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量詞
自乘系統(萬萬為億,億億為兆):代表的是10的2^14次方,即代表的是10的16384次方.
萬進系統(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代表的是10的52次方。
十進系統 (皆以十
遞進):代表的是10的13次方。
恆河沙數,本為佛經用語。恆河,南亞大河,比喻數量多到像恆河裡的沙子那樣無法計算。《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補充:在《金剛經》中,佛陀用了雙重比喻來說明數量之多:假設恆河兩岸的每一粒小沙子都代表一條恆河,所有恆河兩岸的沙子的總數,就叫做“恆河沙數”。現在一般詞典都簡化為一重比喻(只說恆河兩岸的沙子),其實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了。)
吾願~仙人,並遣嬌女,婚嫁人間,則貧窮海中,少苦眾生矣。——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仙》
計數單位排序
計數單位依次為
個、十、百、千
萬、十萬、百萬、千萬
億、十億、百億、千億
兆、十兆、百兆、千兆
京、十京、百京、千京
垓、十垓、百垓、千垓
秭、十秭、百秭、千秭
穰、十穰、百穰、千穰
㘬、十㘬、百㘬、千㘬
澗、十澗、百澗、千澗
正、十正、百正、千正
載、十載、百載、千載
極、十極、百極、千極
恆河沙、十恆河沙、百恆河沙、千恆河沙
阿僧祗、十阿僧祗、百阿僧祗、千阿僧祗
那由他、十那由他、百那由他、千那由他
不可思議、十不可思議、百不可思議、千不可思議
無量、十無量、百無量、千無量
大數、十大數、百大數、千大數 ( 以上進位為中數)
詳細資訊
10^524291 (上數)10^75(中數):千大數
10^524288(上數) 10^72(中數):大數
10^262144(上數) 10^68(中數):無量
10^131072(上數) 10^64(中數):不可思議
10^65536(上數) 10^60(中數):那由他
10^32768(上數) 10^56(中數):阿僧祗
10^16384(上數) 10^52(中數):恆河沙
10^8192(上數) 10^48(中數):極
10^4096(上數) 10^44(中數):載
10^2048(上數) 10^40(中數):正
10^1024(上數) 10^36(中數):澗
10^512(上數) 10^32(中數):溝
10^256(上數) 10^28(中數):穰
10^128(上數) 10^24(中數):秭
10^67(上數) 10^23(中數):千垓;
10^66(上數) 10^22(中數):百垓;
10^65(上數) 10^21(中數):十垓;
10^64(上數) 10^20(中數):垓
10^35(上數) 10^19(中數):千京
10^34(上數) 10^18(中數):百京(E)
10^33(上數) 10^17(中數):十京
10^32(上數) 10^16(中數):京
10^19(上數) 10^15(中數):千兆(P)
10^18(上數) 10^14(中數):百兆
10^17(上數) 10^13(中數):十兆
10^16(上數) 10^12(中數):兆
10^11:千億
10^10:百億
10^9:十億(G)
10^8:億
10^7:千萬
10^6:百萬 (M)
10^5:十萬
10^4:萬
10^3:千 (K)
10^2:百
10^1:十
10^0:一
10^-1:分 (d)
10^-2:厘 (c)
10^-3:毫 (m)
10^-4:絲
10^-5:忽
10^-6:微 (μ)
10^-7:纖
10^-8:沙
10^-9:塵(n)
10^-10:埃
10^-11:渺
10^-12:漠(p)
10^-13:模糊
10^-14:逡巡
10^-15:須臾
10^-16:瞬息
10^-17:彈指
10^-18:剎那(a)
10^-19:六德
10^-20:虛空
10^-21:清淨(z)
10^-24:涅槃寂靜
(上數以億進位,中數以萬進位,現今生活中經濟計數以中數進位計數)
1G的記憶體可以存多少個羅馬字:5億
構成一個人體的細胞總數:大約10兆
地球上的昆蟲個數:大約100京
全世界的沙灘總共有多少粒沙子:大約100垓
52張撲克牌的排列組合的總數:1000不可思議
涅盤寂靜,這個數字是10的-24次方,也就是
這個數字有多小!?
投擲一枚硬幣,連續 80 次同一面朝上的機率是1涅盤寂靜,
這,就是涅槃寂靜的境地!
《大般涅槃經》中,佛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若有眾生於熙連河沙等諸佛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
“善男子,若有能於一恆河沙等諸佛世尊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典,不能為人分別廣說。
“善男子,若有眾生於二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亦不能為他人廣說。
“若有眾生於三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雖為他說,未解深義。
“若有眾生於四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
“若有眾生於五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廣為人說十六分中八分之義。
“若有眾生於六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十二分義。
“若有眾生於七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為他廣說十六分中十四分義。
“若有眾生於八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寫;自能聽受,復勸他人令得聽受;讀誦通利,擁護堅持;憐愍世間諸眾生故,供養是經,亦勸他人令其供養;恭敬尊重,讀誦禮拜,亦復如是。具足能解,盡其義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畢竟安樂。廣說眾生悉有佛性,善知如來所有法藏。供養如是諸佛等已,建立如是無上正法受持擁護。
注釋:熙連河是印度恆河的一條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