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教化

德治教化,中國古代儒家主張在政治中應該施仁政,不暴虐百姓;以教育引導為主,以懲罰為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治教化
  • 類別:施政方法
解釋
德政重精神自覺和道德修養,故強調教化。德為教之本,教為德之用。治政用德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則。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從漢代開始,儒家的德治主張對政治發生了愈來愈大的影響。針對秦王朝暴政速亡的教訓,董仲舒倡導行德政,認為這是王道之本。德治的具體化則為仁政,如限民名田、薄賦斂、省徭役、寬民力、去奴婢、除專殺之威等。
一言以蔽之,使各個階層的人民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使整個社會處於穩定和諧之中。宋明理學家承襲了這一思想,稱“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勞”。德政之要,其一是以禮治國,維護三綱五常的人倫原則;其二是修身,即完善君主的個人品德,使自己成為臣民的楷模。
教化是儒家政治的主導原則。與法家的嚴刑酷罰不同,儒家主張對民眾應該以教化為主,把人們引向道德自覺的軌道。孔子曾說,對待人民“不教而殺謂之虐”,斥之為“四惡”之一。孟子也說:“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教化應從最基層的庠序開始實行,內容是綱常人倫。
善於運用教化會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禮記》載司徒的職責是“明七教以興民德”,七教的內容是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在這七種關係中,核心有二: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其親。
董仲舒從人性論方面討論了教化的意義,認為教育的對象和意義在於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人。通過教化,這些人能夠棄惡向善,從而貴孝悌而好禮義,重仁廉而輕財利,成為遵守社會道德的良民。董氏強調,聖人之政,必有教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