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精神分析學派產生於1900年,其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這一學派的理論在20世紀20年代廣為流傳,頗具影響。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兩部分:意識與
潛意識。潛意識不能被本人所意識,它包括原始的盲目衝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後被壓抑的動機與欲望。他強調潛意識的重要性,認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擺布個人命運和決定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
本我、自我、
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與生俱來,包括先天本能與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處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對本我進行控制與調節;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與理想兩部分,主要職能是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衝動。三者通常處於平衡狀態,平衡被破壞,則導致
精神病。
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與心理治療,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規律,但他們的一些主要理論遭到許多人的反對。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
沙利文(H.S.Sullivan)、
霍妮(K.Horney)、
弗洛姆(E.Fromm)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說、
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論,強調文化背景和社會因素對精神病產生和人格發展的影響,在美國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
新精神分析學派仍然保留著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些基本觀點,儘管在其理論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歸根結底,仍然是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起主要作用。
代表人物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
阿德勒(1870~1937)和榮格(1875~1961)。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1)無意識學說,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學稱之為深層心理學,他構築的心理過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第一層次是潛意識系統,它是人的動力衝動、本能等一切衝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儲藏庫,不受客觀現實的調節,構成人們心理的深層基礎;第二層次是
前意識系統(下意識),是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執行著“檢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證適合本能,又要服從現實的原則;第三層次是意識系統,是人的心理最外層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構成的“家庭”中的“家長”,它統治著整個精神家庭,使之協調。(2)釋夢理論,弗洛伊德按照
精神分析的觀點把夢的內容所表示的意義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表層意義,是夢的“顯意”,指夢者可以回憶起來的夢的情境及其意義;一個是深層意義,是夢的“隱義”,指夢者通過聯想可以知道隱藏在顯意背後的意義。
關鍵字
簡單說,
本我是原始的我,自我是現實化了的本我,
超我是理想的自我。
本我
本我——由一切與生俱來的本能衝動組成,他的特徵:無意識的、無理性的,要求無條件得到滿足,只遵循快樂原則;是一切本能衝動後面的性力的儲藏庫;它收容了一切被壓抑的東西,並保有遺傳下來的種族的性質。嬰兒的結構完全屬於本我。
自我
自我——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有意識,一部分無意識,主要是有意識的;合乎邏輯,受現實原則支配,對自我由檢察權,防止被壓抑的東西擾亂意識;還要在
超我的指導下,按照外部顯示的條件,去駕馭
本我的要求——侍奉三個主人:超我本我和現實。
超我
超我——從自我中分化出來,大部分是無意識的。它是父母權威的
內化,執行父母早年的職責(至善原則);可分為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確定
道德行為的標準,而良心則是對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進行懲罰,主要作用是監督和控制自我。
本我、自我、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互動作用的。自我在超我的監督下,按照現實可能的情況,只允許來自本我的衝動有有限的表現。一個健康的人格中,這三種結構的作用是均衡的、協調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的原動力;超我在監督控制主體按照社會道德標準行事;自我對上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對下吸取
本我的動力,調整其衝動欲望,對外適應現實環境,對內調節
心理平衡,屬於
人格動力學,一旦關係不能平衡,就產生了心裡失常。
基本觀點
早期基本觀點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觀點的形成和發展,經過兩個不同的時期。早期,他研究心理治療方法和無意識心理過程的一般理論。他認為,
心理結構中包括著 3個層次不同的:①無意識系統。它是人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的儲藏庫。這些本能、欲望具有強烈的心理能量的負荷,服從於愉快原則,並力圖滲透到系統中而得到滿足。②下意識系統。或稱
前意識系統。它是由可回憶的經驗構成的,是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部分,其主要機能是在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之間從事警戒。其中儲藏著由社會的、倫理的和宗教的準則、規範和價值觀念構成的個人理想。它們是下意識系統中“檢查者”的核心,其功能是不允許充滿著心理能量的本能、欲望滲透到意識中去。③意識系統。它面向
外部世界,完成著感覺器官的作用,服從於現實原則。其主要機能在於把來源於意識系統中的先天的獸性本能、欲望排除掉。因此,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始終都處於對抗、衝突的緊張狀態中。
弗洛伊德還根據19世紀德國的 H.L.F.von
赫爾姆霍茨為代表的生理學派把人的整個機體看作是一個能量系統的學說,認為在這個能量系統中,除了以肉體的生理形式表現的機械能、電能和化學能以外,還有在心理過程中起作用的
心理能,並指出它們之間能夠相互轉化。他把心理能看作本能的能,並認為心理能是同性本能不可分割地聯繫著的能。他把這種心理能叫做“里比多”(
libido),強調“里比多”給人的全部活動、本能、欲望提供動機的力量。由於弗洛伊德用“里比多”解釋人的全部活動的動機,因而其理論便獲得
泛性論的名稱。在弗洛伊德看來,整個社會是一個禁令和限制系統。它總是根據愉快原則對支配人活動的本能、欲望施加壓力,因而使社會的限制和個人的需要處於相互對立的狀態中。弗洛伊德所說的人的本能、欲望,主要是指性的本能、欲望,人從幼年起便開始受到了這些禁令和限制系統的摧殘和損害,
神經症和精神病就是由此引起的。人的被壓抑而得不到滿足的本能、欲望,在被排擠到無意識領域中以後,則以“被壓抑”的形式保持著自己的心理能量,並力圖通過迂迴的道路得到滿足。它們或者轉化為病理的症候,或者通過夢、失言、筆誤等形式得到偽裝的滿足,或者根據升華原則,以社會所能接受和讚許的活動形式,如文學藝術的創作、科學技術的發明等表現出來。
弗洛伊德主義
1913年以後,弗洛伊德和他的一些信徒認為,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論在人的整個活動領域中都具有普遍意義,便把它廣泛套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領域。心理分析的理論由於被提到哲學-人類學的高度,所以獲得了
弗洛伊德主義的稱號。
心理分析學派還從生物本能
決定論的立場出發解釋社會歷史現象。如弗洛伊德本人就在這方面發表過許多言論。他認為,整個社會制度,包括國家、機關、家庭以及社會歷史的發展,都是本能、欲望和在它們基礎上所發生的複雜的感情相互作用的結果。整個人類的歷史是由“愛羅斯”(代表生的本能和欲望)和“騰納托”(代表死亡的本能和欲望)之間的鬥爭所決定的一種特殊的有節奏的戲劇。在他看來,革命和起義是侵略本能的具體表現;戰爭的不可避免性是由人的侵略、破壞的本能,即死亡的本能決定的;在藝術、科學和其他文化領域中,有的人之所以有貢獻,是由於他們的被排除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升華的結果。
在20年代,弗洛伊德由於解釋社會現象的需要而提出了新的
心理結構理論。他把個性劃分為“
本我”、“自我”、“
超我”三個組成部分。本我是由生物的本能、欲望構成的。它與肉體相聯繫,肉體是它的能量的源泉。本我內部貯存著強烈地要求得到發泄的心理能量,仿佛是一口“沸騰的大鍋”,其中被壓抑的本能、欲望力圖根據愉快原則而通過“自我”得到滿足。
自我是一個意識系統,再現著由外部世界積累起來的經驗。它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居中者,並根據現實原則調節著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衝突。自我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在對本我的非理性衝動的控制、壓抑和排除上,它總是運用各種防禦機制對付著本我,藉以維持自己同本我界限內動力性的緊張關係。
超我是由
個體社會化進程中被
內化了的社會準則、價值以及父母和師長的指示所形成的結構。它是禁忌、道德、倫理規範以及宗教戒律等的體現者。它鼓勵著自我和
本我之間的鬥爭。由超我引起的心理緊張是作為恐懼感和罪過感被感知的,超我的作用會導致贖罪感和自我懲罰的無意識的需要。
評價和影響
心理分析學派的基本理論,深入地研究了揭示心理過程的專門方法-自我聯想法對夢的解釋和對神經官能症的分析等。尤其是弗洛伊德對心理治療和無意識心理過程的研究頗有貢獻。但是,他在具體問題的分析中,把所查明的人的無意識心理過程的不可爭議的事實同對人的心理生活和行為所作出的
非科學的解釋混合在一起,並從生物
決定論的立場出發把人的心理生活的決定作用歸結於先天的、無意識的本能、欲望,忽視意識在行為中的調節作用,使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對立絕對化。同時,他還把心理分析概念誇大為萬能的,並把它們機械地套用於人類生活和文化歷史領域,用心理分析的理解解釋社會歷史現象,而不是用社會歷史的觀點
分析心理學問題,把心理的東西
生物學化,把人類的東西
自然化,把社會的東西心理學化。
心理分析學說產生後,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在美國得到廣泛的傳播,並對
精神病學、社會學、人類學、法學等學科和社會生活的若干領域發生了較大影響。弗洛伊德去世後,心理分析學派內部由於意見不同而分化為大大小小几十種新的支派,其中有:以A.
阿德勒為代表的
個體心理學派;以K.榮格為代表的分析
心理學派;以霍爾尼、沙利文、卡丁納等為代表的各種新心理分析學派,即
新弗洛伊德主義,以及各種企圖把
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的所謂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等等。這些學派雖然花樣各異,但在其理論中都程度不同地貫穿著弗洛伊德學說的基本原則。
主流學派
關於
心理學研究對象問題,自心理學獨立以來,一直在探索,一直在爭論,形成了不同的學派,主要有以下幾個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學派、認知學派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