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地法門
- 作者:盧舍那佛
- 地點:摩醯首羅天王宮
- 主旨:住、行、向、地之法
法門內容
第一座 信願行
“心即是佛”一語,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什麼地方都離不開它,因為一切是唯心的。“信願行”三字,有循序漸進的意義,學人往往隨便看過,沒有很好地去想一想。須知這三字中,每一個字都有它的過程與差別。在座的同學們,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發心的,我且把“信願行”三字的過程與差別略略解釋如下。“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視一個“信”字。但信有真妄的分別,這中間更要經歷許多過程。如果不明了這個過程,難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發生其他差錯。信字過程,簡單地說,有下列幾種:
一,不信。眾生本來所有的佛性,與佛法沒有絲毫的差別;但是由於多劫以來的業力障蔽,所以以前對於佛法是不信的。以後逐漸經親友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一時為外力促動,於是存一個不妨試一試的念頭去學佛。不過這時表面上雖學佛,而心中實在並沒有起信。
二,疑信。什麼叫做疑信呢?所謂疑,就是惑而不定。初學的人,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的。今天遇一善因緣的人來讚嘆,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的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思想上經常會發生矛盾,發生動搖。這種信,名為疑信。那么,這個“疑”,究竟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呢?當知還是從自心上生出來的。試問,自心既已生信,為什麼又生疑呢?這是因為“信”為真心所動,“疑”是業力所生。眾生業力太重,所以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就來遮障,不許學人起信修持。這正是佛魔交戰的關頭,何等危險!所以必須斷疑才能生信。
三,淺信。初學的人經過薰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減少了,信增加了;但發心不真,因此,所信的程度很淺。他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世法上的一切希望,或求知識上淵博多聞,這樣,僅僅是普通的信,不能發生願與行的力量。為什麼?因為信得淺,所以等到利益看不見,或環境變遷,便把信心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這種信,譬如空中羽毛,遇到一陣風,就不知吹到什麼地方去了。
四,深信。學佛的人經過相當時間的修持,已經得到受用,覺得佛法確實是具有真理,於是加強修持,立志不變。這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只可說是牆上草,雖說有根,一旦遇風吹來,還是要兩面倒的。也就是說,信佛的根基雖然立定了,但是信師信法的信還不堅固。今天歸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歸依那個法師學密,他會隨著境界轉,見到新奇的就想改變。這是由於不明白心佛,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信就是堅定的信仰。學人修到這個時候,薰習得久了,業障逐漸消除,信心才算堅定下來。象是樹大根深,風就不能動搖它了。信師信法專一而不變移,勇猛精進,不生厭怠。但大風吹來的時候,大樹還可能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有退轉的可能。所以定信還不是究竟。
六,真信。真信就是契合“真如”的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的。信心到了這個地步,才算是真信。真信不動,也就同虛空一般不可動搖。這時自心與佛、法、師,心心相應,息息相關,沒有纖毫痕跡,也沒有絲毫分別。所以《金剛經》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了這個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第二座 戒定慧
禪宗以心即是佛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無相為相,今天便講無相戒定慧。但既名無相,何以又有戒定慧!此即六祖所謂隨方解縛之意。蓋眾生業識甚重,若無方便,何能深入。故學佛人,要先從持戒做起;能持戒,方能習定生慧。
云何為戒?心地無非自性戒。戒有有相與無相之分,有相名曰身戒,無相名曰心戒。 云何為定?心地無念自性定。學佛以得三昧為主,三昧者,正定之意。如何方能正定?就要一念不生。 云何為慧?心地無我自性慧。吾人的自心佛,妙用無量,不可思議。 諸同學!佛法法門雖多,總不離戒定慧三學。不過在三乘之中,三學境界,各有不同。如六祖告志誠云:“汝師戒定慧,接小根智人。吾戒定慧,接大根智人。”蓋戒定慧之體同,而用不同,故境界不同。三學之道,不獨佛法為然,儒家亦然,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即是戒定慧三學之漸次。因為克己乃去物慾,即是戒。復禮乃恢複本然之性,本性不動,不動即是定。天下歸仁,乃妙用無窮,即是慧。可見世出世法,理無二致,一切唯心故。複次,戒定慧三學,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謂一而三,三而一,皆不出自心。學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悟得無相戒定慧矣!
第三座 四皈依
皈依佛:是皈依哪一佛?皈依釋迦佛,釋迦佛已滅度。皈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皈依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無量。皈依木雕泥塑繡繪之佛,雕塑繡繪之佛,是表法而無知覺。然則究竟皈依哪一佛?當知佛者覺也。佛與眾生,本無差別,只有覺與不覺之分。學佛人,是以始覺覺本覺。然始覺本覺,不離自心。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並非皈依心外的佛。然則心外有佛否?曰確有。釋迦佛雖滅度,而實未滅度;阿彌陀佛雖在西方,與十方諸佛的法身,皆無量遍滿。但是諸佛雖無量遍滿,我等若自心不覺,諸佛與我等何乾?必須自心常覺,方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所以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
皈依法:佛法法門無量,法法平等,我等究竟皈依哪一法?當知法者正也,皈依法,即是皈依正。學佛人要具正知正見,立正言正行。云何為正?清淨慈悲為正,心地無非為正,利他無我為正,無念無相為正。然清淨慈悲乃至無相,以及佛說八正道等,皆不出自心,心正一切正,所謂一即一切故。所以皈依法,即是皈依自心正。
皈依僧:僧之本義,即眾多比丘,一處和合。但過去僧不可見,僧很多,高僧亦不少,究竟皈依何僧?當知僧者淨也,皈依僧,即是皈依淨。我等自心,原本清淨,只因多劫以來,污染習深,以致靈明晦昧,造業受苦。從今以後,要掃去一切煩惱習氣種子,纖塵不染,回複本來清淨面目。所以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淨。
皈依師:學佛人迷時師度,悟才自度。一切眾生,有五性差別。若不定性之凡夫,遇大乘學大乘,遇小乘學小乘,遇外道學外道,師的關係,最為重要。但此言有相之師,非無相之師。無相之師,即是自心。何以故?自心本來具足恆沙功德,與諸佛一體故。若舍自心,專向外求有相之師,縱遇明師,不在自心上時時檢點覺察,又何能與師心相應?大家從我學法,若依我色身為師,我之色身,與大家何異?慧明語錄上,明明說以心傳心為玄;既雲玄,當非肉心。因肉心妄執,障蔽靈知故。既雲心傳,當非語言文字可說。即此玄心,就是大家本心,即三世諸佛之果體,一切眾生成佛之正因,亦即吾人唯一無二之真師。所以皈依師,即是皈依自心師。
第四座 心地法門
大家要明白,地所以能夠成就如此大量功德,就好在渾然無知,寂然不動。我等其所以不能夠的,就壞在知見多、容易動。須知知見多、容易動,皆緣妄心不息所致。妄心就是火,吾人妄心一動,就如火在心內燃燒,遂生煩惱。故煩惱亦名熱惱,即是造業受苦之根本。
第五座 禪密兼修之心宗
諸同學!禪密兼修之心宗,道理本不可說,今方便解釋其義。先將禪字略略說之。此禪字,或以為是六度中禪那之禪,或認為是六度之般若波羅蜜。其實禪宗之禪,統攝六度萬行,乃以心傳心之義。故永嘉禪師云:“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又有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者,不知祖師禪與如來禪同一心傳。禪宗乃釋迦佛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獨傳迦葉尊者,名為西方初祖。歷代單傳,至二十八祖達摩大師,為東土初祖。代代相承,心心密付,所謂教外別傳。
第六座 心宗醫心病
諸同學!天氣失常,傷風者多。須知吾人之病,尚不止此,且將病源及治法,略說如次。
吾人有病,因為不知病源,所以醫藥亂投,而歸無效。若終不自知,則病重業深,三途墮落,更難知了。知於何等?知病由業生,業由煩惱生,煩惱由無明生。無明一動,心病即成身病,故曰:“自身有病自心知”。根本之病,非醫藥能治;專仗佛力,亦難收效。蓋病由心生,還須心治,故曰:“身病還須心藥治”。何為心藥?心正是藥,所謂正知正見正思惟。若心有所忿,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憂患,皆是煩惱,皆不得其正。心既不正,則隨境妄動,起惑造業,而成身病。若心能正,則心安體泰,其身自淨。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即是心正身淨之理。故曰:“心要正時身亦淨”。心體本來空寂靈明,動即成礙,不但惡念是病,有念皆病,所謂有念皆非。此乃更進一層的說法。故曰:“心生還是病生時”。
這四句偈,講法甚多,太講清楚了反不好。因禪宗話頭,同密法真言一樣,都有破除知見的功效,久參久持,自可悟道。劫難未已,眾生皆在病中。大家因緣成熟,來學此無上心地法門,既知病源,又知治病之藥,希望照此藥方,依法奉行,一面悟,一面修。云何為修?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即是利他,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能正,才能淨,淨則無病。若不行利他之事,徒然持咒打坐,雖有功德,得益不大。如果發心真實,漸次業消,亦可減少身心之病。禪密兼修之心宗,不但是要醫治自己心病,更要醫治眾生心病。何以故?我等應本眾生不盡我不盡之願,視眾生之病如己病。故應大雄無畏,一切慈悲,弘揚心地法門,普治眾生之心病。若眾生無病,我病亦無,這才是心宗醫心病之本旨。
第七座 本法假修與真修
諸同學!禪密兼修,有假修真修之分。而真修中,又有決心與有恆之不易。須知學佛容易修行難,假修容易真修難。真修容易決心難,決心容易有恆難。學佛人凡修到中途退悔者,皆因不是決心真修,或決心而無恆。若立願真修,又具決心,且能有恆,決不會退。今方便分此四種意義,略說明之:
云何假修?我等色身,本來是假,為求真故,於是有修,故云以假修真。能舍假,方能得真。若處處在假我上著相,不在真我上用功,是名假修。一切法門,皆起源於心,心即真我,離心外求,即不相應,亦名假修。心地法門,教人打坐,便是修心;教人持咒,即是攝心。如上座時,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時,口持而心不持,亦名假修。禪密兼修,以心地無非為戒本,以利他無我為正行,真修此法者,即是行菩薩道。若僅知打坐,專圖自了,甚至憍誑妒嫉,動生煩惱,即與本法不相應,亦是假修。
云何真修?一切時中,一切處所,對一切事物,不著相,亦不離相。在上座時,身心俱坐;持咒時,心口同持,身心打成一片。且本利他無我之旨,發大慈大悲之心,起宏法利生之行,苦口婆心,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己更須心行不二,始終如一,乃為真修。如此真修,並非難事,所以不能實行者,只緣未下決心,易被外境所轉耳。
諸同學!禪宗正是迴光返照的時候,而禪密兼修,也是有時間性的,花只一開,月難再圓,切勿錯過此生機會。六字大明,功德無量,已詳載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大家若能決心真修,恆久不變,自有不可思議之受用。同學中,曾得不可思議之感應者甚多。須知此等感應,即是諸佛加被。譬如老年父母,僅一獨子,忽然逃失,久無音信,一旦從外歸家,如何不歡躍愛護?然此父母所以愛護逃歸之子者,非僅為其一身有所依怙,蓋喜有人繼承家業,傳嗣接代。諸佛菩薩,對真修人慈悲愛護,亦復如是。但真修人,應當負荷如來家業,宏揚正法,化度眾生。然化度眾生,首在功德,自己功德不夠,眷屬尚不能化度,何能化度其他?故儒家云:“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何謂功德?心地無非是功,利他無我是德。心正是功,行正是德。六度萬行,是大功德。達摩初祖所謂淨智圓妙,體自空寂,是真功德。此等功德,本非容易。然吾人果能真修,既具決心,而又有恆,大雄無畏,慈悲無我,視一切眾生,皆未來諸佛,活佛,或往劫父母,則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何難哉?
第八座 本法心念與關節
禪密兼修之心念與關節,歸納起來,不出三種:一者破妄,二者顯真,三者真妄不二。三密加持,即是破妄。真言持至一無所得,即是顯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即是真妄不二。禪密兼修者,能本此三種,在心念上用功,透過關節,自然破妄顯真,乃至真妄不二。
第九座 煩惱菩提
云何火中生蓮義?火喻煩惱,蓮喻菩提。煩惱是苦,菩提是樂。學佛人要由苦得樂,須於煩惱火宅之中,生出紅蓮,方為究竟。何以故?火有毀滅之威;不實之物,一經其焰,莫不隨之而化。亦有煅煉之功;堅真之質,受其熔冶,即成金剛不壞之體,不但不被一切所破,而且能破一切。修行人須於煩惱火宅中,磨礪陶熔。借煩惱為促進發心之善緣,以困苦為煅煉身心之爐灶。如此用功,方成法器。若無煩惱磨練,不但難發大心,縱小有成就,一遇環境逼迫,即隨境轉。如二祖之立雪斷臂,六祖之賣柴舂米,憨山之為法入獄,乃至或行乞執役,或燃指燒身,或捨身飼虎,如此之例,不勝枚舉,無一不從艱難險阻中磨礪而來。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曰:“道在苦中求”。且學佛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逆行之道,不獨學佛為然,一切事事物物,莫不皆然。如劍不磨,則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堅苦卓絕之逆行,何能創濟世利人之功業;舜無父頑母嚚 象傲之逆境,何能成其大孝之名;禹無洪水鯀殛之逆境,何能成其治水之功。可知煩惱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蓮之義。
云何轉識成智義?著相分別為識,即相離相為智。識即煩惱,智即菩提。何以故?煩惱由無明業識而生,菩提由清淨慈悲而長,惟識與智,非一非二。所以者何?識是妄,智是真,離真無妄,離妄無真故。眾生迷真逐妄,遂生煩惱。煩惱愈深,離真愈遠。若發心真切,磨礪功深,則忽然識妄為幻;進而不離於幻,即幻為真;進而不著於真,當下清涼,識即成智。蓋世間苦樂,原無自性,雲苦雲樂,皆由業識妄心,自加分別。認苦則苦,認樂則樂。如名利場中,趨承奔走,熱衷之人認為樂,而清高之士則以為苦。舞榭歌場,燈紅酒綠,束身之士認為苦,而荒唐之人則以為樂。故寒山逍遙岩阿,甘濾滓如美味;拾得執爨廚下,轉笑語以為樂;南嶽思因病識幻,頓轉輕安;乃至顏子簞瓢陋巷,人不堪其憂,而顏子不改其樂。可知煩惱與菩提,皆是一心,本無自性,能轉煩惱為菩提,即是轉識成智義。
第十座 三世因果
諸同學!學佛無他,根本要明因果。因果之道,絲毫不爽,不獨善惡報應,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即宇宙間萬象森羅,皆不外此。佛說無量法門,即是說明因果的道理。世上一切興衰存亡,即是證明因果的事實。迷人不明此理,往往一聞因果二字,不鄙為迷信虛誕,便認作神妙難知。於是鄙為迷信者,撥無因果;認作難知者,違背因果。以此之故,佛法遂不昌明,而世道人心,亦日趨澆漓,良可慨也。
諸同學!學佛人不但要明因果,而且要轉因果。云何為轉?從因上轉。因能轉動,果隨因轉,所謂五八六七果因轉。轉煩惱為菩提,轉八識成四智,皆須從因上著手。六識造業,轉六識則念念自覺,不但不造惡因,且至誠懺悔往昔今生之罪過。七識執我,轉七識則不但無我,且本大願大行以利他。如此則業障日消,功德日進,所有煩惱惡因,皆轉成菩提善果。同時對於共業因果,亦應發心轉動。即如連年天災人禍,乃是眾生共業造成,應當以身作則,以己之止惡行善,普勸世人止惡行善,共轉惡因為善因,轉惡果為善果。如此存心,方是如來弟子。
大家當知,一切善惡因果之源,起於心念。故念凡即凡,念聖即聖。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心念因果,豈不大哉?大家修此心地法門,不但要明白因果的利害,且應徹底轉動自心因果,方可了脫生死。故慧明語錄上云:佛法是因果錄,是了生死的法門。
第十一座 事與理
諸同學!佛法有事與理之別,講習經論者,謂之理;依法修持者,謂之事。“心即是佛”一語,亦有事與理之分,學人務須認識明白。然事理本來不二,必須依理透事,因事顯理。到事理一如,則即事即理,方可雲心即是佛。若突然說一句心即是佛,還是事上的佛,還是理上的佛。若是事上的佛,則當實行佛道,於事上證明;不在事上證明,則仍是理上的佛,不過一種空空洞洞的理想而已。
佛法真理,覓心尚不可得,豈世知世見所能了解。如他人打我罵我,凡夫認他是冤家,學佛人認他是善知識。貧苦病厄,凡夫認為是壞,學佛人認為是好。名利恭敬,凡夫認為是好,而學佛人認為是壞。蓋凡夫不明因果之關係,但依眼前是非,為恩怨好壞。佛法根據因果循環之理,視一切平等。如打我罵我,可消宿業;貧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能障菩提。所以說好即是壞,壞即是好。諸如此類,佛法與世法,知見相反如此,還能執著講理么?若要講理,須依佛理去講,才是真理。
第十二座 大乘小乘與淨土
淨土法門,有四種修持: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一般修淨土法門者,多習持名一種。持名果能持至一心不亂時,則千修千人去,確有西方可生。故持名念佛之人,要真信切願,念到臨終時,他念不來,只此念佛一念,即感阿彌陀佛前來接引,絕對生西。又平時不知念佛,而臨終時,因往劫善根暴發,忽然能念,亦能生西。但普通生西者,皆名帶業往生。云何帶業?不但往劫今生未了之業,即此念佛一念未淨,亦名為業。云何念佛亦是業?有念皆妄故,有念非淨故。所以修淨土者,謂之修淨業。凡帶業生西者,既生西後,還須再加修持。如口念心違者,只種善根而已,尚不能生西。何以故?因平日非真心念佛,臨終百感交集,此時心中不起佛念,不能念佛故。世人念佛者多,而生西者少,即緣此故。至若觀像觀想,還是以境攝心之方便法耳,仍非究竟。何以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悟得無生,乃證實相。證到實相,方為究竟。實相無相,又有何觀何想?惟實相念佛,不著土相,不著佛相,不著念相。念佛即佛,即是實相念佛。到了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念佛三昧。念到能念的我、所念的他一無所有,則能所雙忘,實相現前,不待彌陀接引,即證無相菩提。
諸同學!學佛究竟,在求淨心而已。一切法門,皆可淨心。一切法門,皆是念佛法門。何以故?一切法門,皆成佛道故。又一切法門皆是禪。何以故?禪重自心。一切法門,若不了自心,終不成就,心外無法故。如淨土法門,持名持至一心不亂,此時境界,豈非禪乎?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非禪而何?實相念佛,至三昧現前時,即入正定,又豈非禪?故《大集經》偈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既雲念佛,何以又名深妙禪?可見念佛即是禪。複次淨土與密法,亦等無有異。何以故?阿彌陀佛四字,即諸經之總持;總持即密咒之義。念阿彌陀佛,若不著土想,不作佛想,即等於持密咒。又淨土法門之持名觀像觀想,與密法初機時之持咒觀想無異;淨土法門之實相念佛,能所雙忘,與密法之般若無異。不過修密者,依次漸入;而修淨者,於四種念佛法門中,各擇一門專習耳!於此可見禪即是淨,淨即是密,所謂三而一,一而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何分別。後人或有不明此等理趣,專於假名上強分門戶,互爭大小,皆是著相自縛。其實佛法究竟,無有大小,無可言說,一切有說,皆歸一乘。蓋念佛念到三昧現前,參禪參到話頭盡處,修密修到三密一如,歸元無二,皆是淨心而已。
諸同學!佛說四乘,何嘗有四?所謂一路涅槃門,並無大小。故《法華經》開權顯實,如來親說,法只一乘,無二無三。而且四大聲聞,同受佛記,更知無有大小。六祖謂乘即是行,心量大者,則大行,心量小者,即小行。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達二字,不一定作下位上位解釋。窮者心窮,心窮則量小;達者心達,心達則量大。如來於鹿苑說法後,見諸聲聞等心量太小,仍著於相,故令行詣維摩丈室受呵,使其心量變大,以起大行。可知非修大乘法者,即是大乘;必定智慧大,心量大,願行大,功德大,一切不著相,方算大乘。雖修大乘法,而智慧小,心量小,願行小,功德小,處處好著相,仍是小乘,云何為大?心地無非,則體大;利他無我,則用大。大家本此兩句之體用,切實去行,而不著行相,方不愧學此心地法門。但究向何處去行,須知要在世出世法上去行。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大家多劫修持,故學此無相心地法門,殊勝因緣,不可因循錯過。亦勿分別大小,慧明已在語錄上說過。無分別智,即勝智。
第十三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諸同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今略說之。金剛經是實相般若,佛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可以開學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剛經,都是破相顯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云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所以六祖聞此二句,立時悟道。然則六祖何以一聞便悟?當知六祖乃肉身菩薩,早已見性。何以故?試看六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於此偈語,知六祖已悟無住本性之體,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傳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體用不二之理。後來即依此教化學人,大振宗風。可見這兩句經,非常重要,望大家特別注意。
諸同學!佛有三身,當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謂法身、報身、化身。其不住時,空寂靈知之真心,遍滿虛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時,善心生得善報,噁心生得惡報,此時之心,即是報身。一念思量,種種變化,思邪化地獄,思善化天堂,此時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時時在無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虛空,而不存虛空之量;度盡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即是無所住,隨緣即是生其心。
第十四座 出世與入世
諸同學!佛法真理,本不可說,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說,都歸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當知真心為出世,妄心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報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丕一,離開入世,亦無出世。故六祖雲離世無菩提。這種道理,要用心參究,才知道我佛慈悲應世之大事因緣。
大乘佛法,不離入世,不廢出世,故首在修心。修持不相應者,並非佛法不相應,因學人不肯在心上用功,故不明心地。不知何心是真,何心是妄;又不知真心妄心,即是一心;更不知一心之妙,亦不可得,所以修持不相應。修持不相應,則功不成,而用不彰。蓋佛法真理不能悟到,其他道理亦難徹底,因此世道遂受影響。須知世道漸衰,並非世法不良,乃是人心不正所致。何以故?人心不正,則道心不立,以致舍真逐妄,捨本逐末,從流忘返,真理愈晦,世道愈衰。所以說事在人為,道在人行,世法佛法,理無二致。故儒家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人人能本仁心,行仁事,入則仁慈仁孝,出則仁愛仁恕,以仁感仁,以仁而格不仁,何愁世道不仁。
第十五座 有為無為之不二
諸同學!心即是佛,不貴口說;有無不二,更不可說。姑且方便說之。究竟何心是佛,有為心耶?無為心耶?何名有為心?即生滅心。何名無為心?即真如心。若雲有為心是佛,則有為心是生滅妄心,乃凡夫心,何名為佛?若雲無為心是佛,則無為心是真如妙心,如同虛空,本來無相,了不可得,無相無得,何者是佛?當知有為無為等心,本來不二。不二之心,便是自心,是名為佛。所以者何?一切萬法,皆真如一心所現。吾人妄心,本是真心。故常住真心,是生滅妄心之體;生滅妄心,是常住真心之用,故名不二。法身是體,報身是用。法身報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歸一心。不過吾人真心法身是無為,妄心報身是有為。無為是體,有為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故名不二。
凡成佛者,即此妄心,轉為無量真心,即是法身,非將報身變成法身。然由報身始可修成,故又非舍報身,而後能成法身。蓋法身無為,報身有為,離開有為,不顯無為;一切有為,皆本無為。吾人假我,不離真我;眾生妄心,不離真心。真我假我,本來一我;妄心真心,即是一心。故名不二。
小乘佛法,偏於空寂,因其著於無為,而失於有為。著一失一,即名為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心地法門,以“心地無非,利他無我”兩句為體用。云何體用?心地無非是體,利他無我是用。若不立心地無非之體,決不能起利他無我之用。若只知心地無非之體,而不起利他無我之用,則有體無用,落於無為。偏執起用利他,不立心地無非之體,則有用無體,而又著於有為。皆非不二。必須體立用宏,不落有無,方名不二。複次,又如明暗。無明何以見暗?無暗又何以顯明?惟明與暗,互相為用,利他無我,亦復如是。
佛說諸法空相,又說真空不空。既說諸有是有,又說諸有非有。說有是幻,說幻亦真;說空是真,說空亦幻。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說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覺。方說有為,又說無為;方說出世,又說入世。既已說法四十九年,又雲未曾道出隻字;既說無量法門,又雲不可說,無實無虛,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難知,即在於此。然佛法真理,真實不虛,豈不可說?!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證無為,是名曰體。以真應幻,現示有為,是名曰用。依體起用,即相離相。即相是用,離相是佛。本此佛心,隨緣度生,不著有為,不落無為。有為無為,本來不二,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眾生執著太深,說有著有,說無著無,說一著一,說二著二。所以佛又說有無不二,真妄兼說,隨說隨掃,以顯不二。其實皆是權巧方便,引人入勝。說到歸元,不二法門亦不可說。所以者何?圓妙一心,尚不可得,豈可說乎?昔文殊菩薩,以不二法門問維摩詰,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不二之法,如是如是。
諸同學!禪宗本無言說,密法更不可說。慧明自愧悟理不深,前以大家再四請求,未便拂意。開講之初,即阻記錄;大家固請,只好隨緣。而遠地同學,未來聽講,近復紛函,索求印閱。本非王膳,大家乃存分食之心,止之不可,更滋慚作。前後所說一十五次,不過貢獻大家,作臨時修持參考之用,理非精深,言亦粗俗。大家必欲刊行,望切勿多印,以免流行於世,益我罪過。一切法門,言貴了義。大家若能忘言取義,則說等不說,印等未印,此篇言說,即同廢紙。大家若是執文遺義,亦說等不說,印等未印,此篇言說,亦同廢紙。大家若了心即是佛,則不待言說,此篇言說,更成廢紙。望諸同學,三致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