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疲勞

心理疲勞

心理疲勞(mental fatigue)一譯“精神疲勞”。是指由腦力勞動繁重、神經系統緊張程度過高或長時間從事單調、厭煩的工作而引起的精神疲怠現象。表現為心緒不安,動機喪失,注意不易集中,思維遲鈍,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反應時延長,工作正確率降低等。其持續發展,將導致頭痛、頭暈、失眠及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等。其產生與工作特徵和個體的情緒因素密切相關,也與工作者的工作態度、期望和動機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疲勞
  • 外文名: psychological fatigue/mental fatigue
  • 又名:精神疲勞
  • 表現:頭痛、頭暈、記憶力不好
  • 定義:腦力勞動繁重引起的精神疲怠現象
簡述,表現,醫學表征,實際表現,判定標準,主要測量指標,測試方法,原因及危害,產生原因,危害,日常預防,

簡述

心理疲勞(mental fatigue)指人體肌肉工作強度不大,但由於神經系統緊張程度過高或長時間從事單調、厭煩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勞。心理疲勞不僅降低學習與工作效率,而且對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長期的心理疲勞,使人心境抑鬱,百無聊賴,心煩意亂,精疲力竭,進而引起心因性疾病。例如神經衰弱,表現為頭痛、頭暈、記憶力不好、失眠、怕光、怕聲音等。因此,腦力工作者防止心理疲勞是一個重要的心理保健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心理疲勞的調節技巧心理疲勞的調節技巧

表現

醫學表征

感覺體力不支,注意不集中,思維遲緩,情緒低落,並同時伴有工作效率降低,錯誤率上升等現象。心理疲勞的持續發展,將導致頭痛、眩暈、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功能紊亂、食慾減低、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
平淡生活如何化解心理疲勞平淡生活如何化解心理疲勞

實際表現

輕度表現:輕度厭惡、逃避工作、學習、生活 重度表現:抑鬱症神經衰弱、強迫行為以及諸如開始吸菸、酗酒等生活習慣改變的現象

判定標準

主要測量指標

①心率
④閃光融合頻
⑤主觀評定
⑤主作業和輔助作業測定

測試方法

疲勞程度的測定方法多種多樣,這裡簡要介紹幾個方面:
1.工作效績
工作過程中工作效績隨疲勞積累而下降。隨著疲勞的增加,工作能力、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下降,工作中發生錯誤、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通過調查工作過程中產量、質量或操作錯誤率的變化,可以對工作中疲勞狀況作一間接的評定。
⒉ 主觀感覺
疲勞的特徵之一是感覺體力不支、乏力等,通過適當的主觀評定技術,可以將疲勞的這些特徵描述出來。與其他疲勞測定方法相比,主觀評定具有省時、簡易可行的特點,因此較為常用。
3.生理變化
在工作過程中,人體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標會發生極為明顯的變化。例如,為了適應工作的要求,人的呼吸功能、心臟功能、神經功能以及其他有關的功能均將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與疲勞狀況有著一定的關係。因此,通過對這些變化的測定可評定疲勞的積累狀況。疲勞測定的一般項目包括能耗率、呼吸率、心率、皮電、腦誘發電位、肌電、瞳孔尺寸、乳酸、蛋白含量等。
4.閃光融合頻率
被試觀察一個閃爍頻率較低的閃爍光源時,他看到的光源是閃爍的。閃爍光源融合成一個連續光源的最低頻率稱為閃光融合頻率。研究表明,在精神高度集中、視力緊張以及枯燥無味、重複單調的工作前後,閃光融合頻率可有不同程度減少(0.5~6赫茲);而在體力勞動或在精神不太緊張的工作前後,閃光融合頻率變化很小。
5.反應時測定
被試對光、聲音等刺激信號作出反應的時間稱為反應時。反應時有兩類,一是簡單眼應時,一是選擇反應時。隨著疲勞的積累,無論簡單眼應時還是選擇反應時,均出現明顯的增長。
6.皮膚敏感距離法
也稱兩點閾法。即在皮膚上兩鄰近點施加觸覺刺激,當兩點間的距離較大時,被試感到受到兩個刺激,但在兩點間距高校小時,被試不能區分開這兩個刺激而把它們知覺為一個刺激。我們把能引起兩點感覺的兩刺激之間的最小距離稱為敏感距離(或閾值距離)。研究表明,隨著疲勞的增加,皮膚的敏感度下降,敏感距離相應增加。
當用錘子叩擊四頭肌時,膝部會出現反跳現象,這在生理學上稱為膝跳反射。隨著疲勞的增加,引起膝跳反射所需的叩擊力且隨之增加。一般以能引起膝跳反射的最小叩擊力量(以錘子的下落角表示)來表示膝跳反射的敏感性(或稱閾值)。例如,如果錘長15厘米、重150克,則輕度疲勞時閾值增加5°~10°,重度疲勞時閾值增加15°~30°。

原因及危害

產生原因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及高度競爭的社會環境,容易造成人的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如繁雜的信息轟擊、住房擁擠、噪音、工作條件惡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際關係緊張、事業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誘發心理疲勞的重要因素。
產生心理疲勞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精神緊張和學習、工作過量。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及高度的競爭性,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競爭中失敗,由此導致了心理的緊張與疲勞,此外,繁雜的信息轟擊、住房擁擠、噪音、工作條件惡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際關係緊張、事業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誘發心理疲勞的重要因素。
英國心理學家海德費說:“絕大多數疲勞,都是由於心理的影響,純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勞是很少的。”情緒上的不穩定和衝突,特別是抑鬱和焦慮,往往是精神疲憊最為常見的原因。這種消極的情緒使人萎靡不振,不想活動,並且導致心理疲勞的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稱:"工作緊張是威脅許多在職人員健康的因素"。這一結論明確指出了過度勞累對人體的危害。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太累、太疲勞已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詞"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遭受這些“不如意”時,往往使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從而產生心理疲勞。專家表示,心理疲勞的原因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體到每個人身上也都不太一樣。如果出現心理疲勞而不注意調治的話,就有可能誘發神經衰弱、失眠等一系列精神障礙性疾病。那么,導致心理疲勞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
1.有害的環境刺激:住房擁擠、噪聲、污染、低溫、高溫;
2.遭到破壞的生理功能:疾病、不育、性功能障礙、失眠、藥物中毒;
3.工作障礙:工作難度大,條件惡劣,操作複雜,業務不熟,實驗失敗,力不從心;
4.人際關係緊張:鄰里不和,家庭糾紛,晉職升級不順,夫妻感情破裂,性生活不和諧,第三者插足,失戀,離婚;
5.天災人禍: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借債,親人亡故等;
6.事業遭到損害和挫折:經營虧損,工廠倒閉;
7.過分孤獨、悠閒:離退休生活,孤獨老人,失業、解僱;
8.社會壓力:政治運動,遭受批判,觸犯刑律,遷居他鄉,流離失所;
9.急速的信息處理:戰爭、命令、緊急任務。
不管導致心理疲勞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出現心理疲勞的表現,都最好儘快諮詢專業心理醫生,請求醫生的幫助和治療。尤其是不知道自己心理疲勞的原因是什麼的患者,更應該儘快諮詢醫生,在醫生的幫助下找到原因,然後對症治療,早日擺脫心理疲勞的困擾,遠離精神障礙性疾病。

危害

近年不斷見諸報端的英年早逝現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疲勞。過度的心理疲勞,無異於對生命的透支。心理疲勞正在成為現代社會、現代人的"隱形殺手"。
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疲勞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覆的心理刺激及複雜的惡劣情緒逐漸影響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化解,長年累月,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在精神上會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發多種心身疾患,如緊張不安、動作失調、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諸如偏頭痛、蕁麻疹、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月經失調性慾減退等疾病。
一般來說,心理疲勞比生理疲勞更為複雜,也更難以恢復。心理疲勞同生理疲勞一樣,本身是一種阻遏性機制,迫使機體進入休息狀態,從而避免受到繼續傷害,對機體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如果此時人們未能正視這一點,不及時採取措施恢復疲勞,而任其一再發展下去,過度的心理疲勞便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成為心臟病、高血壓、腸胃病乃至癌症等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對心理疲勞不可忽視,一旦由於心理壓力大而自我感到疲勞不堪時,必須進行積極的心理調適和治療。

日常預防

在日常生活防止和解除心理疲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要注意勞逸結合。工作要合理安排時間和輕重緩急,生活要有規律,重視積極性休息,適時參加一些體育鍛鍊,如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以提高肌體的活力、精力和人體在應付複雜枯燥工作時的適應能力。從而避免因從事的活動過於單一而產生單調、消極的心境。同時,每天儘可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這對消除疲勞有明顯的效果。
第二、要培養對所從事的工作的興趣。興趣的產生與大腦皮層上的興奮點相聯繫,對從事感興趣的工作不易疲倦,而對從事沒興趣的工作易於疲勞。在工作中,如果發現自己對本職工作和一些科目不感興趣,也不必緊張、憂慮而形成思想負擔。應想辦法努力培養自己的興趣。
第三、要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要求。凡事要講究一個適度,不能對自己要求過高,根本辦不到的事情不要硬拼蠻幹,對自己力不能及的,就應放鬆壓力,給自己松鬆綁,隨便一些。
第四,要有明確目的。無論從事什麼活動,一定要確立行動的目標,這樣才能不斷激勵自己,以取得預期的成功。
第五,要創造一個和諧的人際環境。應與人為善,和親友、同事等處好關係。經驗表明人只有生活在融洽、快樂的氣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開朗的性格、健康的心身,才不易產生疲勞,即使感到疲勞也容易很快消除。
第六,要磨練意志。意志堅強的人不僅在生理疲勞時能繼續頑強地生存下去,而且在心理疲勞時也能克服惰性,勝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達到確立的行動目標。因此,平時要從小事做起,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
此外,近幾年來,國內外一些醫學專家針對快節奏生活給人們帶來的軀體和心理疲勞,倡導多種自我保健法。美國耶魯大學外科醫生柏涅?賽戈樂提出沉思冥想法,他認為:“沉思冥想是鬆弛思想的一種特殊運動,這種運動能夠防治多種疾病,包括被視為絕症的愛滋病和癌症。”哈佛大學醫學家赫伯物?本林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一個人身心過分緊張,會削弱體內免疫系統的機能,冥思遐想帶來的完全鬆弛,會減緩身體的緊張,是防治許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