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傺,漢語辭彙。
拼音:chà chì
釋義: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樣子。
侘 : 侘 chà 〔侘傺(古同“詫”,誇耀自己·)〕失意。少數版本中,用佗傺。意思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侘傺
- 注音:chà chì
- 釋義: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樣子。
- 出處:《楚辭·屈原·涉江》
- 詞性:形容詞
- 感情色彩:貶義詞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引用,
詞目
侘傺
拼音
chà chì
引證解釋
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樣子。
《楚辭·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王逸 註:“侘傺,失志貌。”
三國 魏 曹丕 《弟蒼舒誄》:“侘傺失氣,永思長懷。”
清 昭連 《嘯亭雜錄·洪文襄款客》:“ 洪文襄 晚年,既謝事,復獨居侘傺,有其同鄉士人往謁,公拒不見。”
引用
吳秋輝(1876-1927),名桂華,字秋輝,自號侘傺生,山東臨清人。所謂侘傺者,失意而精神恍惚貌也。語出屈原《離騷》和《九章》,吳秋輝以此為號,蓋因其平生不得志也。據《臨清縣誌》,吳秋輝“為人貌寢又不修邊幅,而天才卓越,目空千古,視時輩蔑如也。”他自幼博覽群書,經史子集,無所不通,但最擅長者是金石學和《詩經》研究,尤以好發驚人之論、敢於批評大家名世。如王國維的甲骨文研究和戲曲研究巨著《宋元戲曲史》,學術界一般是讚頌者居多,批評者很少,這既是因為不敢,也是因為不能。而吳秋輝卻能從史實錯誤、翻譯錯誤等方面給予尖銳批評。又如人們常說孔子刪詩而成《詩三百》,吳秋輝卻說恰恰相反,其實孔子是增詩的,那305篇中多出的五篇,就為孔子所增,因孔子是殷商後裔,故增加了《商頌》五篇。此說真假與否姑不論,其論斷之大膽、新穎已足顯示其學識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