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達龍(屬名:Qantassaurus)是種迅速及二足的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約1億1500萬年前的澳大利亞,當時的澳大利亞位於南極圈之內。快達龍的體型相當於小型灰袋鼠的大小,它們擁有大型眼睛,以在極地的永夜中保持視力。快達龍是在1996年由帕特·里奇(Patricia Vickers-Rich)與他的丈夫托馬斯·里奇(Thomas Rich)在維多利亞州的Inverloch鎮附近所發現,並以澳大利亞航空的簡稱Qantas為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快達龍
- 拉丁學名:qantassaurus
- 界:動物界
- 目:鳥臀目
- 亞目:鳥腳亞目
- 種:無畏快達龍
- 分布區域:白堊紀早期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物種學史,
形態特徵
快達龍的下頜有12顆牙齒。由於一般的棱齒龍科都最少有14顆牙齒,故快達龍的面孔可能較短及結實。它有鳥喙,臉頜的後排牙齒呈葉子狀,當牙齒磨損脫落後,新的牙齒就會長起來。
棲息環境
快達龍生存在1億1千5百萬前的澳大利亞,埋藏在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或早阿爾布階的地層。當時,南極洲是岡瓦那大陸的一部份,並在南極圈之內。平均氣溫為-6至3℃,而夜晚維持最少約3個月。棱齒龍科的骨頭結構顯示它是恆溫動物,可以控制體溫。很多的澳大利亞棱齒龍科化石顯示了疾病的標識,可見它們在冬天死亡後,由春天溶雪沖刷的。
物種學史
快達龍是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四個已命名棱齒龍科恐龍之一,其他三個屬為:雷利諾龍、阿特拉斯科普柯龍、以及閃電獸龍。這四個屬的化石主要為牙齒與所附著的骨頭;然而,閃電獸龍的股骨非常多樣化,可能屬於三個個別的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