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湛若水提出的關於心的本質的重要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無內外
- 提出者:湛若水
- 出自:《湛甘泉先生文集》
明代湛若水提出的關於心的本質的重要命題。
明代湛若水提出的關於心的本質的重要命題。語出《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七《答楊少默》一文:“吾與陽明之說不合者,有其故矣。蓋陽明與吾看心不同。吾之所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者也,故無內外。陽明之所謂心者,指腔子裡而為言也,故以吾之...
(1 1 )彭好古刊《 道言內外秘訣全書》所收 《 清靜經》 ,見 《 藏外道書》第6冊,第2 3頁。(1 2 )水精子 《 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 ,見 《 藏外道書》第 3 冊,第7 1 5-7 4 4頁。(1 3 )汶水居士注...
再如,莊子認為宋榮子的思想仍然處於“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局限並沒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內外”和辯“榮辱”的紛爭,只是在這種紛爭中不動心,因而不是真正的“無待”。莊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無待的理想境界,...
三昧(sānmèi) 一詞,來源於梵語samadhi的音譯,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教內外對此詞皆有不同的論述和解釋。 其有一般和特殊兩層含義: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慮的能力,或者指修習...
(二)內外不二門,系根據智妙及行妙而立。智慧所觀照之對象,雖有內外之分(即屬自己內在之一念心法,與自己以外所有心物之現象),但自三千、三諦之理而言,實無內外之區別,故稱不二。亦即內在之心與外在之佛、眾生等三法互融,...
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於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
問:心住何處即住?答:住無住處即住。問:云何是無住處?答:不住一切處,即是住無住處。問:云何是不住一切處?答:不住一切處者,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
不能說以會得此理、說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工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人,無動靜...
誠”的境界,是因為人性本來是仁的,是無內外的,既不必“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定性書》),也不必“有意絕外誘”(同上)。據此,程頤不僅提出進修之術“莫先於正心誠意”(《河南程氏遺書》卷十八),而且主張“涵養須...
譬如精思,閉眼思見,開眼思存,乃得內外之所用。 其道未曾四,以其性一故,其道未嘗一,以周四物故,亦一亦四,非一非四,二取二舍成四,適其中實起,則名真一。真一者,寄言耳。只為法不言,所以見言法,其法若有言,...
大意是說:君子應內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對於壞的東西要像厭惡腐臭那樣,將其除掉,對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歡美麗的顏色那樣,力求得到。而小人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什麼壞事都敢幹。一旦見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邊,馬上遮掩,偽裝良善。這樣...
愚夫狂惑為淫慾覆心故謂之為淨,觀所著色亦如我身淨相不可得,是為外空。(3)、內外空者內外法,內外法空。內外法者,所謂內外十二入(六根入六塵者),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行者若觀己身不淨或謂外色為淨,若觀...
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禪定可得之,不問遠近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三、慧眼,謂二乘之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謂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五、佛眼,謂得一切種智、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
(十方世界等者。謂一心在定。定能發慧。于慧心中見十方界。圓遍澄凝。更無世界內外塵象。及無心地昏沉之垢也。)四善現天謂此天精見現前。陶鑄無礙。故名善現天也。(精見現前。陶鑄無礙者。范土曰陶。鎔金曰鑄。以妙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