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為一種罕見類型白血病。在所有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發生率<1%。其特點為外周血及骨髓中未成熟的嗜鹼性粒細胞持續增多。該病多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嗜鹼性粒細胞急變,原發性少見。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血液病科
- 常見病因: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 常見症狀:貧血、瘙癢、蕁麻疹等。
- 傳染性:無
病因
1.電離輻射
X射線、γ射線等電離輻射都有致白血病作用,日本廣島、長崎核子彈爆炸後倖存者,接受放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白血病發病率明顯增高。
2.化學因素
職業性接觸苯和含有苯的有機溶劑,接受烷化劑、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以及其他細胞毒藥物的患者發生白血病的危險性顯著增高。
3.遺傳因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同胞,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綜合徵,范科尼貧血等,白血病發生率比正常人明顯升高。
臨床表現
檢查
1. 通常白細胞計數升高,嗜鹼性粒細胞增多,伴有血紅蛋白下降,血小板減少。
(二)骨髓象
1.增生明顯活躍至極度活躍。
2.粒系細胞顯著增生,可見大量早期和晚期嗜鹼性粒細胞,胞體中等大小,核
漿比例升高,核仁1~3個,圓形不規則。細胞質嗜鹼性,含有不同數量的嗜鹼性顆粒。電鏡下可見嗜鹼性顆粒的超微結構。
3.紅系細胞及巨核系細胞均減少。
(三)實驗室其他檢查
1.細胞化學染色
甲苯胺藍及Astra藍染色陽性。萘酚AS-D氯乙酸酯酶陰性,可與肥大細胞白血病相鑑別。
2.免疫表型
白血病細胞表達髓系標誌,例如CD13和CD33,通常CD123、CD203c和CD11b陽性。CD25陽性可以肥大細胞白血病相鑑別。也表達CD9。
3.遺傳學異常
該類型白血病沒有特徵性染色體異常。部分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嬰兒伴有重現性t(X;6)(p11.2;q23.3)異常。其他細胞遺傳學異常還包括t(3;6)(q21;p21)和12p異常。
診斷
2.血象中嗜鹼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增加。
3.骨髓中早期、晚期嗜鹼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含粗大的嗜鹼顆粒,原粒細胞>5%。
治療
1.誘導緩解化療
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能耐受強化療者採用誘導化療標準劑量。
2.緩解後治療
完全緩解後2周即可開始鞏固強化治療。有合適供者可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3.支持治療
(1)化療同時抗組胺治療。
(2)保護性隔離。發熱患者應查找原因,並予廣譜抗生素。
(3)嚴重貧血給予紅細胞輸注;血小板嚴重減少,低於(10~20)×109/L,可輸注血小板。
(4)發生DIC時,除病因治療外,予以新鮮血漿,補充血小板,並用小劑量肝素。
(5)防止高尿酸血症,可給予口服別嘌呤醇、碳酸氫鈉以及水化。
(6)注意防止真菌、細菌感染。
預後
護理
做好解釋工作,減少患者的焦慮、恐懼思想,使患者有安全感及信任感。
2.保護性隔離
定期房間消毒,謝絕探視,避免交叉感染。
3.基礎護理
保持皮膚、口腔清潔,防止身體的意外損傷。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4.飲食護理
飲食宜富含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少渣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損傷。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排便通暢。
5.消化道反應防護
化療期間給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不良刺激。以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產氣、辛辣和高脂食物,進食前後保證休息。嘔吐時給予及時處理,保持口腔清潔。
8.肝腎功能損害的防護
部分化療藥物對肝腎功能有損害作用,用藥期間應觀察有無黃疸、血尿及尿量。保證輸液量,鼓勵患者多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