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儒家的倫理哲學範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忠誠、忠厚與寬恕。儒家的倫理哲學範疇,是孔子一生行道的原則。當孔子對曾參說到“吾道一以貫之”時,有的門人不夠理解,曾參就解釋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用“忠恕”二字作為孔子畢生行道的概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忠恕
  • 定義:儒家的倫理哲學範疇
忠是孔子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忠恕之道的歷史作用,

忠是孔子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

當樊遲問仁時,孔子回答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忠”是對人處事的準則,是在任何場合都不能違背的。曾子每天再三反省自己,第一條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為別人出主意辦事情,有沒有不夠忠誠的地方?這是以孔子“與人忠”的教導做自我檢查,看能否徹底做到。
孔子提倡忠,要求言行一致。如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論語·衛靈公》)說話要忠誠無欺,行動要認真親切,即使在被認為是邊野落後的地方也行得通,否則在本鄉本土也難立足。孔子還有幾處提到“主忠信”(《論語·學而》、《論語·顏淵》),作為交朋友和提高品德的主要依據。孔子更認為“忠”要落實到行方面,當子張問政時他回答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論語·顏淵》)堅守崗位不懈怠,執行職務要忠實。無論言與行,待人與待事,都不能離開“忠”字。
“忠”既然是人際關係的一種表述,就有個相向選擇或對等條件的問題。如君主與臣民關係,孔子在回答魯定公時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做君主的能尊禮群臣,臣子才以忠心回報。這帶有君臣對等的觀念,大臣並非無條件對君主盡忠。另外還要君主先行做出榜樣。當季康子問怎樣才能使臣民盡忠時,孔子回答說:“孝慈,則忠。”(《論語·為政》)做國君的原先對父母孝順,對兒女慈愛,臣民才對國君表示忠心,這也帶有對等的意思。
孔子雖主張對人忠誠,並非百依百順,即使對君主和上司,遇有缺失時也要忠言直諫。如說:“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忠於其人,能不對他勸告嗎?相反對人只會阿諛奉承,就不是忠誠待人了。孔子並非絕對忠君論者。他自稱:“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並主張:“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所謂忠臣不事二主,並非孔子思想。他周遊列國,“道不同,不相為謀”,在“道不行”時,寧可“乘桴浮於海”,但不做那種愚忠式的文死諫。對齊桓公殺公子糾事,管仲“不能死,又相之”。孔子認為:“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他沒有斥管仲對故主不忠,反而許其為“仁”(同上)。可見孔子並不看重忠於某個主人,而是以人民利益為重。

忠恕之道的歷史作用

作為處理人際關係的倫理準則,孔子還主張“忠”與“恕”相配合,就是他說“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這裡講“忠”,並非單指忠君,而是講待人要存心忠厚和寬恕,要將心比心和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孔子回答子貢時,認為這是“可以終身行之”的“恕”道。但當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時,孔子卻說:“賜也,非爾所及也。”(《論語·公冶長》)即認為這種恕道非子貢所能做到。
為要做到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孔子提出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即對己嚴而待人寬。曾參說:“犯而不校。”(《論語·泰伯》)孔子也說:“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這非膽小怕事,而是待人採取寬厚態度。孔子對那些“居上不寬”的人不滿意(《論語·八佾》),認為寬厚的人能得到眾人的擁護,守信則會得到人民的支持。孔子提倡的忠恕之道,後來成為儒家人世為人的一條準則,並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