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重慶市北部。唐太宗貞觀8八年(634年),置忠州,寄意忠信; 清世宗雍正12年(1734年),升為忠州直隸州。州治忠(在今重慶市忠縣)。轄區東北界夔州府,東南連...
忠州是重慶忠縣的舊稱。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東鄰萬州區,南接石柱縣,西邊豐都、墊江,北靠梁平,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三峽移民搬遷重點縣。全縣幅員面積2184平方公里...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距離主城210公里。唐貞觀八年唐太宗賜名忠州,民國二年設忠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縣城市。至2018年末,...
,並為忠州治所。明洪武初年(1368年)臨江縣省入忠州,屬重慶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忠州為直隸州,1913年改忠州為忠縣。1914年忠縣歸屬四川省東川道。
清末始建鄉時,以鄉政府駐地三匯場(清道光《忠州直隸州志》載稱三匯場,以3條溪河在此交匯故名),名三匯鄉。清宣統三年設三匯鄉,轄泰來、悅來、三匯、黃家、...
悅來村,清道光《忠州直隸州志》載稱三匯場,清末始建鄉時,以鄉政府駐地三匯場命名三匯鄉。...
今重慶直轄市所轄地區在整個清朝仍分為重慶府和夔州府,後又分出酉陽直隸州和忠州直隸州。 [28] 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英簽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重慶開為...
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進士,任四川忠州直隸州(今重慶忠縣)知州。當地軍民雜處,豪強橫肆,陳秉彝將肆虐者繩之於法。歲遇災荒,陳秉彝盡力賑災,救民無數。
清重慶、夔州、綏定三及忠州直隸州、酉陽直隸州、石砫直隸廳地。1927年廢,各縣直屬四川省。...
巴蔓子為古巴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周末期(約戰國中期)的巴國將軍。約公元前4世紀,巴國朐忍(今萬州一帶)發生內亂,時巴國國力衰弱,國君受到叛亂勢力...
字載陽。明朝末年的歲貢生。明末著名的巾幗英雄秦良玉及其兄弟秦邦屏、秦民屏等的父親。出生於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自號鳴玉逸老。...
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酆都縣為吳三桂軍占領;十九年(1680年)清軍復收;雍正十二年(1734年),隸忠州直隸州;嘉慶七年(1802年),隸川東道忠州直隸州。 豐都...
《忠州直隸州志》記載:董思恭,雍正年間任,創修學宮,宏獎士類。築“先農壇”於忠州東門外白水溪。《許昌縣誌》記載:思恭兩蒞許任,諸務謹飭,操守廉潔,愛民課...
清道光《忠州直隸州志》記載:“民國20年建磨子鄉,民國24年併入‘彭磨聯保’,次年改為‘磨子聯保’,民國29年併入烏楊鄉”。 1953年劃為6個小鄉,1956年復並...
雍正十二年,改隸忠州直隸州。民國二年2月, 梁平地圖(2張) 以道統縣,梁山縣隸川東道。民國五年,梁山縣成為川軍一、二軍、國民政府軍二十、二十一軍的防區。
清道光六年《忠州直隸州輿圖》 清道光六年《忠州直隸州城圖》 清道光七年《雲陽縣形勝圖》 清道光七年《雲陽縣地輿圖》城圖 清光緒二十年《梁山縣輿...
元末復置,直至清代,先後隸重慶府忠州和忠州直隸州。 [10] 民國時期,墊江先後隸東川道和第十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後,1950年墊江縣屬川東區行政公屬大竹...
曾任四川太平(今萬源市萬源縣)、合江、安縣(今成都安州區)知縣,繼署廣安州邊通判,調補忠州直隸州暨資州敘永府軍糧府官等職務,升署永寧(今敘永)軍糧直隸同知,...
雍正十二年,改隸忠州直隸州。民國二年2月,以道統縣,梁山縣隸川東道。民國五年,梁山縣成為川軍一、二軍、國民政府軍二十、二十一軍的防區。民國十八年,直隸...
連仲愚(1805—1874),字樂川,上虞崧廈人。其祖連彭年曾任四川忠州直隸州知州;父連聲佩,候選通判。自幼聰穎,少負大志,為祖所奇。及應童子試,冠其曹。然其...
1826年《忠州直隸州志》記載:“桃花魚淡墨色,形如桃花,桃花開放時,出皇華城折尾灘積水中。”1837年《歸州志》記載:“桃花魚出叱溪河,桃花開時始見,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