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恙蟲病立克次體
- 外文名:Rickettsia tsutsugamushi
- 時間:1810年
- 國家:日本
國外最早系日本人於1810年首先描述恙蟲病,1927年日本學者緒方規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睪丸內,經5~6次傳代後,陰囊紅腫,取其塗片染色發現立克次體,命名為東方立...
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是由恙蟲病東方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系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嚙齒類為主要傳染源,恙蟎幼蟲為傳播媒介。病患者多有野外...
”恙蟲卵孵化成幼蟲後,爬行到草地或農作物上,一旦有人坐臥或接觸,恙幼蟲便爬到人體身上叮咬,病原體進入血液後,出現立克次體血症和毒血症症狀,導致機體發生一...
恙蟲病立克次氏體(又名東方立克次氏體)引起的一種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由恙蟎幼蟲叮咬傳播。臨床特徵為發熱、蟲咬潰瘍或焦痂、皮疹及淋巴結...
1909年,美國病理學家霍華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發現洛基山斑疹傷寒的獨特病原體並被它奪取生命,故名。立克次氏體(...
蟲媒立克次體病,簡稱立克次體病(rickettsiosis),乃立克次體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種急性感染的統稱,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傳播媒介...
《立克次體與立克次體病》是1999年軍事醫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樹榮、陳香蕊。本書論述了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立克次體與立克次體病研究的最新進展。...
1961年Weil-Felix發現變形桿菌OX19與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落磯山斑疹傷寒病原體有共同抗原;OXK與恙蟲病病原體有共同抗原,可以用變形桿菌OX19菌液代替普氏立...
恙蟲病性肺炎:恙蟲病性肺炎是由立克次體引起的全身性傳染病,常侵犯肺部引起肺炎等病變。...
立克體病(rickettsiosis)是由一組立克次體引起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人類立克次體病可分為5大組:①斑疹傷寒組(含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地方性斑疹傷寒);②斑點熱組...
對人類有致病性的立克次體(rickettsia)迄今已知約有20餘種,我國已證明有存在斑疹傷寒、恙蟲病和Q熱等病,近年也發現有埃立克體感染。人感染立克次體後,血清中可...
由立克次氏體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落磯山斑疹傷寒、立克次氏痘、恙蟲病、斑點熱和戰壕熱等。...
流行性普氏立克次氏體肺炎的潛伏期為5~15天。大部分起病急驟,高熱、寒戰、頭痛、肌肉酸痛及全身皮疹,常伴有反應遲鈍、譫妄、雙手震顫等神經系統及噁心、嘔吐、...
立克體病(rickettsiosis)是由一組立克次體引起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 ③恙蟲熱組(含恙蟲病);④Q熱組(含Q熱);⑤陣發性立克次體病組(含戰壕熱)。在...
羌蟲病又稱叢林型斑疹傷寒,或稱紅蟲病。其致病主要為被帶有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恙蟲幼蟲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熱病。一般而言老鼠是恙蟲最常見的宿主。恙蟲病潛伏期約9至...
⑵恙蟎傳播的蟲媒病:主要為恙蟲病。在中國南方主要傳播媒介為地里纖恙蟎,北方主要為小盾纖恙蟎,中國台灣為紅恙蟎;病原體為恙蟲病立克次體,或稱恙蟲病東方體。...
恙蟲病立克次體較易出現遺傳基因突變,因此較常出現株間抗原性與致病力的差異。人被恙蟲病立克次體感染後可產生特異性免疫力,不同血清型之間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
姜蟲病亦稱叢林斑疹傷寒,是姜蟲病立克次體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傳染病. 疾病詳情疾病諮詢相關資訊叢林斑疹傷寒概述(叢林斑疹傷寒是什麼病?):編輯本段 回目錄 叢林...
叢林斑疹傷寒又稱為恙蟲病,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一種蟎傳疾病,特點為發熱,出現原發性損傷,斑疹和淋巴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