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足跡化石群

恐龍足跡化石群在赤城縣城東南7.5公里的112國道西側300米處有一小山窪,這裡遺存著類似雞爪的足跡,當地人稱“落鳳坡”。這些恐龍足跡化石群的形成距今大約1.4—1.5億年左右,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白堊紀初期。該化石群印跡清晰,規模宏大,分布廣,保存完好,在華北地區十分罕見,堪稱京西第一。極具科學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對推測研究赤城及華北地區在遠古時期的地質地貌、動植物群的生存關係有著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恐龍足跡化石群
  • 遺址地點:赤城縣
地理位置,研究價值,

地理位置

恐龍足跡化石群在赤城縣城東南7.5公里的112國道西側300米處有一小山窪,這裡遺存著類似雞爪的足跡,當地人稱“落鳳坡”。

研究價值

印跡散露在100多平方米的岩石上,有100多個,最大的長41厘米、寬30厘米,最小的長11厘米、寬8厘米,一般印跡長30厘米、寬20厘米,趾行標準距離123厘米。可發掘展露面積在上千平方米以上。2001年3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教授對“落鳳坡”動物足跡的形狀、大小、方向、密集程度勘察後,認定為恐龍遺蹟化石,並分析該種恐龍身高大約兩米,長五米,體重達十噸左右,是一種三趾食肉性恐龍。根據恐龍足跡的密集性推斷,“落鳳坡”是當年恐龍的棲息地,在赤城的大山里極有可能還存在著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果然,不久在距“落鳳坡”6公里的寺梁村又發現了與“落鳳坡”不同的恐龍足跡化石。並認為赤城兩處恐龍足跡的發現是“十分有意義的發現,是難得的地質資料,極具科學研究價值”。
這些恐龍足跡化石群的形成距今大約1.4—1.5億年左右,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白堊紀初期。該化石群印跡清晰,規模宏大,分布廣,保存完好,在華北地區十分罕見,堪稱京西第一。較我國其它地方現已發現的足印化石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一是埋藏淺、保存完好,可開發面積在上千平方米以上;二是這裡是恐龍的棲息地,很有可能存在著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三是交通便利,距112國道僅300米,從北京開車來只需2個小時,極具旅遊開發價值。其發現對推測研究赤城及華北地區在遠古時期的地質地貌、動植物群的生存關係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