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內外

明代湛若水提出的關於心的本質的重要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無內外
  • 提出者:湛若水
  • 出自:《湛甘泉先生文集》
語出《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七《答楊少默》一文:“吾與陽明之說不合者,有其故矣。蓋陽明與吾看心不同。吾之所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者也,故無內外。陽明之所謂心者,指腔子裡而為言也,故以吾之說為外。”若水說他與王守仁的分歧,根源在對於心的認識不同。守仁認為腔子裡的是心,萬物皆在其外,當然隨處體認即是外求。而若水則認為,心體萬物,萬物與心一體,不但腔子裡是心,腔子外的萬物也是心,因而無所謂內外,隨處體認也就不是外求。其實守仁的心不僅指腔子裡的,也是指體萬物而不遺的,這也就是王學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思想。不過正因為王守仁承認這點,所以他主張良知自有天理,不由隨處體認得來。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湛若水仍然保留了朱子學的認知傾向,而王守仁則完全拋棄了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