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
耕地總面積1,154.00畝(其中:田653.00畝,地501.00畝),人均耕地0.6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
林地1,62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1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5畝,主要種植茶葉、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5.40畝,其他面積7,596.60畝。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450戶,共有
鄉村人口2011人,男性1085人,女性926人,
農業人口1844人,
勞動力1410人;其中
佤族428人,
傣族30人。
到2006年底,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德黨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
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德黨鎮衛生院1.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450戶通
自來水,有450戶通電,有315戶通
有線電視,擁有
電視機農戶444戶;安裝
固定電話或擁有
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0戶。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鎮道路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00公里。全村共擁有
汽車22輛,
拖拉機40輛,
機車1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93.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9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2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
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
太陽能農戶9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8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
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415.00平方米,擁有
教師22人,在校學生人,距離鎮中學2.50公里,農村
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0人,其中小學生263人,中學生117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3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
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6人,
少數民族黨員24人,其中男黨員17人、女黨員17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
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1人。
村務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54.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農村經濟
2006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53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8.48萬元;
畜牧業收入112.00萬元(其中出欄肉豬3108頭,肉牛257頭,肉羊16頭);
漁業收入0.00萬元;
林業收入15.00萬元;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收入89.11萬元;工資性收入32.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9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10人。
新農村建設
據有關資料顯示,新農村建設前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715元,新農村建設後農民人均純收入2095元;人均有基本農田0.63畝;人均有經濟林果0.6畝,每戶有1院安居房、有1個925個科技明白人、有4個好的發展項目、有108個以沼氣為主的潔淨能源,有4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有8條進村入社硬板路,村級建有社會事業發展規劃1個,有村容村貌整治規劃1個,有產業發展規劃4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核桃,主要銷售往永德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8.48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茶葉產業。擁有企業3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條件差,產業鏈短,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綜合素質不高,產業結構慢,農村基礎教育落後,醫務人員奇缺醫療設備簡單,農民就醫比較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增加茶葉、核桃種植面積200畝,養殖業方面發展500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