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動力學

人格動力學

人格動力學(personality dynamic)是研究個體特性行為的內在原因的科學,探索是什麼力量促使人去從事各種活動。

人格動力學主要研究兩個問題:人格動力的機制是什麼、人格動力是如何形成的。不同流派的心理學家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不盡相同,每一種流派都為我們理解人格動力的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格動力學
  • 外文名:personality dynamic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適用領域範圍:解釋人的行為的動機
釋義,人格動力,人格動力理論,人格動力的不同解釋,1.精神分析學派,2.認知流派,3.人本主義流派,

釋義

人格動力

在心理學中,“人格動力”一詞含有力、能量和活動等意義,可包括所有決定有機體行為的內在動因。不同的心理學流派,對人格動力的機制和形成過程有不同的解釋。

人格動力理論

不同流派心理學家對人格動力的機制和形成過程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動力理論(theory of personality dynamic)。
廣義的人格動力學理論包括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強調驅力、緊張降低的多拉德和N.E.米勒的刺激反應理論、莫里的需要——壓力理論、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理論,強調動機誘因的麥獨孤托爾曼的目的理論和目標理論,強調任重重要性的G.A.凱利、維納、德韋克的理論,強調成長和自我實現的羅傑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等。
狹義的人格動力理論指弗洛伊德的人格動力學理論。

人格動力的不同解釋

不同流派的心理學家對人格動力有不一樣的解釋。

1.精神分析學派

1.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別稱即為心理動力學,側重研究的是潛意識或 libido(力比多)的作用,並強調童年家庭的影響。弗洛伊德認為人行為的動力是生本能、死本能。
(1)生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代表愛和創造的力量。
(2)死本能:死的本能是一種破壞力,指向個人內部時表現為自責、自殺、自虐等行為;指向外部就會產生憎恨、攻擊、侵犯和施虐等行為。
1.2卡爾·榮格
榮格認為人格動力來自心裡能。他沿用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稱呼,但這個力比多不局限於生理方面的性的欲力,代表著一般生命的能量。
1.3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認為,人格動力來源於自卑和補償。
(1)早期理論:人格動力來自器官缺陷與補償。補償的途徑是集中力量發展不足的器官或發展其他機能來補償有缺陷的機能。
(2)後期理論:人格動力來自自卑感。阿德勒認為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種普遍的自卑感就成為人格動力。

2.認知流派

2.1凱利(George A.Kelly)
凱利用CPC循環描述人如何從認知想行動轉化的過程。認為,當個體遇到新的情境的時候,其產生的行為具有詳查(Consider)——預判(Preemption)——控制(Control)三個周期,即CPC循環。人們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減少不確定性,逐漸形成人格,並獲得良好的適應。

3.人本主義流派

3.1亞伯拉罕·馬斯洛
馬斯洛認為人格的動力是需要。他以人類基本需要的理解為基礎建立的需要層次理論。需要的層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3.2卡爾·蘭塞姆·羅傑斯
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有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成長、變化的潛能,這種潛能引導著所有人的行為。羅傑斯的人格動力理論有兩個重要的理論假設:人的行為是由每個人的自我實現傾向引導的、所有人都需要積極看待,或需要正向關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