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問題

心物問題(英語:Mind–body problem),又譯為心身問題身心問題,一個傳統的哲學問題,討論心靈(mind)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探討心靈如何透過身體,與外在世界進行互動,相互影響。比較狹義的討論中,集中於意識與大腦之間的關係。

這個哲學問題的歷史悠久,在亞里斯多德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已經開始對它進行討論,中世紀阿拉伯世界的伊本·西那也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近代哲學中,笛卡爾重新審視了這個問題,提出了笛卡爾二元論的見解。唯心主義主張,所有物質都是基於心靈存在,因此只有心靈存在;物理主義認為,心靈是基於物質運作而產生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物問題
  • 外文名:Mind–body problem
  • 分類:人工智慧
立場,唯心主義,物理主義,心物二元論,心身二分法,參見,

立場

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主張,物質是源自於心靈,因此只有心靈是真實的。

物理主義

物理主義認為,心靈是一種物理現象,由身體組織的運作而產生,提出心身(mindbody)一體論。

心物二元論

心物二元論是一個心靈哲學的課題,由笛卡兒最早正式的提出。
心物二元論的根本論據是指人是由“心靈”和“肉體”兩部分所組成,與唯物主義強調“一個人的肉體就是它的全部”這種論據相對立。
在過去,哲學家一直都認為不能驗證的思維試驗。但隨著複製人類的可能性出現,使得這個實驗變得可能:
  1. 假若複製人與“他”的元祖擁有相同的思維和記憶,那表示“唯物論”的觀點完全正確;
  2. 假若複製人只是一具不會思考的哲學殭屍,那表示笛卡兒的觀點完全正確;
  3. 但更大的可能是複製人與“他”的元祖一樣擁有思維的能力,但並不繼承元祖的任何思想內容(記憶),而是像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

心身二分法

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是指一種認為精神現象在某種程度上獨立於身體的觀念。它是二元論的出發點,透過笛卡爾的哲學而為西方世界關注,雖然它在一些亞里士多德之前的理念(如柏拉圖)和阿維森納主義中已經出現。
心身二分法現實觀往往使人認為肉體是沒多大價值的。對心身二分法的排斥可以在法國結構主義中找到,那是戰後法國哲學的通常立場。
心物(Mind and body)問題是重要的哲學問題。探討心靈(Mind)如何得以與肉體(Body)及世界互相影響。有人認為心靈非物質。有些人則認為心靈只是肉體的運作。但仍然沒有可信的解釋。

參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