如喪神守,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之無味,饑渴不知,冷熱不辨,形銷骨立,如行屍走肉,此魄離職守矣。“落魄”兩字,真得神髓。
2、“魄”病從氣而治
魄既為精氣所養,則魄病之治當以益精養氣之品為宜。若牽涉情志者,心病還須心藥治,當以心理治療或“志意”的自我調適為主,《靈樞·本神》就有“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之說,又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而安神定魄之品如琥珀、龍骨、龍齒、硃砂、磁石、生鐵落,菖蒲、人參、茯神等可為輔。如痱病之類以身體感覺或失語為主者當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而治,地黃飲子、小續命湯、虎潛丸、解語丹、補陽還五湯、大秦艽湯、黃芪桂枝五物湯、小活絡丹等為常用方,針灸也可獲效。過敏性疾病也當辨病與辨證相合,其基調以陽氣虛者居多,或是“氣不捨魄”故。
然而真正定魄之法莫過於養氣調神,《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言的“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盡合魄意。其中“呼吸精氣”可增肺氣以養魄;“獨立守神”既可凝神以定魄,又可調志意,收魂魄;“肌肉若一”則何來皮膚冷熱痛癢感覺不知,或感覺過於敏感,或動作失於協調?“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