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宗教

怒族大部分人信奉原始宗教。近代受外來影響,不少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貢山北部的怒族,因受藏族影響,也有信奉喇嘛教的。但人數極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怒族宗教
  • 宗教類型:基督教和天主教,喇嘛教
  • 宗教活動:主持祭祀以及“通神降鬼”和占卜
  • 巫師稱謂:“米亞樓”或“禹古蘇”“尼瑪”
  • 特色:視動物為本氏族的祖先
介紹
中國怒族固有的宗教。該族約2.3萬人(1982),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貢、貢山等縣,另有小部分居住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宗教信仰除本族固有宗教崇尚原始崇拜外,也有少數改信藏傳佛教、天主教新教。各氏族名稱大多以動物命名,並在氏族起源的傳說中,把該動物視為本氏族的祖先,或者視為有特殊關係而加以崇拜,帶有圖騰崇拜的色彩。如碧江縣的“斗霍”氏族,又稱“別阿起”,意為“蜂氏族”,傳說其祖先“茂英充”,是從天上飛來的一群蜜峰變成的女人所生。“達霍”氏族,又稱“拉起”,意為“虎氏族”,傳說其祖先是老虎。居住碧江縣老母登、普樂、知子羅等地的怒族,傳說有六個氏族的祖先分別是蜂、猴、熊、鼠、蛇和鳥。
怒族認為山川樹木、風雨雷電等自然物和自然現象都有神靈主宰。人的禍福都來自鬼神。不同地區的崇拜對象和具體內容不盡相同。碧江怒族崇奉天鬼“門多”、山鬼“米枯於”、水鬼“獨藥於”。福貢縣崇奉山神“寬赤”、戰神“埋尼”、瘟疫鬼“尼主”、沖犯鬼“褚臘”、天地鬼“凍尼”等。貢山縣則信奉山鬼“木里布拉”、水鬼“昂布拉”、路鬼"木胡布拉"、樹鬼“窮那底布”等。家裡有人患病,要請巫師禳解、招魂。村寨發生偷盜事件無法明辨時,失主與被懷疑對象要請巫師主持“神判”。判法有:①滾湯撈石。以鐵鍋盛滿“三合水”(井水、河水、江水),放入石塊,升火燒煮。被疑者為男性,燒柴九捆;女性則燒柴七捆。巫師禱告,雙方立誓。然後伸手入鍋,各撈一塊石頭。三日內如果不起泡潰爛,即為清白;如果燙爛,即為罪犯;②烈火拔樁。樹立長約二尺的石柱,半埋入土。堆柴於石旁焚燒(燒柴數量如上)。經禱告、立誓後,雙手拔石,手不傷者為清白,受傷者為罪犯。他們認為“神判”事關氏族聲譽,儀式十分嚴肅。雙方親友都要到場。清白者恢復名譽並可得牛多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民主與法制的建立,此法已廢棄不用。
巫師的稱謂各地不一,碧江稱“米亞樓”或“禹古蘇”;福貢稱“尼瑪”、“達施”;貢山稱“董木薩”或“那木沙”。其主要宗教活動是主持祭祀以及“通神降鬼”和占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