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本病多見於兒童。臨床上以耳痛、耳內流膿、鼓膜充血、穿孔為特點。若治療及時、適當,分泌物引流通暢,炎症消退後鼓膜穿孔多可自行癒合,聽力大多能恢復正常。治療不當或病情嚴重者,可遺留鼓膜穿孔、中耳粘連症、鼓室硬化或轉變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種併發症。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 多發群體:兒童
  • 常見病因:化膿病菌如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侵入中耳而發生的炎症
  • 常見症狀:高熱,耳痛,耳流膿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主要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及綠膿假單胞桿菌等。前兩者在小兒多見。

臨床表現

本病全身及局部症狀較重,小兒多發。可有畏寒、發熱,小兒常伴嘔吐、腹瀉等。耳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聽力下降並可伴有耳鳴。鼓膜穿孔前後表現截然不同,一旦鼓膜發生穿孔,耳內膿液外泄,症狀可得到緩解。
1.全身症狀
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狀明顯,可有畏寒、發熱、倦怠、食慾減退等,小兒全身症狀通常較成人嚴重,可有高熱、驚厥,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穿孔後,體溫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
2.耳痛
為本病的早期症狀。患者感耳深部鈍痛或搏動性跳痛,疼痛可經三叉神經放射至同側額、顳、頂部、牙或整個半側頭部,吞咽、咳嗽、噴嚏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寐,煩躁。嬰幼兒則哭鬧不休。一旦鼓膜出現自發性穿孔或行鼓膜切開術後,膿液向外宣洩,疼痛頓減。
3.耳鳴及聽力減退
患耳可有搏動性耳鳴、聽力逐漸下降。耳痛劇烈者,輕度的耳聾可不被患者察覺。鼓膜穿孔後聽力反而提高。如病變侵入內耳,可出現眩暈和感音神經性聾。
4.耳漏
鼓膜穿孔後耳內有液體流出,初為漿液血性,以後變為黏液膿性乃至膿性。如分泌物量甚多,提示分泌物不僅來自鼓室,亦源於鼓竇、乳突。

檢查

1.體格檢查
耳周檢查可有乳突尖及鼓竇區輕微壓痛。小兒乳突區皮膚可出現輕度紅腫。
耳鏡下可見鼓膜鬆弛部充血,緊張部周邊及錘骨柄區可見擴張的、呈放射性的血管。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整個鼓膜瀰漫性充血、腫脹,向外膨出,其正常標誌不易辨識。鼓膜穿孔大多位於緊張部。穿孔前,局部先出現一小黃點。穿孔伊始,穿孔處為一搏動亮點,分泌物從該處湧出。待穿孔稍擴大後,方能清晰查見其邊界。
嬰幼兒的鼓膜較厚,富於彈性,不易發生穿孔,應警惕。
壞死性中耳炎可發生多個穿孔,並迅速融合,形成大穿孔。
2.聽力檢查
多呈傳導性聽力損失,聽閾可達40~50dB。如內耳收到細菌毒素損害,則可出現混合性聽力損失。
3.血象
白細胞總數增多,多形核白細胞比例增加。穿孔後血象漸趨正常。

診斷

根據病史和檢查,可對本病做出診斷。

鑑別診斷

1.外耳道癤
外耳道癤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局限性急性化膿性炎症,主要症狀為劇烈的、跳痛性耳痛,張口、咀嚼時尤甚,常向頭部放射。全身多有不適感或體溫升高。因外耳道無黏液腺,故當分泌物為黏液膿性時,提示病變在中耳而不在外耳道,或不僅位於外耳道。
2.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症狀,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全身症狀較重,鼓膜穿孔前可高燒不退,耳痛持續,鼓膜瀰漫性充血,一旦穿孔便溢液不止。

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為控制感染和通暢引流。
1.一般治療
(1)及早套用足量抗生素後用其他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務求徹底治癒,防止發生併發症或轉為慢性。一般可將青黴素G與氨苄西林合用,頭孢類抗生素中可用一代頭孢菌素頭孢拉啶、頭孢唑林,二代中的頭孢呋辛鈉。鼓膜穿孔後,可行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參照結果調整用藥。
(2)套用減充血劑噴鼻,如1%麻黃鹼等,減輕鼻咽黏膜腫脹,恢復咽鼓管功能。
(3)注意休息,清淡飲食,對於全身症狀重者予支持治療。小兒嘔吐、腹瀉時,應注意補液,並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
2.局部治療
(1)鼓膜穿孔前
1)苯酚甘油滴耳劑滴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時禁用,以免腐蝕鼓膜及鼓室黏膜。
2)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作鼓膜切開術:全身及局部症狀較重,鼓膜膨出明顯,經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時;鼓膜雖已穿孔,但穿孔太小,分泌物引流不暢;懷疑有併發症可能,但尚無需立即行乳突開放術者。
(2)鼓膜穿孔後
1)可先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徹底清洗外耳道膿液,拭乾。
2)滴入滴耳劑,如0.3%氧氟沙星滴耳劑複方利福平液等,注意滴耳劑應為無耳毒性藥物。可以將清潔棉球塞入外耳道以防止膿液污染面部及頸部的皮膚。
3)當膿液已減少,炎症逐漸消退時,可用甘油或酒精製劑滴耳,如3%硼酸甘油、3%硼酸乙醇等。
4)炎症完全消退後,穿孔大多可自行癒合。流膿已停止而鼓膜穿孔長期不癒合者,可行鼓室成形術。
3.病因治療
積極治療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

預後

    若治療及時、適當,分泌物引流通暢,炎症消退後鼓膜穿孔多可自行癒合,聽力大多能恢復正常。治療不當或病情嚴重者,可遺留鼓膜穿孔、中耳粘連症、鼓室硬化或轉變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種併發症。

預防

1.鍛鍊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2.廣泛開展各種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
3.宣傳正確的哺乳姿勢,哺乳時應將嬰兒抱起,使頭部豎直;乳汁過多時應適當控制其流出速度。
4.鼓膜穿孔及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洗浴時防止污水流入耳內。
參考資料
1.黃選兆,汪寶吉,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2:855-857,859-860.
2.David D. DeWEESE,William H. Saunders. Textbook of Otolaryngology 6 edition:330-3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