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宣徽界山
黃山是宣徽界山,位於徽州
歙縣、
休寧縣和
宣州太平縣之間,歙縣約占7/9,太平縣約占2/9。但是黃山的精華部分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黃山風景區則是太平縣和歙縣共有的。
宋代《黃山圖經》:“
黃山,舊名黟山,見《水經注》,盤踞宣歙二郡之境,廣五百里,東南歙州歙縣屬,西南休寧屬,各百二十里,東北宣州太平屬,八十里。”明《徽州府志》:“
黃山三十六峰,唯翠微、仙人、望仙屬太平,余俱屬歙郡”。
歙縣從南宋始,曆元明清三代,共設黃山巡檢司主官47任。而太平從未設立黃山管理機構,而且與黃山景區交界處還有三處關隘,歙縣與黃山交界處一關也沒有。清嘉慶《太平縣誌》明確記載“
縣南三十里曰黃山”。
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就說“其最號奇秀,莫如池之九華,
歙之黃山,栝之
仙都,溫之雁盪,夔之巫峽。”說得很清楚,黃山屬徽州管轄(時徽州名
歙州)。《蕉軒隨錄》里說“吾皖據江之上游,叢山峻岭,山名同者最夥。今特表出之:
安慶府(今安徽安慶)西有黃山,潛山縣北亦有黃山(以黃魯直得名)。
太平府(今安徽馬鞍山)西北亦有黃山,
廬州府(今安徽合肥)東亦有黃山,而
池州府(今
安徽池州)西南黃山,其上三十六垣。按:黃山高三千七百餘丈,盤亘三百里。人之譚黃山者,歙之外不知仍有五黃山也。”《
江南通志》里也同樣如此描述
西黃山,也就是現在的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徽色黃山
黃山雖然是宣徽界山,但黃山行政上一直屬徽州管轄。南宋時,歙縣曾設黃山巡檢司。據民國《歙縣誌·營建志》記載:“
黃山巡檢司,宋建炎(1127——1130)中置”,駐歙縣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柘木嶺”。“明嘉靖四十三年(1584)裁。清初復設。因廨宇被水沖毀,乾隆十三年(1748)改駐
潛口(今
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距城三十里。”巡檢司設在“關津要害處”,職掌“緝捕道賊,盤結奸偽”,主管稱巡檢。自宋建炎至清宣統二年(1910)的880多年中,舊志記載黃山巡檢司的主官巡檢47任。其中,元代1任,明代20任、清代26任。黃山巡檢司,一直設在黃山風景區外,風景區內的活動,自唐至清,基本上均由寺院主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在南京開始籌備黃山建設委員會。民國二十三年(1934)元月該會正式成立,6月在黃山設立辦事處,建天都國小。民國二十五年(1936),辦事處改為黃山管理局籌備處。民國二十七年(1938),籌備處改為難民事務所。民國二十八年 (1939),又改為工賑辦事處,直屬中央賑濟委員會領導。民國三十二年(1943),撤銷工賑辦事處,成立黃山管理局,下設總務、工程、農林等科。民國二十五年(1936)黃山始設警察局,有局長、局員、巡員及武裝警察三個班計39人。警察局設在紫雲保和九甲,將同期遷入茅蓬的工人家屬正式立戶。管理局、警察局經費,分別由安徽省民政廳和警保處撥給。
1949年4月27日,黃山解放。7月,皖南行署派呂士華、田照、胡連生等5人接管黃山;成立黃山管理處,科級建制。下設文教課、林業課和溫泉招待所。1951年,歙縣教育科在黃山設黃山國小。1952年10月14日,管理處升級為縣級建制。同時建立黨支部,並設公安工作隊。
歙與太平以諸關隘為界,東有烏泥關(在湯口與譚家橋中間的烏泥嶺上,驛道關隘在修歙縣太平公路時毀,但烏泥關地名仍在)、西有
湯嶺關(從溫泉到
焦村的湯嶺上,今石板完好,關隘安然)、北有芙蓉關(在松谷庵到輔村中間的
芙蓉嶺上,在建後山公路和索道時毀,芙蓉嶺北坡部分石板埋入棄石,關隘被停車場削去一半,但從南坡看,石板路完好,關隘尤在),歙與太平之界為上述三關及三關所在的烏泥、芙蓉、湯嶺之嶺脊。此三關內說徽語歙縣北鄉話,關外說太平話,而從溫泉到湯口皆無關,無遺址也無文字記載。《太平縣誌》黃山“
當徽寧二郡界,本三十六峰””峰之內屬者八。
領導談話
鄧小平同志當初是在徽州地委的領導陪同下上的黃山,他指示的“徽州要有點雄心壯志,要把黃山牌子打出去,把黃山建成全國最富的地方”是對徽州地委同志說地,而
太平縣在鄧公1979年登黃山時(1974-1980年)屬於徽州地區。
鄧朴方在紀念鄧小平同志‘黃山談話’三十周年大會上的書面講話中說“黃山果然給了父親許多新的思考。7月15日下午,父親在黃山觀瀑樓聽取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負責人匯報後發表了重要談話,即“黃山談話”。他說:黃山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是你們發財的地方。你們要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廣開門路,增加收入。要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你們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
轉瞬之間,30年過去了。父親當年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物產很豐富,這個地方將來會是全國最富的地方。”我不知道,今天,父親對黃山人民的這個美好祝願實現了沒有?如果已經實現了,我替父親祝賀你們!如果暫時還沒有實現,就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更上一層,父親的祝願一定能夠實現。”現如今小黃山市變成大黃山市。
徽太之爭
所謂的地名原因造成遊客舟車勞頓基本是瞎扯,核心問題在於
徽州地區掌握了區縣的領導權和交通條件,這是幾十年鬥爭之後最關鍵勝利。民國的黃山旅遊廣告,那時的
宣城還曾作為旅遊的中轉地之一。徽州多山,五六十年代國家領導人能過來視察都得益於1958年興建的
屯溪機場。而交通優勢也使得屯溪在黃山旅遊中轉中最終獲勝。太平最糾結的問題不在於黃山歸誰管,從實際利益上說,山上的直接旅遊收入只不過幾億。而由於作為通道和中轉地的獲益顯然幾倍甚至十幾倍於此。更不用說憑藉黃山獲得的其他政策利益。
黃山問題,是徽州和黃山太平的利益糾葛。將兩地的利益之爭解讀為是非問題,偏離了這個爭端的實質。在明智的人看來,徽州人在爭奪黃山問題夾纏不清,其實削弱了自己的合理性。幾百的基業丟了可惜。
徽州黃山
變遷
1984年1月省轄縣級
黃山市成立,原屬
徽州地區的
太平縣撤銷建制,太平縣的行政區域和歙縣黃山公社、石台縣廣陽公社的轄區為黃山市的行政區域俗稱“小黃山市”。為保護黃山,劃黃山周邊五鎮一場的山場大大增加了黃山風景區面積。
1986年黃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區雙重領導,小黃山市由徽州地區代管。
1987年撤銷徽州地區、
屯溪市和縣級黃山市,設立省轄地級黃山市,俗稱“大黃山市”,屯溪市和縣級黃山市則分別改為屯溪區和
黃山區。黃山管理局更名為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近年來徽州文化不斷挖掘、提升,“成立徽州市”的呼聲又漸抬頭,民政部答覆稱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和論證,廣泛徵詢民意,待時機成熟時,由安徽省、江西省人民政府按程式上報審批。
1979年7月15日,75歲高齡的鄧小平徒步攀登黃山,留下了著名的“黃山談話”。他說,“你們這個地方將是全國最富的地方,黃山就是你們發財的地方。”30年後,鄧小平“黃山談話”被認為是我國旅遊業發展之綱,對新時期旅遊事業的興起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而黃山也被賦予了“開創中國現代旅遊業先河”的意義。
然而,隨著黃山遊客增多,桂冠滿頂,作為城市的黃山卻屢經變遷,至今爭議不斷。儘管山還是那座山,但今日的
黃山市卻不是當年的黃山市。
封閉的山
一項統計顯示,1956年至1978年22年間,黃山風景區平均每天僅接待30餘人參觀
黃山風景區管理機構始於民國年間。1934年成立的黃山建設委員會奉命與周圍諸縣劃定山界,首次確定黃山風景區範圍。1949年4月27日,黃山解放;6月,皖南行署派員接管黃山,隨後成立黃山管理處。
新中國成立初期,黃山雖有一定規劃建設,但由於經濟困難及政治運動而陷於停頓。這一時期,黃山管理處的主要任務是按照上級審批的項目維修道路、房屋,保護山林資源與文物古蹟,同時完成上級交辦的接待任務,接待對象以省部級以上領導、科學家、藝術家和勞動模範為主。一項統計顯示,1956年至1978年22年間,黃山風景區平均每天僅接待30餘人參觀。
從1953年起在徽州地委工作的胡云龍,直到1984年才第一次遊覽黃山,不是不想游,而是不敢游。因為“文革”中,游黃山被視為“遊山玩水”,是一種“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在黃山風景區生活了50多年的戴畂耕記得,粉碎“四人幫”後,自發遊覽黃山的人越來越多,1979年6月,黃山開始有了收取門票的歷史,最初的票價為每人0.5元。
在1979年鄧小平到來前後的黃山,道路交通、接待設施、管理水平都相當落後。對外只有
屯溪到黃山、蕪湖到黃山兩條等級較低的山區公路,行車速度很慢。風景區內的登山道路也只有兩條石板路;在接待遊客住宿方面,只有山下的黃山賓館和山上的北海賓館,這兩個賓館都是上世紀50年代為接待中央領導來開會而建,總共不過百拾張床位。玉屏樓是遊人必到之處,但僅有十幾間條件簡陋的房間。
黃山談話
1979年7月12日至15日,75歲的鄧小平腳穿圓口黑布鞋、手拄登山拐杖,徒步攀登黃山。這一路,他領略黃山雄偉壯美,也觀察著這裡的落後———在
小平下榻的玉屏樓三樓東面的一間客房裡,只有一個臉盆、兩張床、一張桌子、一個燈泡,連張沙發都沒有。時值旅遊旺季,玉屏樓賓館一樓、二樓包括走道都住滿了遊客,鄧小平特意問黃山管理處負責人:“這么多的遊客,晚上住的、吃的都解決了嗎?”當聽到“都解決好了”的回答後,他還是不放心,又讓身邊工作人員下去了解情況,在得知沒住上客房的遊客都住進廣場上的帳篷後,這才放下心來。
7月15日下午3時,鄧小平在觀瀑樓會客廳召開座談會,聽取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等省、地有關領導的匯報,就如何開發黃山旅遊資源、發展黃山旅遊業和山區經濟等問題作出重要指示。
今年7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在紀念鄧小平“黃山談話”3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回顧了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關於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思考和決策的歷史過程。他指出,“黃山談話”是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的一篇重要文獻,比較集中地闡發了他關於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思想。
“你們這個地方將是全國最富的地方,黃山就是你們發財的地方。”在這次談話中,鄧小平給安徽省委和徽州地委的負責人注入極大的信心,並鼓勵他們“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鄧小平還諄諄告誡:“對黃山的工作要好好整頓,主要是要搞好服務態度、清潔衛生,房間內設備要搞好,床單、枕巾要每天換。要搞好道路、交通、住宿、設備。”“省里要有個規劃”、“要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廣開門路,增加收入”。
小平的談話,成了黃山的重要轉折點。黃山的牌子如何打出去?從上到下開始“摸著石頭過河”。
小平走後連續一周,安徽省委書記顧卓新在觀瀑樓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當時萬里陪同小平赴京)。1979年10月8日,原屬安徽省機關行政事務管理局管轄的黃山管理處撤銷,成立了廳級黃山管理局,隸屬安徽省政府。從此,黃山正式對外開放,並由原來的服務接待轉型為旅遊經濟性質。這是安徽省落實小平指示邁出的第一步。
“黃山旅遊業要在那樣低的起點上,一下子提升到接待國外遊客的水平,不給一點特殊政策是不可構想的。”參與黃山管理局籌備的崔之康回憶道,這次體制改革,不僅給黃山管理局更多的自主權,免得大小事都要向省里請示匯報,而且下發檔案給有關地市和省直有關部門,對涉及黃山的事情要給予大力支持。省政府每年也從並不寬裕的財政中給予補助,此外還有一位副省長分管黃山的工作,有事直接向他匯報。
小黃山市
1980年10月30日、1981年7月18日的《人民日報》上刊載了黃山景區旺季時床位緊張、吃喝困難的報導。文中還援引遊客戲謔的抱怨:“我看黃山很秀麗,黃山看我很狼狽!”
崔之康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源頭,在於行政管理體制。當時黃山管理局雖有一定自主權,但管轄範圍僅限於風景區內的127平方公里,山下大門以外就無權管理了,而黃山管理局又不屬於當地政府管理範圍。他形容,當時的黃山風景區像一座失去外援的“孤島”。
比如,每年的旅遊旺季,隨時需要大量的季節性臨時工,按規定用工要有計畫,經過審批方可使用。在計畫經濟年代,遊客的餐飲來說,糧、油、肉、蛋、豆製品以及燃料都要有計畫,否則就沒有供應。省政府為此曾多次召集省直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負責人開會,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會議只能解決一時,卻不能解決長久。有些問題解決了,另外一些問題又冒出來。當時,黃山南大門湯口糧站的負責人曾調侃道,“別說黃山風景區升格歸省里管,即使再升格歸北京管,吃糧食還是要我供應,給他吃細糧粗糧、新糧陳糧我說了算。”
崔之康介紹,經過多方探討,當時構想就在黃山現有範圍內成立“黃山風景區人民政府”,或成立“黃山旅遊特區”,這樣既簡當易行,便於操作,又不涉及大的體制變動。但是這些構想在法律里找不到根據,遭到民政部門否決。於是,安徽省政府召開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成立一個
黃山市。
1983年12月1日,省轄縣級
黃山市成立.這一方案獲國務院批准,原屬
徽州地區的
太平縣撤銷建制,太平縣的行政區域和歙縣黃山公社、
石台縣廣陽公社及黃山管理局的轄區為黃山市的行政區域。這個省轄縣級黃山市,俗稱“小黃山市”。黃山對外開放不久,遊客量突飛猛進。
崔之康說,事實上,根據國務院規定,設立縣級市一般具備兩個主要條件:一是非農人口,二是工業產值。這兩個條件小黃山市都沒有達到,只是由於黃山的旅遊資源,在全國風景區中的特殊地位而特批的。
小黃山市的出現,意味著黃山與
徽州地區將分而治之。不過,1983年12月16日,安徽省政府秘書長周道炯,召集徽州地區、黃山管理局、太平縣、
歙縣、石台縣的負責人,就設立小
黃山市的有關問題進行多次強調:小黃山市和徽州地區應在相互協作、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在各個方面緊密配合,正確處理相互關係。徽州地區在蔬菜和副食品供應,吸引去黃山遊客等方面給小黃山市支持,小黃山市要考慮徽州地區旅遊業收益。徽州地區提出,包括
屯溪、歙縣太白樓、
新安江、休寧
齊雲山等20多個旅遊點,都應統籌規劃開發利用。
1984年1月,小黃山市正式成立,其定位是風景旅遊和療養城市。黃山管理局與小黃山市負責人實行交叉任職,時任黃山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崔之康兼任黃山管理局局長。
“三國四方”管轄黃山“婆婆”太多,互相牽制,管理混亂,有人將黃山稱為“變色的黃山”
1984年上任徽州地委書記的胡云龍小
黃山市的成立回憶道,“各方面不協調,背靠背的事不少”。並沒有真正解決體制問題;相反,“三足鼎立”———黃山管理局、小黃山市、
徽州地區,再加上徽州地區管轄的歙縣形成“三國四方”,之間矛盾不斷。
而當時作為
徽州地區的當家人,困擾胡云龍最大的問題是,徽州糧食不夠吃,老百姓一年忙到頭,還是得不到溫飽,靠農業富不起來,工業省里沒給項目。思來想去,只有搞旅遊。提的口號是搞“旅工農”。1985年11月,時任安徽省委書記黃璜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徽州考察旅遊景點,主持召開了開發皖南旅遊區座談會。1986年5月14日,安徽省人大領導鄭銳、杜維佑等人至徽州,就發展皖南旅遊業和黃山管理體制問題進行調查。
黃山回到徽州
小
黃山市由徽州代管又引起爭議,谷牧表態進一步改革黃山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僅過了十天,徽州地委、徽州行署就向省委、省政府發出書面請示報告,要求撤銷
徽州地區行署、設立徽州市,原由徽州地區管轄的行政區域以及由省管小黃山市都劃歸徽州市管轄。省里沒有馬上同意這個方案,而是讓脫離28個月的黃山“回到”徽州地區:1986年6月4日,省委、省政府發出通知,黃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區雙重領導,業務上以省為主;小黃山市由徽州地區代管,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單列(由省戴帽下達徽州地區)。
小黃山市被代管後不久,1986年7月9日,《光明日報》刊登了胡子昂、錢昌照、周培源等50多位各界著名人士聯名給黨中央、國務院的建議:將(小)黃山市建成中國的世界公園。這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有著名人士還倡議“(小)
黃山市應為省轄市,加強和提高小黃山市的政治地位及管理功能,以利於資金和人才的引進。
黃山的管理體制問題震動了北京方面。1987年4月,國務院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吳象等人到徽州參觀考察,就走“旅工農”路子的戰略構想提出建議。
不到一個月後,5月15日-19日,國務委員、國務院旅遊經濟協調小組組長谷牧、國務院副秘書長王書明一行12人,在安徽省委副書記盧榮景、副省長孟富林陪同下至徽州和黃山。在相關各方的會議上,胡云龍提出撤地建市、即“大
黃山市”的想法:黃山應該帶動更多的地方。好比打牌,好牌集中一起當然好打,好牌差牌要搭配,社會主義就是共同發展致富,讓大家都好起來。
谷牧表態,要把黃山作為全國旅遊重點來抓,進一步改革黃山管理體制勢在必行。改革的原則不能是別的考慮,職能是有利於黃山的保護和開發,有利於以黃山為中心、以皖南為重點的旅遊經濟的發展,這個事情既要慎重又要抓緊。他建議安徽省儘快成立旅遊協調小組,拿出進一步改革方案,制訂若干改善黃山管理的措施、條例和法規,以及整個旅遊區的發展規劃。(據1987年5月26日的《安徽日報》)
大黃山市
1987年省轄地級
黃山市成立,屯溪市和縣級黃山市則分別改為屯溪區和黃山區。1987年6月9日,在胡云龍的主持下,中共徽州地委、徽州地區行署提交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黃山管理體制設立徽州市的報告》。
報告中指出,現行管理體制還不完善,一是沒有確定一個有實力的中等城市作黃山的依託,以動員各方面力量,進一步做好為黃山服務的工作;二是現行領導管理複雜,省委、省政府決定由小黃山市由
徽州地區代管,小黃山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單列,而省里很多部門開會、發檔案、舉辦活動仍然把小黃山市作地級市看待,使地區難以實行有效的領導;三是黃山管理局是事業單位,不能行使政府職能,不利於風景區的保護、開發和建設。再者,徽州、黃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黃山歷來隸屬徽州,解放以來30多年中,除“
山市合一”的兩年多時間脫離徽州外,都屬省、地雙重領導,黃山與徽州如同牡丹和綠葉,黃山旅遊業的發展有賴於徽州經濟的發展,徽州經濟的發展也需要依靠黃山,黃山的自然景觀需要徽州的人文景觀來襯托,徽州的旅遊業離不開黃山這塊牌子。
報告中稱,根據谷牧的指示精神,從徽州、黃山的實際出發,解決黃山管理體制問題,必須堅持徽州、黃山合而治之的指導思想。報告中建議,新成立的徽州市最好定名為
黃山市,將小黃山市更名為太平市或
太平縣。把黃山這個名稱放在更大範圍內,符合大旅遊的觀點,這樣可以把黃山和整個徽州更加緊密融為一體。
1987年11月27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安徽省調整
徽州地區行政區劃的批覆》,撤銷徽州地區、屯溪市和縣級黃山市,設立省轄地級黃山市,這就是俗稱的“大黃山市”,屯溪市和縣級黃山市則分別改為屯溪區和黃山區。
在徽州地委提交的報告中,原本提出屬徽州地區的歙縣、績溪、旌德、石台、休寧、祁門、黟縣這七縣均歸新成立的大
黃山市管轄,但最終方案僅保留了四縣。胡云龍解釋說,將
石台縣劃歸給安慶地區,旌德、績溪兩縣劃給
宣城地區,是因為有民政部門擔心撤地改市後“攤子太大、帶不動”;而小黃山市歷史屬於宣州,沒有改回“太平”本名,則是為了照顧宣城和
太平縣人的情緒。
1987年12月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決定,黃山管理局在級別與人員編制不變的基礎上,更名為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1989年,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條例第4條規定:“黃山市人民政府建立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主任由市長兼任,管委會在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主持風景區的管理工作。”至此,終於以法規形式明確黃山風景區的管理新體制。
黃山吃掉徽州
徽州地區被撤銷,人民日報刊載《可惜從此無徽州》報導,陶行知夫人呼籲恢復徽州
但爭議並沒有隨之塵埃落定。事實上,從1983年開始,圍繞黃山管理體制改革,大、小
黃山市的成立,就吸引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政領導、專家學者、普通民眾、外地遊客,乃至海外僑胞、國際友人參與大討論。1988年《瞭望》海外版的一篇報導說:“僅記者翻閱的,見諸報刊的文章和印刷材料就有10多斤重。參與討論者,都懷著一顆熱愛黃山的心使討論不斷升溫。”
當時爭論焦點主要有三個:一是大小黃山市之爭;二是山上山下分合之爭;三是市府定址之爭。如建立地級黃山市,市政府設在原
屯溪市,這裡交通方便,同時屯溪是一座初具規模的輕工旅遊城、商品集散地;另一種意見則是,市府設在原小
黃山市,這裡處在九華山與黃山之間,將來發展前途大。
作為成立大黃山市的提議者和大黃山市的首任市委書記,如今已年過八旬的胡云龍清楚,有些人對小黃山市的撤銷一直耿耿於懷,有的指責他是“害紅眼病”、把“黃山”這塊金字招牌奪走。對此,老人十分坦然。他說,大黃山市成立後,召開市兩會,省里不同意他將自己放到小黃山市去選,他沒改決定,結果真的落選了,當地不僅廣而告之,有人甚至放鞭炮慶祝。後來省里請示了全國人大,改放到
徽州區選,還是選上了。
小黃山市時期,太平享受到計畫單列市的各種優惠政策,在招生、就業等方面又能獲得照顧,不管幹部還是民眾,自然希望小黃山市能保留下來,因此對小黃山市的撤銷,難免有失落感。“要是我在黃山,我也會那樣想。”胡云龍坦言,但是站在整個徽州發展的立場,就必須通盤考慮。
上世紀90年代末,安徽省在“打好黃山牌”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做好徽文章”。不久,《人民日報》刊載一篇《可惜從此無徽州》的報導,批評1987年將
徽州地區易名為黃山市後,導致“皖南處處皆黃山”,外地遊客“到了黃山不見山”;而且,歷史悠久的徽州被名山大川“吃掉”。這篇報導後,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夫人吳樹琴作為徽州人,致信《人民日報》:呼籲恢復徽州,將設在屯溪的
黃山市更名為徽州市;並建議作為旅遊地區的黃山市行政區域不宜過大,應以1983年國務院確定的科學範圍為宜,考慮由省里直接管轄。
一時間,關於徽州、黃山的話題,又引發眾聲喧譁。1999年,黃山市委市政府向國務院有關部門遞交《關於穩定黃山現行體制問題的意見》的報告,國務院有關領導作出批示:黃山的現有體制是適應黃山實際的,沒有變動的必要。
近年來,徽州文化不斷挖掘、提升,“成立徽州市”的呼聲又漸抬頭,對此,官方表現出謹慎態度。在2006年全國兩會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恢復徽州
一府六縣建制、成立徽州地級市的提案。民政部答覆表示,整合
黃山市和績溪縣、
婺源縣,組建地級徽州市的行政區劃調整,既涉及到現行黃山市
行政區劃體制的改變,又涉及地級宣城市和江西省行政區劃的變動,既有歷史淵源聯繫,又涉及現實利益格局的調整,牽涉面較大,情況比較複雜,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和論證,廣泛徵詢民意。待時機成熟時,可以按照《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由安徽省、江西省人民政府按程式上報審批。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旅遊勝地之一,黃山的牌子實實在在打出去了,褒揚同時也伴隨著紛爭。這個曾被
小平預言“將來會是全國最富的地方”,現在的目標是打造“安徽旅遊龍頭、華東旅遊中心、中國旅遊名牌、世界旅遊勝地”。而它作為中國現代旅遊業的起點,所經歷的改革與探索,無疑值得借鑑和教訓。
結果
然而,1988年7月地級
黃山市正式成立,撤銷了1983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科學合理,具有強大生命力,正在欣欣向榮迅猛發展的黃山市將其改為市轄區;將安徽省政府直屬的黃山管理局改為市轄,為日後黃山的發展埋下隱患
;將黃山市政府駐地從黃山的甘棠鎮改到遠離黃山79公里的屯溪;將徽州文化的發源地、徽州治所、歷史文化名城歙縣一分為二,劃出7個鄉鎮成立了縣級徽州區;將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績溪縣劃到宣城地區……這次徽州和黃山的行政區劃大變動,被嘲笑為“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從此,徽州名牌消失,被黃山之名所取代,黃山和
徽州地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徽州改為
黃山市的檔案下達後,安徽省及華東地區譁然,
當地人民怨聲載道,有一首民謠為證:“績溪哭,歙縣告,屯溪跳,旌德惱,山上叫,山下鬧。”縣級黃山市的迅猛發展使得原徽州地區的部分領導感到劃出黃山市對地方利益而言是一種損失,因而向省里要求代管黃山市。1986年6月,安徽省決定將省轄黃山市交給徽州代管,實行交叉兼職的管理體制,徽州地委書記同時兼任省轄黃山管理局黨委書記。
對此,一些有識之士和當地人民民眾意見極大。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劉海粟、王朝聞、劉開渠、胡絮青等著名人士就這一問題聯名提出提案,要求重點加強黃山的保護,取消徽州代管黃山市(其中王朝聞、劉開渠在 1980年參加過建設部黃山總體規劃的徵詢意見會議)。
1987年5月,國務院參事室12位參事在黃山、徽州調查20多天,寫出了詳細的調查報告,充分肯定了1983年設立的省轄
黃山市,最後結論是:
山上山下應重新合二為一,取消徽州代管黃山市;為了加強黃山市的政治地位和有利引進資金人才,建議不擴大行政區域。此後不久,民政部、建設部組成聯合調查組來黃山和
徽州地區調查黃山管理體制和行政區劃問題,在報告中指出:
將徽州改為大黃山市將帶來地名混亂等嚴重後果。中國地名委員會也寫了報告堅決反對將徽州改為黃山市。同時,安徽省顧問委員會也一致反對撤銷徽州改為大黃山市,指出只要加強縣級黃山市的行政功能就行就行了。黃山市和徽州地區的廣大幹部民眾更是反對撤銷徽州改為大黃山市,甚至連
屯溪市的領導和民眾也反對將屯溪市改為屯溪區。
2017年1月18日,民盟安徽省委以民主黨派界別團體的名義,向安徽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提交了題為《關於徽州復名及績溪劃歸徽州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提案。
《建議》的核心內容是:將績溪縣劃回黃山市;將黃山市更名為徽州市,轄三區五縣和黃山風景區。
安徽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認為,復名徽州一事不是省級層面能解決的問題,因而沒有將此份《建議》立案。
影響
徽州文化傳承受影響
赫赫有名的徽州文化是中國地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徽州改名黃山,使徽州文化的地名載體消失,歷史中斷,徽州文化名牌也隨之消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樣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的損失,全國一切有識之士對此痛心疾首。1997年3月,原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同志說:“徽州改為黃山是沒有文化知識,沒有歷史知識的表現。”
原徽州府治歙縣分裂
歙縣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法律規定,必須保護和保持歷史文化名城布局的完整性。然而1987年,有些人竟然把歙縣一分為二,新成立一個(大)
黃山市轄的不倫不類的縣級
徽州區。歷史上徽州是
一府六縣的範圍,形成了具有顯著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而今卻縮小為一個僅轄四鎮三鄉的小小縣級區,這是對徽州文化價值和歷史地位的嘲弄。
徽州重鎮績溪縣脫離
績溪縣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徽州的名字就是來源於績溪縣的徽嶺、
徽水、徽村。績溪的徽菜、徽墨、徽商、
徽州民居、文化名人是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離
屯溪僅57公里,而1987年卻無視績溪縣18萬人民的意願,一夜之間劃給了遠離143公里的
宣城地區,使得績溪成為繼婺源之後第二個分離出徽州本部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