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清靜心經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道教經典。在《雲笈七籤》卷十七,有《太上老君清靜心經》,此書並見《道藏》太清部,經文約600餘字,其經內容和現在流傳的清靜經(390餘字)基本相同。為《 清靜經》註解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上老君清靜心經
  • 地位道教經典
  • 出處:《雲笈七籤》卷十七
  • 字數:約600餘字
正文,對比,成書考,

正文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濁,一靜一動[1]。清靜為本,濁動為末[2]。故陽清陰濁,陽動陰靜[3];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清靜,天下貴之[4]。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而不能者,心未澄,欲未遣故也。能遣之者,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莫得[5],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既無其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6],寂無其寂;無寂寂無,俱了無矣,欲安能生[7]?欲既不生,心自靜矣。心既自靜,神既無擾。神即無擾,常清靜矣[8]。既常清靜,及會其道,與真道會,名為得道[9]。雖名得道,實無所得,既無所得,強名為得。為化眾生,開方便道[10]
老君曰[11]: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為得。故言實無所得。
老君曰:道不能得者,為見有心。既見有心,則見有身。既見其身,則見萬物。既見萬物,則生貪著。既生貪著,則生煩惱。既生煩惱,則生妄想。妄想既生,觸情迷惑,便歸濁海,流浪生死,受地獄苦,永與道隔。人常清靜,則自得道。於是而說偈曰[12]
天尊妙用常眼前,舉體動心皆自然。
息個動心看動處,動處分明無際邊。
邊際由來本性空,非觀心照得虛空。
自悟因緣無自性,翛然直入紫微宮。
宮中宮外光且明,萬法圓中一道平。
清心清鏡皎無礙,無礙無心心自在。
平等道平無有異,天堂地獄誰安置?
神既內寂不虧盈,善惡若空何處生?
只為凡夫生異見,強於地上起縱橫。
縱橫遮莫千般苦,一一諦觀無宰主。
諦觀無主本無宗,只個因緣即會中。
中間雖會常無會,放會無為任物通。
若時有人知是經意,行住坐臥,若能志心念誦,深心受持,則能滅除無量一切宿障諸惡,冤家皆得和合,無受苦報。邪魔外道,道能降伏。告諸眾生,欲度厄難,各已清淨,信受奉行

對比

(1)“夫道,一清一濁,一靜一動”,《清靜經》作“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2)“清靜為本,濁動為末”二句,《清靜經》無。
(3)“故陽清陰濁,陽動陰靜”,《清靜經》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4)“人能清靜,天下貴之”,《清靜經》作“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5)“三者莫得”,《清靜經》作“三者既悟”。
(6)“觀空亦空……湛然常寂”,《清靜經》作“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7)“寂無其寂……欲安能生”,《清靜經》作“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8)“欲既不生……常清靜矣”,《清靜經》作“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9)“即常清靜……名為得道”,《清靜經》作“如此清靜,慚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10)“強名為得,為化眾生,開方便道”,《清靜經》作“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11)以下“老君曰”二段,《清靜經》作“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常清靜矣”一段,文多不同。
(12)“於是而說偈曰”以下,《清靜經》無其文。

成書考

目前,學術界對 《 清靜經》的成書年代問題仍存有爭議,歸結起來約有成書於唐代說,以南懷瑾與受佛教影響的全真教高功高道為代表,此說影響較大;成書於唐玄宗以前說和成書於六朝說,觀點眾多。對這部重要道經而言,釐清其成書時間,無疑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那么 《 清靜經》到底成書於何時 呢?經考證後認 為,《 清靜經》約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間的作品,後文即對之詳述。
《 清靜經》的版本與流傳
為釐清 《 清靜經》的成書問題,筆者先將目前所見資料中有關 《 清靜經》版本及流傳之材料,約略歸述於下:
( 一) 《 清靜經》白文本及各家注本。 (1 )
《 清靜經》白文本,見 《 道藏》洞神部本文類。(2 )杜光庭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為 《 道藏》所收 《 清靜經》最早注本,見洞神部玉訣類。(3 )張君房 《 雲笈七籖》卷1 7 ,收有 《 老君清淨心經》 ,見 《 道藏》太玄部;此外, 《 道藏》太清部也收有 《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 。 (4 )宋代王階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注》 ,見 《 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另外, 《 藏外道書》第9冊,第3 2 2-3 2 5頁收有王階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纂圖解注》去注存圖本。(5 )金世宗時人侯善淵 ①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② ,見《 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6 )金代劉通微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頌注》 ,見 《 道藏》洞神部讚頌類。(7 )元代李道純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見 《 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又見於 《 道藏輯要》尾集一。(8 )元代無名氏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見 《 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9 )原題白玉蟾分章正誤、王元暉注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 ,成書於元代 ③ ,見 《 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道藏》洞神部玉訣類還收有 《 清靜經注》1卷,含 《 大道淵源老氏聖紀》及圖像數篇, 《 中華道藏》中丁培仁先生點校本認為其屬白玉蟾分章正誤、王元暉注本,而 《 道藏》誤題為 《 清靜經注》④ 。(1 0 )八洞仙祖合注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 ,見 《 道藏輯要》尾集一。(1 1 )彭好古刊《 道言內外秘訣全書》所收 《 清靜經》 ,見 《 藏外道書》第6冊,第2 3頁。(1 2 )水精子 《 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 ,見 《 藏外道書》第 3 冊,第7 1 5-7 4 4頁。(1 3 )汶水居士注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元旨》 ,見 《 藏外道書》第 3 冊,第7 4 5-7 6 6 頁。
( 二) 《 清靜經》在唐代的註解與流傳。據《 道藏》所收白玉蟾分章正誤、王元暉注之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經後元代王大敘題識謂:“ 大敘嘗獲紫清白真人分章證誤,司馬子微解注之本,言 言 造 微,句 句 明 理,實 乃 修 真 之 指歸……句曲山人王大敘謹識。 ”⑤ 司馬子微即唐代高道司馬承禎,武則天曾召其至京都,歷經睿宗、玄宗朝,至7 3 5年告化,時8 9歲 ⑥ 。又據《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3 3載:“ 李思慕,成紀人。與東楚董練師、白先生結煙霞之友。週遊三湘名山,後訪南嶽五峰。雖師範不同,而各有指歸。白既於石鼓上升,思慕入京師,高力士嫉吳筠而進之於明皇。答問稱旨,後乞歸山,上厚賜餞行。注 《 清靜經》 ,行於世。後玄化於紫蓋峰。惟董混跡于衡陽後洞,常以咒術治人病苦。有酬之者,惟酒一醉為妙。於是無醒時,醉臥衢路或溪谷,遇雨而衣不濡,凌嚴霜而皓如也。數年,巡門告人曰:各好將息。人皆訝之,亦於洞後屍解,如蟬蛻也。唐杜甫有憶昔行詩,末句云:更訪衡陽董練師,南遊早鼓瀟湘柂。 ” ⑦此外還有杜光庭注本,於是可知, 《 清 靜 經》在唐代流傳頗廣。
( 三)《 清靜經》在宋元的流傳。《 金石萃編》卷 1 2 5 載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 《 常清靜等經碑》作 《 太上老君常清靜經》 。南宋紹興改定《 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著錄 《 清淨心經》 1卷。南宋鄭樵 《 通志略》藝文略第五,道家第二,載錄其所見 《 清靜經》注本有董朝奇注、吳中起注、周申注、孫膺注、劉本注,另有別解 1卷。南宋黃震 《 黃氏日抄》卷5 8云:“ 後世有偽為道書者,曰常清淨經;有偽為佛書者,曰般若經。千變萬化,皆不出反常一語。初非異事乃雷同語耳。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煉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煉,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蓋異端之士掇拾異說,而本無所定。見者豈此其所以為陰符歟?然則人生安用此書為也。唐永徽五年嘗敕禇遂良寫一百二十卷,不知果然否?近世大儒亦加品題則事之不可曉者。 ”從以上所列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首先,《 清靜經》已經在唐代流傳頗廣,據司馬承禎曾注 《 清靜經》之說,那么極有可能在武則天朝就有 《 清靜經》流傳。其次,宋代以後《 清靜經》流傳不絕,顯示其較大的影響力。
蕭登福先生認為,從內容來看,所謂 《 心經》者,通常是指該經之精華而言,如佛教的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 《 般若經》之精華,道教之《 高上玉皇心印經》是內丹修煉之精華,同理《 清淨心經》也應是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的精華;既取其精華,所以 《 心經》通常較原經為短,然 《 清淨心經》反而較 《 清靜經》文字為多,不是取其精華,而是在闡釋 《 清靜經》的道理,所以 《 清淨心經》應該是撰成在 《 清靜經》之後,用以解釋 《 清靜經》者。在學者們研究成果基礎上,筆者持 《 清靜經》較 《 清淨心經》早出的看法,主要理由有二。其一, 《 清淨心經》糾正了 《 清靜經》的某些錯謬。我們可就兩經中相關經文進行比較,以進一步說明問題。 《 清靜經》云:“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這一表述將動視為靜的基礎,顯然與下文 “ 主靜”的意蘊不符,這一表述在無名氏注本、李道純注本、王元暉注本、王階注本中皆與之相同。 《 清淨心經》則謂:“ 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 ,即糾正了 《 清靜經》的錯誤,在侯善淵本、劉通微本中都是如 《 清淨心經》 “ 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的表達。這一方面說明《 清靜經》本較 《 清淨心經》本流傳廣,影響大;另一方面也說明 《 清淨心經》 “ 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的表述是對 《 清靜妙》“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的修改,屬於較晚的版本。其二,《 清淨心經》中有不少文句是在註解 《 清靜經》經文。比如 《 清靜經》云:“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 《 清淨心經》則云:“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濁,一靜一動。清靜為本,濁動為末;故陽清陰濁,陽動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我們知道,陰陽是道教教義的重要概念,《 太平經》就有 “ 天下凡事,皆一陰一陽,乃能相生,乃能相養”, “ 陰陽相得,交而為合,與中和氣三合,共養凡物”的說法,這些論述顯然指出了男屬陽、女屬陰的觀念。就 《 清靜經》與 《 清淨心經》這兩段文字相比來看,後者顯然更詳細,指出清靜為本,還從陰靜陽動中推出男動女靜。因此認為後者是為前一段文字作解,是大有可能的。又如, 《 清靜經》謂:“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 《 清淨心經》則謂:“ 既常清靜,及會其道,與真道會,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既無所得,強名為得,為化眾生,開放便道。老君曰:道所以能得者,其在自心。自心得道,道不使得;得是自得之道,不名為得,故言實無所得。 ”很明顯, 《 清淨心經》這段話是在 《 清靜經》表述之上的展開。
三、《 清靜經》成書年代考證
經上文梳理和分析,基本可以確認 《 清靜經》是早於 《 清淨心經》的,在此基礎上,我可以進一步考察 《 清靜經》的成書時間。筆者贊同將 《 清靜經》看作是六朝時期經典的觀點,並通過考證後認為 《 清靜經》約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間的作品。筆者是從考析 《 清靜經》本身以及旁證支持這兩個方面去考察其成書問題的。
首先,從 《 清靜經》本身來考察。李大華先生提出從 《 清靜經》與 《 清淨心經》的 “ 贊”與“ 偈”確認兩經成書早晚的思路對筆者有很大啟發。但是筆者在對 《 清靜經》中 “ 贊”的研讀中有不同的理解。“ 贊”中有云:“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 煉 形,形 神 俱 妙,與 道 合 真。 ”這 里“ 玉符保神”實際上指出了神真授玉符以保護修道者身神的觀念。如 《 雲笈七籖》卷 9 “ 釋太上神虎玉符”就說:“ 《 神虎玉符》太真九天父母所出。太真丈人以傳東海小童、九天真王,九天真王以傳太上道君,太上道君常所寶秘,藏於太陵靈都瓊宮玉房之里,衛以巨獸,捍以毒龍,神虎七千備於玉闕也。神虎班其匠,金虎亘其真,智慧標其乾,消魔演其源。微旨幽邃,妙趣難詳。皆署天魔隱諱,或標百神內名。誦其章,千精駭動;詠其篇,萬祅束形。以三天立正之始,傳付太微天帝君,使威制六天,斬馘萬神,攝山召海,束縛群靈。威魔滅試,迴轉五星。符在本經。 ”“ 金液鍊形”則主要是說服食金液神丹以成仙,如 《 雲笈七籖》卷4 3云:“ 二老因授青芝金液漿見,與以次存食芝而飲漿,青芝似蓮華,漿似美酒耳。飲食都畢已,乃再拜帝君之前,言曰:今日清吉,帝君在庭,賜以神芝,金液玉漿,二老度籍,太一奉章,長生久視,壽命未央。 ”依照筆者對 《 清靜經》中 “ 贊”的理解,其應該是反映了內丹道教興起以前以神符保神及服食金液神丹而成仙的觀念,並不具備隋唐道教內丹學初興時的特徵。
其次,從旁證加以佐證 《 清靜經》成書時間。學者們在考證 《 清靜經》成書時往往忽略了將與之相類似的系列經典— — — 《 太上老君內觀經》 、《 洞玄靈寶定觀經》等結合起來考定其成書問題。張君房編撰 《 雲笈七籖》時將 《 太上老君內觀經》 、《 洞玄靈寶定觀經》 、 《 老君清淨心經》同收錄於 “ 三洞經教部” ,第1 7卷,這並不是隨意的編排,而是根據這三部經典的共同旨趣進行的歸類。丁培仁先生也指出,《 太上老君內觀經》基於 “ 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和 “ 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等觀點,提出 “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的修煉方法,其內觀順序涉及心、身、物三者。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與之有關聯,更具體提出 “ 能遣之者,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以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的三觀法。 《 太上老君內觀經》與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 洞玄靈寶定觀經》思想連署,特徵相似,當屬同時先後的作品,據思想分析,《 太上老君內觀經》應在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之前成書。蕭登福先生也認為 《 清靜經》與 《 太上老君內觀經》關係密切,但他將《 太上老君內觀經》視為解釋 《 清靜經》的作品。綜合以上說法,我們能夠確認的是 《 清經》與 《 內觀經》等經典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在考察 《 清靜經》的成書時間時不能僅圍繞著 《 清靜經》本身來做文章,應該參考《 內觀經》等的成書來作出推斷。那么 《 內觀經》成書於何時呢?筆者留意到,杜光庭在 《 清靜經注》中引 《 內觀經》之論,其注 “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時謂:
人能斷情,絕貪去欲,即無三業之罪。不以專志,修於內行,守於絳宮,自內觀己心。心者,火也。故引 《 內觀經》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於火也。上應熒惑,下應心也。心為絳宮者,神也,妙用不測,變化無定,神明依泊,三葉如蓮花。又雲,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學人可以觀之者,心處於形內,不以形觀心。既使形觀,則為二義。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觀主,故不可觀也。可使神觀心。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觀之,自然感應。何以知之?古德云:為使炁神,神之與心,炁之與道,不相遠離。故聖人設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無所著,即無心可觀;既無心可觀,則無所用,無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無其心,乃為清靜之道矣。
杜光庭引 《 內觀經》經文以注 《 清靜經》 ,這說明當時 《 內觀經》已經影響較廣了。此外,我們注意到,杜光庭註解 《 清靜經》時所引經典大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所出,比如 《 黃庭經》 、《 西升經》等,皆距杜光庭的時代較遠,這就說明有可能 《 內觀經》也是距其時代較遠的作品。此外, 《 太上老君內觀經》云:“ 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這一論述與 《 上清經秘訣》所錄陶弘景 《 登真隱訣》佚文相似,即:“ 所論一理者,即是一切眾生身中清淨道性。道性者,不有不無,真性常在,所以通之為道,道者有而無形,形而有情,變化不測,通於群生,在人之身為神明,所以為心也,所以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生亡則道廢,合道則長生也。”
陶弘景生於劉宋孝建三年 (4 5 6 ) ,於梁武帝大同二年 (5 3 6 )卒。此外,這一論述還見於《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 ,即:“ 勸人修道,即以修心;教人修心,自可見道。道不可得見,因心以見;道不可得聞,因心以聞。夫聞見於道,皆因以心;心不可常,用道以守。若非以道守,隨心聞見,則是入邪宗,永不解脫,永不聞法。 ”王卡先生認為,《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約成書於南北朝末,因為 《 無上秘要》卷 3 7 已經著錄此經。《 續高僧傳》卷 2《 釋彥琮傳》謂北周武帝( 宇文邕)平定北齊之後,自纘道書號 《 無上秘要》。北周武帝 (5 6 1 - 5 7 8年在位)於5 7 7年平定北齊。上文中所引各經所論與 《 內觀經》相似之經文,可能是引自 《 內觀經》 ,當然也可能是道士造作 《 內觀經》時從他經所摘錄。若屬前一種情況,那么 《 內觀經》的成書就不晚於陶弘景生卒年間,即4 5 6 - 5 3 6年;若屬後一種情況,我們結合前文分析,則 《 內觀經》成書不晚於北周 ( 5 5 7-5 8 1 )末年。綜合以上考慮,我們就能夠推斷 《 內觀經》成書時間約在 4 5 6-5 8 1 年間。而基於 《 內觀經》與 《 清靜經》的密切關係,我們亦可推得 《 清靜經》約為陶弘景至北周末年之間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