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安縣

恩安縣

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今雲南省昭通市。為?>烏蒙府治,九年為昭通府治。向為滇川交通要衝。1913年改名昭通縣。2013年又復名恩安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恩安縣
  • 別名:昭通縣,烏蒙,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部
  • 下轄地區:炎山鄉,田壩鄉,大寨子鄉,大山包,蘇甲鄉安陽鄉
  • 政府駐地:安陽鄉
  • 電話區號:0870
  • 郵政區碼:67000
  • 地理位置:雲南昭通
  • 面積:351.7平方公里
  • 人口:109276
  • 方言:昭通方言
  • 著名景點:大山包國家公園,炎山龍雲故鄉
  • 機場昭通花鹿坪機場
  • 火車站:昭通站
  • 車牌代碼:雲c
  • 縣長:馬令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恩安縣
恩安縣恩安縣

歷史沿革

雍正六年(1728年)置,今雲南省昭通市。為烏蒙府治,九年為昭通府治。向為滇川交通要衝。1913年改名昭通縣。2013年又復名恩縣
昭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地處三省結合部,與貴州、四川兩省接壤,地勢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67米,最高海拔4040米,幅員2.3萬平方公里。2001年8月撤地設市,轄昭陽區,蘇家院大山包蘇甲大寨子炎山田壩
目錄
· · 基本簡介
·· 基本簡介
[顯示全部]
昭通市-基本簡介
昭通曾是雲南通向川黔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為我國著名的“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昭通地區轄1市10縣,由於受金沙江牛欄江等江河的縱橫切割,境內懸崖峭壁聳立,山箐深邃,氣候多樣。江邊河谷屬熱帶、亞熱帶,高山屬冷涼高寒帶,俗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稱。昭通的旅遊景點,在市區或市郊區有漢碑、清關亭、圓寶山、葡萄井等景點可供遊覽。不過,目前以大關黃連河風景區的知名度為高。民族風情方面,苗族花山節也較為熱鬧。昭通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在這兒繁衍生息,至西漢時更是創造了燦爛的朱提文化,它介於巴蜀文化與夜郎文化、滇文化的交匯點,又受中原文化影響,因而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及其區域特色,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蹟。昭通地區的土特名產也非常多,烏蒙馬、昭通醬翠華茶、天麻等也馳名省內外。昭通市距昆明400多公里,昆明各汽車客運站有班車前往。昆明有直飛昭通的航班。
昭通市-地理位置
雲南昭通地跨東經102°52′~105°19′,北緯26°55′~28°36′。東西寬241公里,南北長234公里,總面積23021平方公里,東面與貴州省接壤,西北與四川為鄰,南面與曲靖地區會澤縣接界。從昭通地區所在地到省會昆明市公路里程430公里,空中航行時間30分鐘。
昭通市-行政區劃
恩安行政
蘇家院  面積 12.24平方米,人口1,2萬
蘇甲212.98平方米,人口1.4萬
大山包。 192平方米,人口15860人
大寨子。 78平方公里,人口2,5萬
炎山。 77.6平方公里,人口21876人
田壩。 47.88平方公里人口13613人
昭通市-氣候條件
雨後昭通
昭通屬亞熱帶、暖溫帶共存的高原季風立體氣候,四季不明顯,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乾濕分明等特點,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差異顯著。在水平方向上,全市可劃分為南乾北濕兩大區域,而在垂直方向上從江邊河谷到高山地區氣候類型、從亞熱帶到寒溫帶兼備。全市年平均氣溫在11.4℃-20.9℃之間,熱量條件在垂直方向差異懸殊。最冷月1月,月平均氣溫在1.4℃-12.3℃之間;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在19.6℃-26.7℃之間。全市日照,春季較多,冬季次之,夏、秋較少。全市各縣年平均降雨量在660-1230毫米之間,總的分布特點是北部多於南部,東部多於西部,高海拔多於低海拔。由於冬夏季風進退變化的結果,每年5月中旬以後,昭通市由東部、北部至南部先後進入雨季,到10月中旬,雨季先後結束。南部的昭陽區、魯甸、永善、巧家縣降水偏少,年降雨量670—873毫米,大山包鄉,因海拔高,年平均降雨量1125毫米;北部金沙江邊的綏江、水富和橫江流域的鹽津、大關縣一帶,降水充沛,年雨量在905—1115毫米之間;東部的鎮雄、威信縣一帶年平均909—1056毫米。
昭通市-旅遊資源
昭通市複雜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特殊的地形地貌環境,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風景旅遊資源。飛瀑氣勢磅薄、雄渾壯麗,溶洞千姿百態,神秘莫測。並且,該區歷史悠久,開發甚早,據出土文物考證和文獻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在該區地域內活動,至西漢時更創造了燦爛的朱提文化。在革命戰爭年代,又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遺蹟、遺址。使昭通市的旅遊資源集中了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和革命遺址的特色。許多風景、人文名勝景觀和文物可供人們參觀、遊覽、研究。
恩安縣
鹽津豆沙關
鹽津豆沙關 豆沙關古稱石門關,位於鹽津縣城西南22公里,是古人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險關。湍急的關河像一把利劍將險峻的石山一劈為二,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的川滇要道。西岸岩壁上刻有“滇南樞紐”、“其險也若此”等大字,被譽為“滇南第一關”。 豆沙關有著名的“五尺道”遺蹟。五尺道始建於秦,現殘存長約350米,道寬五尺,每級石階寬窄高低不一, 路面留有馬蹄痕印數十個。 它是由川入滇,到緬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 關上有個唐碑亭,亭內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書法家。這塊摩岩,是袁滋於公元794年(唐貞元10年)出使雲南,路過石門關時刻下的,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與摩岩對峙的東岩石壁上可以觀看神秘的古代“僰人懸棺”葬。現存有5具古代棘人懸棺,對於研究棘人的興衰具重要的價值,是珍貴的文物。
恩安縣
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裝殮他的尺棺高高地懸掛(置)於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別:或於崖壁鑿孔,椽木為樁,尺棺就置放在崖樁拓展出來的空間;或在約壁上開鑿石龕,屍棺置入龕內;或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岩溝、岩墩、岩洞置放屍棺……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為失去靈魂的軀殼找一個妥當的安置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懸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樣平常。然而,凝神屏息想想:一口沉甸甸的屍棺,一具冷冰凍的屍骨,怎么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屍棺的主人是誰?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用千年的沉默寫下的寓言,夢魘中便無法逃避懸棺的陰影。1933年, 一位姓陳的地方官為了探究僰人懸棺的奧秘, 雇用兩名樵夫,從豆沙關的絕壁上掀下兩具懸棺,其中一具運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學供考察、展覽。未久,兩名樵夫均意外慘死。
恩安縣
大關黃連河
大關黃連河 大關黃連河風景區景觀資源類型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十四個亞類,特點十分突出,省風景資源調研課題組總結為“三多三絕”、“三多”即為景觀資源類型和數量多(80多個主要景點),瀑布數量多(200餘條),文物石跡多(目前地、縣級文物單位27處,還有不少待進一步考察、定級)、“三絕”即奇妙的天然大滑板、人間仙境――水簾長廊、溶洞奇觀――銀河燦爛實省內外罕見。
大關縣黃連河風景名勝區以瀑布景觀為主體,集峽谷、溶洞、原始森林、竹海、山頂水庫、地質歷史遺蹟、珍稀動植物等自然景觀和古墓、史前遺蹟、民族風情等,眾多人文景觀類型多樣,資源豐富,規模宏大,特點突出,區位優勢明顯,開發意義重要,是開展旅遊觀光、休養度假、登山攀崖、科學考察和各種娛樂活動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
巧家藥山藥山位於巧家縣境內。金沙江和牛欄江環山而過。藥山山體面積220平方公里,主峰金頂山海拔4042米,雄踞於昭通群峰之上。藥山被以烏蒙冷杉為主的針頁林和以高山櫟為主的常綠闊葉林構成的原始森林覆蓋。天然林的蔥鬱,為野生藥材、珍稀植物生長和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藥山本因出產各種藥材而得名,著名的野生藥材有柴胡、黨參、貝母、天麻、蟲草、黃芪、草烏、防風、龍膽草、仙茅參、刺參、黃連等藥,在中藥市場素享盛名;大面積的珙桐群落,更是國內外罕見的奇觀。
恩安縣
扎西會址
扎西會址 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征路過扎西,將總司令部設在扎西鎮東北角的江西廟內,2月9日,中央在該廟內戲樓上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以其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載入史冊。現已根據回憶修復原址,將會址及各中央領導同志居起的舊址原樣陳列。舊址不遠的小山崗上為扎西會議紀念館,館內有多年來徵集到的珍貴革命歷史文物數千件,有珍貴歷史照片,形象逼真的雕塑,翔實的文字說明,距紀念館不遠有巍然矗立的紅軍紀念碑,四圍護以大理石欄桿,另外在縣城內還有扎西公園、紅軍烈士陵園。
水田花房子 遵義會議後確定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但因故博古並未在那次會議上交權,直到1935年2月5日紅軍路過水田寨(又名雞鳴三省)時,通過在這裡舉行的一個會議,王明、博古才正式按遵義會議精神交了權。至今交權的房子仍在。
威信縣觀斗山石雕 該處山峰巍峨,疊翠堆綠,萬畝竹海,山泉清澈。此山早於700多年前的明代時期就開始建廟,後經明、清、民國幾代的經營,形成了巍然大觀,集儒佛道之教為一山,素有“四川有個峨嵋山,雲南有個觀斗山”的民諺。廟宇被毀後,現復建了三個大殿,還遺存了大批石雕碑刻,這些石雕造型生動別致,鐫刻細膩,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和觀賞價值,為我省獨有的藝術珍品。
水富溫泉大峽谷 西部大峽谷距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32公里,水富縣城4公里,是一個“山青”、“峽險”、“水急”的金沙江河谷,在風景如畫的大峽谷下2380米的深處蘊藏著一股奇泉,在1978年被雲南省石油勘探隊鑽井發現。經國家級專家鑑定,該水溫82℃,水壓高,流量大,日湧水量達8000餘立方米,居全國之首。富含有益人體健康的多種礦物質,系高熱優質溫泉。現存的大峽谷溫泉生態園300餘畝,自然露天溫泉區占地100餘畝,可同時容納3000人以上沐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露天生態溫泉浴場。
溪洛渡電站 溪洛渡電站,壩址距縣城7.5公里,為全國最大的電站之一,電站建成後,庫區長約250公里,兩岸風景秀麗,大壩雄偉壯觀,金沙江的高峽平湖將會變成一道瑰麗的風景線,成為滇東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恩安縣
大龍洞
大龍洞 大龍洞位於昭通城北的九龍山。九龍山上有十三峰,下有九箐,峰巒疊嶂,林木蒼翠。山腳箐底林陰深處一大石洞內,有一潭清泉流出,稱“大龍洞”,為“昭陽八景”之一,名為“龍洞吸月”,又名“龍泉映月”。景區內古樹參天、蒼松挺拔、古觀深臥,洞內一股甘冽清泉流出,匯集成潭,源遠流長……。從漢平帝元始一年修建大龍洞至今,多年來,龍洞多次整修,摩崖不少。乾隆五十七年(1792),思安知縣汪人瑞在龍洞泉水出露處摩崖題刻"雲霞蒸蔚,水遠流長"。幾乎同一時期,昭通士林中有了"昭陽八景"-說,"龍洞吸月"位列榜首。據說,每年春分、秋分,值農曆二月、八月中旬,當空皓月竟會倒映在溶洞深處岩篷遮蔽的水潭中,潭水輝映,構成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亮,岩篷上又映現一個月亮的奇觀。"龍洞吸月"一"吸"字,生動傳神至極。同治,光緒間,又有新"昭陽八景"一說,"龍洞吸月"仍居八景之首。清光緒庚辰進士謝文翹有題"龍洞吸月"五律一首,倒仿佛"詠"出了幾分"吸"的情致。詩云:活水靈源出,神龍洞壑居。一泓清可沁,百里潤長余。吸月流輝吐,蒸雲瑞氣噓,飛潛占隱見,美利大何如。
景風公園 景風公園地處昭通市南郊守望鄉境內,離城12公里,交通便利,四周山體環繞,森林蔥鬱,水源豐富,目前,已具備一定的旅遊、休閒度假基礎。為充分利用景風水庫優美的自然環境,宣傳昭通民族文化,將其建成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會議、娛樂、垂釣健身、花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目前已委託昆明園林設計園按國家風景規劃大綱,作出了總體規劃,計畫總投資4500萬元,建設期為10-15年。
恩安縣
龍家祠堂
龍家祠堂 龍家祠堂建於1932年,是一座仿清建築,極具規模。龍家祠堂建在小松山腳下的龍潭邊,距昭通城西南十公里,為龍雲家廟。仿照昆明吳三桂的金殿而建成,但其規模又比金殿大得多。祠堂建於民國21年(1932年),祠堂坐南向北,四周有高大厚實的石牆,由於建於兵荒馬亂年間,護牆上沿設有槍眼和垛口,正面左右接護牆外有二層尖頂炮樓。左為祠堂,右為莊院,最前立照壁一堵,門開兩側。龍雲一步一步走出昭通,經歷磨難當上了雲南省主席後,為建家祠,昭通有名的風水先生翻山越嶺尋龍點穴一直到永豐簸箕灣的小松山,舉目望去,可看到龍山寨望海樓,小松山腳下有龍潭水,便附會龍入大海,選定在小松山腳下修建龍家祠堂。1928年1月17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龍云為雲南省政府主席。不久,龍雲捐巨資創建了昭通聯合女子中學,發展家鄉教育。1931年,龍雲又捐資創辦雲南第二民眾教育館,1933年又捐資修炎山國小。龍家祠堂修建後,龍雲又於1934年捐資對附近的農田水利進行了治理,深挖河道,使水道暢通,水患減少,沿河人民深受其利。
盧家祠堂 盧家祠堂1936年始建,比龍家祠堂晚建三年;位於六蔭塘,離龍家祠堂三里路;祠堂大小只有龍家祠堂的三分之一;據說是因為盧漢比龍雲小三歲的緣故。盧漢先生因率軍參加台兒莊大戰,修建祠堂時未親自到場,後因公務繁忙也未回來拜謁過家祠。
清官亭 清官亭公園位於昭通市內,始建於嘉慶14年,初名三多塘,為紀念當時的縣令王禹甸,在他去任後三多塘改名為清官亭,以紀念他的為官清正廉明,為民興利的政績。園內有著名對聯“者點水無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間塵不染,何人更踏軟紅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公園面積又有擴大,占地59.5畝,開掘曲池,修建涼亭水榭,種植了牡丹、芍藥、緬桂、月季等各種花木。在園內增建了人工假山、欣悅園、動物角、鴛鴦亭、兒童樂園、盆景室等。
望海樓望海樓位於昭通市南郊鳳凰山西麓,距城約2公里,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安縣知縣沈生遴建。 後來,雲南總督愛星阿到了昭通,也去看了留余閘、望海樓,這位大人一心要巴結皇上,便把望海樓改成“恩波樓”。意思很明白:聖皇天子,恩澤四海。望海樓不但是昭通的風物勝景,也是中共昭通地下黨早期革命活動的紀念地。1929年初,受中共雲南省工委的委派,省工委委員到昭通傳達省工委《加強農村工作的指示》,傳達會議就在望海樓內舉行。此後,中共昭通地下黨的同志常以郊遊為名,到望海樓進行工作聯繫。
灑漁煙柳 昭陽區境內,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有“龍洞吸月”、“恩波蜃影”、“寶山環翠”、“鳳嶺飛霞”、“灑漁煙柳”、“珠泉涌碧”、“雨鬟公雲”和“花鹿食草”的昭陽八景。如今又有了以黑頸鶴為看點的大山包景點。而單就灑漁的煙柳,早已聞名遐邇,曾有過多少墨客騷人為之傾倒,為之詠唱。吟出千古絕句,唱出傳世佳作。如今,漁洞水庫壩區又加快旅遊的環境建設,與灑漁煙柳合二為一,融融相濡,交相輝映,在昭陽八景中脫穎而出。
漁洞水庫 漁洞水庫為“滇字一號工程”。距昭通城區23公里,以其便利的交通,“高峽出平湖”的特色景觀而吸引了大批遊客,庫區水域面積13平方公里,蓄水量3.6億立方米。計畫建成集生態旅遊、觀光旅遊以及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恩安縣
大山包黑頸鶴
大山包黑頸鶴 大山包位於昭通市西部,距城區73公里,海拔3100-3400米,年平均氣溫6.2℃。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在青藏高原繁殖,雲貴高原過冬,是世界上15種鶴類中唯一在高原上繁殖和越冬的,數量十分稀少。據云南省林業廳負責濕地保護的專家介紹,雲南省林業廳和國際鶴類基金會合作開展的黑頸鶴同步調查顯示,2002年大山包保護區越冬黑頸鶴為930隻,2003年同一時間的調查數據為1043隻,目前已達1200多隻。大山包已經成為中國黑頸鶴單位面積數量分布最多的保護區。世界上原有類32種,現僅存15種,黑頸鶴是唯一生活在高原濕地的鶴類。一個多世紀前的1876年,俄國學者普爾傑瓦爾斯基在我國青海湖發現黑頸鶴,這是人類首次與黑頸鶴相識。此後的一個多世紀中,後工業時代陰影下滋蔓的貪婪、濫肆捕殺和沼澤濕地的大面積破壞,黑頸鶴種群的生存跌入了文明的陷阱。1988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不無悲哀地預言:未來10年內,世界上將有10種珍稀瀕危動物滅絕,其中包括黑頸鶴。又一個10年過去了,不幸的預言幸而並未成為事實,但全世界黑頸鶴種群能證明其存在的僅有5500多隻,而其中的1000多只是大山包知己、知遇的客人。
雞公山大峽谷 雞公山位於大山包西部,距離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由於劇烈的地殼運動,西涼山綿延至西部出現斷層,地形下陷,形成大峽谷。雞公山三面絕壁,只有兩尺寬小徑攀延而上的屏峰突起,雄奇險秀。峽谷海拔落差近2000米,可以俯瞰金沙江及雲海。雞公山的險和由此形成的刀削般的懸崖以及深不見底大霧瀰漫的大峽谷,讓人體會到這種險象的真實與形象,體現出大山包少有的雄奇與陽剛之美。站在大峽谷邊上四處遠眺,就可看到“滇東北第一峰”——海拔4040米的巧家藥山矗立在眼前,落差千餘米的牛欄江大峽谷似一幅壯麗畫卷盡收眼底。峽谷另一側的峭壁上,巨大的天然圖案竟宛如一幅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崖畫,依稀可辨的有狩獵、勞作、歌舞等場面。更奇妙的是,崖畫前有一座突起的小山峰如同坐在蓮台上的送子觀音。
葡萄井 昭通市西郊10餘公里處,有一石山,名老鴉崖。崖下有泉,“方圓八尺,泉水四時溫暖,由下湧出,碧泡累累如珠泉”,稱“葡萄井”。這裡泉水有形,也有聲,但不是流出來的,也不是淌出來的,是從崖層隱蔽孔隙“吐”出來的,方圓數米,數十個隱蔽的孔隙,不停地“吐”出一串串水泡。水泡大小與葡萄相仿,渾圓如珠,晶瑩剔透,一粒一粒,粒粒可數,宛若一串又一串珠圓玉潤的浮漾的項鍊……這裡是彝族祖先的靈魂回歸地,彝族各支系指路經上都將亡靈指向昭通,據說昭陽區葡萄井馬櫻花下邊,出來一股甜水,口渴要喝三口水,不渴也要喝三口水,到了陰間後水價貴,難喝上水。再則,歸祖路遙遙,道途坎坷,除了咪力於尺的水(昭通葡萄井)以外,儘是些腐葉臭水。
恩安縣
鳳凰山
鳳凰山 “昭通壩子寬又寬,咕嚕團轉都是山,中間有隻金鳳凰,山頭山尾路彎彎。”《昭通壩子》這首歌里唱的金鳳凰指的就是昭陽區城南郊風景秀美的鳳凰山。它是著名的“昭陽八景”之一。矗立在平坦寬闊的昭魯壩子中央,恰似一道翠綠的屏障。連為一體的鳳凰山有著大、小鳳凰山之分,北段叫小鳳凰山,南段叫大鳳凰山。烈士陵園就坐落在小鳳凰山上,是有名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山頂的地勢十分平緩,儼然是一個綠色的大健身房。整個鳳凰山形成一個諾大的公園,已經形成現代人爬山健身、鳥瞰昭通壩子和城市、休閒娛樂的初步規模。
昭通市-歷史文化
一、昭通歷史文化悠久
昭通這塊古樸神奇的土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1982年,昭通市北郊過山洞出土了一枚人牙化石,經鑑定為“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約10萬年,稱作“昭通人”,填補了雲南省猿人階段到晚期智人階段之間的空白,說明昭通市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大約距今一萬年左右至距今四千年的約六千年時間裡,居住在這裡的先民們已廣泛使用磨製石器,並懂得了制陶、紡織、農業和放牧等技術,開始了邑居和定居生活。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時的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務農”,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擁戴,當了王,號“望帝”。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開鑿焚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了進一步經略雲南,派常頷將李冰開鑿的焚道延伸至建寧(今曲靖),史稱“五尺道”。中原文化的南漸,今昭通地處“五尺道”樞紐,得風氣之先,是雲南最早、最充分接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地區。
公元前135年(西漢武帝建元六年),漢武帝改變漢初“閉蜀故徼”的封閉政策,重開“南夷道”,在西南夷地區設定郡縣,擴大中原與西南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西漢王朝在今昭通市設朱提縣(郡),昭通首次被納入中央政權的管理之下。商品自由運銷,漢文化影響蔚然成風,昭通社會經濟文化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西漢建元六年至唐天寶年間,今昭通以“朱提”冠名,或為縣治,或為郡治,或為犍為南部、犍為屬國都尉治所,前後達800餘年。其間,漢晉兩代,發達的農業經濟、燦爛的青銅文化特別是白銅的發明、聞名全國的朱提銀、儒學的興起和傳播,表明朱提地區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這從漢孟孝琚碑和晉霍承嗣壁畫墓等的出土發掘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證。尤其是漢孟孝琚碑,有“寰宇稀世之奇珍”,“海內第一石”之美譽,著名學者梁啓超、羅振玉、袁嘉穀、黃膺、趙藩方樹梅謝飲澗等學者對此碑紛紛進行過考證,該碑是迄今為止雲南所發現的唯一一塊漢碑,其碑圖、碑石、碑文為研究雲南古代文化史及其與中原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參證。霍承嗣壁畫中的“夷漢部曲”的寫實畫像,是現存晉代壁畫的唯一,對研究古代民族史及漢晉時期雲南民族關係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朱提文化受、夜郎、巴蜀、荊等諸多文化因素的影響,但其表現的主要文化特徵仍然屬於成熟的漢文化體系。也就是說,朱提文化是以漢文化為主,同時包容了多種周邊文化因素的複合型、地域性文化。
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兩個地方政權先後稱雄於雲南地區,昭通既與中原文化疏離,也未能充分接受南詔、大理文化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唐豆沙關袁滋題紀摩崖,是作為封建統一國家的唐中央政權與南詔地方政權關係史中一項重要的實證文物,又是唐貞元間中原、巴蜀與雲南交通史的真實記錄。學術界認為袁滋題紀摩崖有“維國家之統、定疆域之界,鑒民族之睦、補唐書之闕,正載籍之誤、留袁書之跡”六大歷史價值。已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碑在今鹽津縣豆沙鎮境內,刻石高約60厘米,寬約25厘米,全文八行,直下左行,計一百二十二字,釋文為:“大唐貞元十年九月廿日,雲南宣慰使內給事俱文珍,判官劉幽嚴,小使吐突承璀,持節冊南詔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龐頎,判官監察御史崔佐時,同奉恩命,赴雲南冊蒙異牟尋為南詔。其時,節度使尚書右僕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韋皋,差巡官監察御史馬益,統行營兵馬,開路置驛,故刊石紀之。袁滋題。”宋封烏蒙。元置烏蒙路。明代置烏蒙府。清雍正九年在完成改土歸流後,改烏蒙為昭通。上溯兩代行羈縻之治時中斷中央政權建置的近五百年,今昭通稱“烏蒙”(阿猛)前後千餘年。土司制度的形成和逐漸完備,因用兵、屯田、民族遷徙而形成的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發展同樣值得關注,同樣是昭通歷史文化資源中極為寶貴的財富。
雍正五年(1727年)實行改土歸流,“詔改烏蒙府為昭通府”。歷雍正、乾隆嘉慶三代,實施了一系列安定社會、發展生產、繁榮文化的方針政策,昭通社會經濟文化又步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以興修水利和高產農作物引進種植為代表的農業開發;朱提銀銅的再度輝煌;因大規模銅運而推進的水陸交通建設和商業貿易的繁榮;儒學的日漸復甦;非本土宗教文化的進入等等,昭通歷史文化仿佛又走進了繁榮的朱提文化的又一個輪迴。可惜,匆匆而來的晚清鹹同年間的動亂,又一次斷送了昭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大好前程。
民國時期的昭通,成為雲、貴、川三省邊區的經濟文化中心,時有“小昆明”之美譽。昭通湧現出了中共早期雲南地方組織領導人劉平楷、李國柱,中國中央軍委確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三位軍事家之一的羅炳輝;昭通又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黨中央在這裡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
二、昭通歷史文化文化遺存多樣
昭通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全市有新石器遺址20餘處,著名的有魯甸野石山遺址、馬廠遺址和巧家小東門新石器遺址,時代在四千年左右。據1983年中國科技大學科研處編的《科研情況簡報》第六期及有關論文公布,對安陽殷王武丁妻子婦好墓出土的部分青銅器進行檢測,說明距今三千年前殷朝鑄造青銅器的銅礦來自今天雲南的永善和巧家一帶。戰國至秦漢,許多墓葬出土的器物,有的具有滇文化因素,有的含巴蜀文化因素,有的近似邛都文化。有意義的是,昭通市盤營、水井灣、白沙地出土的陶器不少有“刻畫符號”,或者是一種古代少數民族文字。著名的《孟孝琚碑》出土就與“粱堆”相關;崖墓分布九個縣(區),近千座,為雲南之最。昭通市北坡,鎮雄縣城北,現存東漢以來彝族烏蒙部、芒部部分遺址。鹽津豆沙關、威信棺木岩、永善橋灣,遺留著眾多懸棺墓。石板墓分布於巧家、綏江、鹽津、大關、鎮雄、彝良、威信,早至新石器時代,晚至明代。
三、昭通歷史文化發揚顯著
昭通市繼20世紀50年代初以漢磚、石室墓為主的考古發掘後,在70年代以來,先後發掘了大關縣岔河崖墓群、昭陽區象鼻嶺崖墓群,魯甸縣馬廠新石器時代遺址,昭陽區灑漁營盤村戰國西漢土坑墓群和小彎子崖墓群,水富縣樓壩、箭刀灣崖墓群,以及張灘壩戰國西漢土坑墓群,巧家縣小東門新石器時代石棺墓群,魯甸縣野石新石器時代遺址,威信縣瓦石、舊洞懸棺葬。這些考古發掘,出土了許多珍貴文物,對研究雲南、昭通的歷史,甚至在中國考古學上都有重要意義。
四、昭通歷史文物眾多
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袁滋題記摩崖石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野石山遺址、孟孝琚碑羅炳輝故居、扎西會議舊址、水田寨中央紅軍總部駐地舊址、鐵爐紅軍標語、魯甸拖姑清真寺、觀斗山石雕群、霍承嗣壁畫墓等。
五、昭通館藏文物豐富
市文物管理所和11個縣(區)的文管所、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的館藏文物有17497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件。例如:“孟琴”三聯子母銅印、“建初元年”雙魚銅洗、巫師陶俑等;國家二級文物10件,例如:騎鹿銅俑、帶蓋提梁銅壺、馱羽人寶瓶青銅朱雀、天王鎮小鬼銅像等,國家三級文物278件,一般文物517件。昭通已是雲南省文物藏品富集的地區。
六、昭通人文歷史璀燦
從古至今,昭通人文歷史群英薈萃。杜宇傳播和農耕文明的傳說,孟碑被譽為“海內第一石”,“天下絕”的觀斗山石雕,近現代史上名垂青史的劉平楷、羅炳輝、龍雲,盧漢和國學大師姜亮夫、著名學者肖瑞麟、鄧子琴、張希魯、謝飲澗,時代英雄徐洪剛等一大批雄才俊傑使昭通山水殊勝,人文增輝。眾多歷史文化資源的存在,為昭通文化產業的開發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資源和潛力,也是昭通文化發展、繁榮的根本,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也給現在的昭通人以豐厚的文化營養,昭通這塊土地現在形成昭通作家群現象,不是偶然的,與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文化氣息的滋潤是分不開的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恩安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