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怒山山脈:是
大怒山,是
怒江東方山脈在在雲南省境內的總稱,包括四大段:近西藏的山段為
梅里雪山—滇藏交界的山段地勢最高而稱太子雪山—向南約至北緯27°附近的山段稱
碧羅雪山—至
保山市一帶又稱怒山(
小怒山)。
山勢北高南低,北段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南段降至4000米。為斷塊山地。最高峰
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有現代冰川。主峰碧羅雪山海拔4379米,位於
福貢縣東。森林資源及野生動物資源豐富。
怒山是怒江與瀾滄江分水嶺,橫斷山脈主要山脈之一。北段在西藏自治區境內稱他念他翁山,進入雲南省境後總稱怒山或碧羅雪山。各分段名稱不一,近西藏的山段為梅里雪山;滇藏交界的山段地勢最高,稱太子雪山;向南約至北緯27°附近的山段稱碧羅雪山;至
保山市一帶又稱怒山。山脈作南北向分布,北窄南寬。由於高原斷裂上升後,經怒江、瀾滄江切割,形成
河谷盆地和
斷陷盆地,如漕澗盆地、瓦窯盆地、保山盆地、六庫盆地、上江盆地等。山體岩層主要為古生界的灰岩、砂頁岩及少量紅層和變質岩。太子雪山是怒山山脈主峰,位於北緯28°18′~28°33′,海拔一般在5000米以上,其中逾6000米以上山峰10餘座,最高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高峰。太子雪山頂部終年積雪,雪線海拔4000米以上,並發育有現代冰川。其中,省境的明永恰冰川長達8公里以上。
怒山山脈是雲南西部中間的一列山地,為
唐古拉山脈的南延部分,由西藏東南進入雲南省德欽縣後,該稱怒山或碧羅雪山,南北走向,地勢北高南低,是滇藏界山。山峰海拔一般為4500米——5000米,有10餘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雪峰上廣泛發育著冰川地貌。梅里太子雪山山頂冰川連綿,
冰川面積約100多平方公里,其中以奶諾戈汝冰川發育最典型,規模最大,冰舌的海拔最抵。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雲南省的最高點。在海拔500米以下,分水嶺兩側分布著眾多的冰蝕湖。西坡是迎風坡,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降雨充沛。山地成垂直帶譜發育,谷地為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向上為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帶氣候。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怒山以山勢雄偉、冰雪景觀豐富、生物景觀奇特二著稱。
地形地貌
怒山屬於滇西橫斷山系中間的一列山脈,北段稱為梅里雪山,它南方的山稱太子雪山,屬抬升而成的斷塊山,山高谷深,南北走向。山頂終年積雪,冰川地貌發育。角峰、刃脊、冰斗、冰舌、冰川槽谷、
冰磧扇、終磧壠等微景觀普遍分布。
梅里雪山位於德欽縣東北方10公里處,南與碧羅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稱為“太子十三峰”,各顯其姿,又緊緊相連。它是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聖山,最高的是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省的第一高峰。卡格博峰藏語為“雪山之神”,傳說是
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在那天氣晴朗,清遠謐淨的藍天幕下,映襯著高潔雄奇的雪峰,卡格博峰白色的鋒芒直指蒼穹。
梅里雪山屬橫斷山脈,位於雲南
迪慶藏族自治州德飲縣和西藏的
察隅縣交界處,距離
昆明849公里。梅里雪山屬於怒山山脈中段,處於世界聞名的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地區,它逶迤北來,連綿十三峰,座座晶晶瑩,峰峰壯麗。
梅里雪山與卡瓦格博峰
梅里雪山北與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連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十三峰中最高的卡瓦格博峰,為雲南第一高峰。海拔為6740米,它是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傳說為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
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故在當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號。它是
康巴藏民頂禮膜拜的“神山”。30年代探游過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美國學者洛克博稱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趕來朝拜這座心靈中的自然豐碑。他們圍著神山繞匝禮拜,少則七天,多則半月,這在當地被稱為“轉經”。若逢藏曆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匍匐登山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連綿。其中“明永恰”和“斯恰”如兩條銀鱗玉甲的長龍,從海拔5500米往下綿延至2700米的森林地帶,離瀾滄江面僅800多米,這是世界上衡有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海洋性的現代冰川。
卡瓦格博峰南側,有瀑布自千米懸崖傾瀉而下,稱“
雨崩神瀑”。每年夏季冰雪消融,一股股水流沿崖壁飛瀉,像千萬匹白練飄然而下,飄飄灑灑,十分壯觀。若逢陽光返照,雲霧蒸騰,便有
彩虹出現,美如天上仙境。
卡瓦格博峰迄今為止仍然是無人登頂的處女峰。早在1902年,
英國派出一支登山探險隊首次向神女峰發動衝刺,結果以失敗告終。後來,美國、日本、中日聯合等4支登山隊,接連4次大規模向神山攀登,均無一次成功。1991年1月,17名中日登山健兒在卡瓦格博峰下不幸遇難。訊息傳來,震驚世界,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體育新聞之一。
太子十三峰猶如一位位倚天拔俞的鬥士,孤傲中透出冷峻。它們以強悍有力的臂膀,不分晝夜堅實地提衛著它們曾賜予魂魄的每一個生命體。
自然特徵
氣候
怒山 在這一地區有強烈的上升氣流與南下的大陸冷空氣相遇,變化成濃霧和大雪,並由此形成世界上罕見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性海洋性現代冰川。雨季時,冰川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米的森林;旱季時,冰川消融強烈,又縮回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於降水量大、溫度高,就使得梅里冰川的運動速度遠遠超過一般海洋性冰川。劇烈的冰川運動,更加劇了對山體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聞之色變的懸冰川、暗冰縫、冰崩和雪崩。
由於垂直氣候明顯,梅里的氣候變幻無常,雪雨陰晴全在瞬息之間。梅里雪山既有高原的壯麗,又有江南的秀美。藍天之下,潔白雄壯的雪山和湛藍柔美的湖泊,莽莽蒼蒼的林海和
廣袤無限的草原,無論在感覺上和色彩上,都給人帶來強烈的衝擊。
植被
這裡植被茂密,物種豐富。在植被區劃上,屬於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類型,在有限的區域內,呈現出多個由熱帶向北寒帶過渡的植物分布帶譜。海拔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種雲杉林構成的森林,森林的旁邊,有著延綿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無數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滿山的杜鵑、格桑花爭奇鬥豔,競相怒放,猶如一塊被打翻了的調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構成的巨大綠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奼紫嫣紅。
自然資源
梅里雪山垂直帶譜發育,動植物資源豐富,著名的有雲杉、紅松、小熊貓、雪雞等,這裡盛產蟲草、貝母、麝香等藥材(在藏語裡,“梅”意為“藥”的意思,“里”意為“山”的意思,“梅里雪山”即為“藥山”的意思。)這裡是研究冰川、大地構造、生物的重要場地,也是開展登山探險旅遊的佳園。
三江併流風景區
簡介
三江併流風景區位於雲南省西北橫斷山脈縱谷地區,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河均源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入雲南省境內並靠奔流400公里,兩地相處直線距離僅66公里,這種景象世所罕見。
三江水流湍急,懸崖峽谷,灘險眾多,形成地貌奇觀。景觀佼佼者有高山雪峰橫亘,梅里雪山連綿數百里,太子雪山海拔6740米。景區內聚居藏族、納西、傈僳等少數民族,民風民俗豐富多彩。 三江併流險奇,卻鮮為人知。金沙江(即長江上游)、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怒江(境外稱薩爾溫江);從青藏高原奔涌而出,進入滇西北,在橫斷山脈的鉗制下,大致平行長驅南下,形成了奇特的“三江併流”的壯麗景觀。
特色
這裡水奇。“三江”由東至西江面海拔逐次降低,在北緯27度附近,金沙江為2100米,瀾滄江為1900米,怒江僅1600米。谷底三江滔滔,奔涌不息;山頂壩區又鑲嵌著許多秀麗的高原湖泊。其間還有不少
溫泉群。
這裡山雄。崇山峻岭逶迤磅礴,雪峰層出,銀光四射。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高6740米,白茫雪山主峰高5429米,哈巴雪山高5396米,
玉龍雪山高5596米,被當地人稱之為“寶鼎”。這裡山峰高大陡峭,形成鮮明的立體氣候和植被,谷底炎熱,果木蔥鬱;山坡溫涼,花俏草碧,而山頂嚴寒,冰天雪地。
這裡谷險。三江併流地段,多系水流湍急的大峽谷。有的地方兩岸山崖壁立,怪石睜峰,看天一縫。有的斷崖突現,瀑跌高坎,水花迸濺,風馳電掣般奪路而去。有的礁石密布,險灘相連,石怪水怒,險象環生。由於水流年復一年的切割,峽谷越來越深。
虎跳峽,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深的峽谷。
這裡風情美。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
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納西族、
普米族等十多個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古老的文化、風俗、節日,以及絢麗多彩的服飾、飲食、建築,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這雄奇險奧的地區為多少中外人士所傾倒。
地圖信息
地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