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曹素功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在安徽歙縣岩寺鎮創設曹素功墨莊。其制墨技藝有煉煙、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
同治年間(1864年),曹素功墨莊從蘇州遷居上海。上海的大都市環境及海派文化的影響,使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開始創新,發展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制墨技藝。從第九世孫曹端友開始就為海上書畫名家定版制墨,而書畫家也紛紛參與繪稿設計。由於墨模的鐫模成為二度藝術創作,墨面的藝術風格與海派書畫形成了同步,海派徽墨應運而生,相得益彰。1958年,上海制墨業胡開文、詹大有、查二妙堂等坊號歸至曹素功一家,曹素功成為當代“海派徽墨”的代表。
工藝特徵
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兼采徽曌各家之長而自成風格,有煉煙、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六大工藝一百多道操作工序,所出墨品“一點如漆,百年如石”。
工藝流程
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分為點菸、蒸膠、和料、制墨、翻晾、描金等多個步驟。古法制墨,工藝繁複,簡直有些神秘莫測。技術要求嚴格,也非常消耗人工,因此成本很高。單從原料上講,就有很多講究,完整的徽墨製作工藝,需添加麝香、豹膽、熊膽、鹿茸、冰片、金箔、銀箔等多種昂貴的原料。當然制墨的工場或家族,在原料的品種選配或數量比例上,都會有所出入,最後製成的產品也是各有特點。
這些步驟中,制墨是最為核心的工藝。“硬配錘擊法”是製成優質墨錠所需要的獨特工藝,通過手工使用幾十斤的鐵錘反覆捶打,直至把墨料捶打成細糯均勻的狀態。在工廠中,記者看到,年輕的非遺傳承人們正一手持錘,一手搓墨,慢慢將“墨團”揉搓成條,再放進石楠木製作的墨模里精壓成型。
此後還需經過每天的翻晾,根據墨錠的分量大小,經過4到12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自然晾乾,兩斤四兩的墨則要晾兩年。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曹素功的墨錠製作技藝,發展歷史綿長,繼承脈緣清晰,創意鮮明獨到。拿中國乃至世界(主要是日本、韓國及東亞地區)制墨行業來比較,曹素功的墨錠在歷史、區域、工藝、產品、造型等方面都具有唯一性的特徵,是21世紀中國和世界墨錠製作技藝的代表。它的產品除了具有書畫工具和工藝品的功能以外,還具有歷史、文化、工藝和經濟價值。
傳承狀況
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由於老藝人的減少和後繼乏人,生產工具損蝕(特別是明清的老墨模)及原料供應不足,墨錠市場消費群減少而逐漸衰落。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已有失傳的危險,現存珍稀的明清時期墨模亟待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魯建慶,1952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徽墨製作技藝(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從2008年開始,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筆墨公司與其上海墨廠擔當“曹素功”的守護者,對“曹素功”的現代發展規劃和品牌維護做了巨大的工作。2008年,該公司在市、區政府和新世界集團的支持下,建成了中國第一家以筆墨為主的3A級筆墨博物館——上海筆墨博物館,並免費開放。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徽墨製作技藝(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筆墨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2024年3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名單》,作為徽墨製作技藝(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項目依託單位的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筆墨有限公司,被認定為“2023—202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3年3月18日,非遺體驗新空間筆墨宮坊在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1300號開館。“筆墨宮坊”擁有“周虎臣毛筆製作技藝”、“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設有“非遺手作坊”、“墨模寶庫”、“筆墨文博區”、“藝術交流中心”、“文創空間”“大師工作室”、“休閒互動吧”等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