忳

忳指心閉、心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忳
  • 發音:tún
  • 詞性:形聲
  • 釋義:字從心從屯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忳,形聲。字從心從屯,屯亦聲。“屯”意為“捲曲”、“包裹”。“心”與“屯”聯合起來表示“一顆心被包裹了起來”。本義:心閉、心悶。說明:古人認為心扉的閉合是不好的事。心扉應該敞開,心聲應當吐露,能傾吐衷腸就是心情舒暢。
忳忳,書面語,煩悶的樣子。
屈原楚辭離騷》中有,“忳鬱邑余侘傺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北齊]·顏之推 《還冤記》 有,
“ 漢時有王忳字少林,為郿縣令。”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忳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𠀤音屯。《玉篇》悶也,亂也,憂也。《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朱注》忳,憂貌。
《集韻》朱倫切,音肫。本作諄。或作忳。忳忳,誨人不倦也。
《集韻》《正韻》𠀤殊倫切,音純。本作憌。或作忳。人名。後漢有王忳。
《集韻》《類篇》𠀤杜本切,音盾。愚也。
都困切,音頓。或作沌。《老子·道德經》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
《集韻》徒困切,音鈍。忳愻,意不樂也。◎按肫與忳通。凡字書所引,通義甚多,《正字通》所引亦多,而獨於忳肫二字不許其通,是自相矛盾也。凡正字通辨駁太過類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