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920年《企業代表會法》發生史》是於2008年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孟鐘捷。
基本介紹
- 書名:企業代表會法
- 作者:孟鐘捷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對德國1920年《企業代表會法》的緣起與形成過程,該法頒行後對調解德國勞資關係與在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以及它在德國勞資關係演進史上的歷史地位,均做了詳盡的論述。全書資料翔實,行文通暢,對研究德國現代史頗具學術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孟鐘捷,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
目錄
目 錄
序 言…………………………………………………………………………………鄭寅達/1
導 言……………………………………………………………………………………………1
一 問題的提出……………………………………………………………………………1
二 蘇維埃、委員會還是代表會…………………………………………………………16
第一章 前奏:1918年前德國社會對於勞資關係變革的討論與實踐………………………19
第一節 德意志帝國成立前的社會改良思想及其初步實踐……………………………20
一 工業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改良思想……………………………………21
二 個別企業主的實踐行動…………………………………………………………24
三 政府的立場與行動………………………………………………………………25
第二節 德意志帝國成立後的勞資關係大討論與國家立場的演變……………………28
一 關於勞資關係變革的不同構想…………………………………………………28
二 從俾斯麥到威廉二世:政府立場的演變與司法實踐…………………………32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下的勞資關係演進………………………………………36
一 “城堡和平”的出現……………………………………………………………36
二 戰時經濟中的勞資關係…………………………………………………………38
三 《為祖國志願服務法》的劃時代意義…………………………………………39
小 結………………………………………………………………………………………43
第二章 十字路口:1918/1919年革命爆發之際勞資利益團體
與各政黨的勞資關係觀………………………………………………………………45
第一節 勞資利益團體的勞資關係觀……………………………………………………47
一 工會的勞資關係觀………………………………………………………………48
二 企業家利益團體的勞資關係觀…………………………………………………51
三 “斯廷內斯—列金協定”的談判進程…………………………………………55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政黨與團體的勞資關係觀……………………………………………62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社會主義政黨的分裂…………………………………62
二 社會民主黨………………………………………………………………………64
三 獨立社會民主黨右翼……………………………………………………………68
四 斯巴達克團………………………………………………………………………71
五 革命領導者團體…………………………………………………………………75
第三節 資產階級與保守政黨的勞資關係觀……………………………………………78
一 1918/1919年革命前後資產階級與保守政黨的分化組合……………………79
二 民主黨……………………………………………………………………………82
三 民族人民黨………………………………………………………………………84
四 人民黨……………………………………………………………………………86
五 天主教中央黨與巴伐利亞人民黨………………………………………………88
小 結………………………………………………………………………………………91
第三章 新方向:1918/1919年革命中代表會運動影響下的勞資關係變革………………92
第一節 政治性代表會運動的興衰:勞資關係變革視野中的政治革命………………94
一 代表會成立浪潮…………………………………………………………………94
二 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及其內在矛盾………………………………………………100
三 代表會的去政治化及其引發的政治變動………………………………………110
四 權力關係的新形式與政治代表會運動的最後風潮……………………………117
第二節 經濟性代表會運動的興起:“完全控制權”與“共決權”之爭……………121
一 爭議的產生:政治革命中的“完全控制權”與“共決權”…………………121
二 爭議的發展:國民會議選舉之後的“完全控制權”與“共決權”…………132
三 經濟性代表會運動的困境………………………………………………………140
小 結………………………………………………………………………………………145
第四章 法制化:企業代表會體制的形成……………………………………………………148
第一節 魏瑪憲法“代表會”條款的確立………………………………………………149
一 胡戈·普洛伊斯草案爭議與憲法小組的成立…………………………………150
二 “代表會”的合法性問題及其在政府中的討論………………………………157
三 社會各方對代表會條款的反響…………………………………………………165
四 胡戈·辛茨海默與代表會條款的最終確立……………………………………176
第二節 《企業代表會法》的出台………………………………………………………186
一 1918/1919年革命進程中的司法實踐…………………………………………186
二 革命性企業代表會運動及其對司法實踐的壓力………………………………191
三 政府內部討論與《企業代表會法》草案之爭…………………………………195
四 社會各方對《企業代表會法》草案的反響……………………………………201
五 國會二讀…………………………………………………………………………222
六 國會大廈前的流血衝突與國會三讀……………………………………………231
七 《企業代表會法》的結構與內容………………………………………………236
小 結………………………………………………………………………………………241
第五章 尾聲:企業代表會的實踐與勞資關係變革的失敗(1920~1934)………………243
第一節 企業代表會發展概況……………………………………………………………245
一 企業代表會的發展規模…………………………………………………………246
二 企業代表會的職能發揮…………………………………………………………248
三 企業代表會的社會效應…………………………………………………………251
四 實踐困境的原因…………………………………………………………………253
第二節 企業代表會的交往困境…………………………………………………………257
一 企業代表會與工會………………………………………………………………257
二 企業代表會與政黨………………………………………………………………263
三 企業代表會與企業主……………………………………………………………269
四 企業代表會與職工………………………………………………………………272
第三節 謝幕:企業代表會的消亡………………………………………………………276
小 結………………………………………………………………………………………278
結 語……………………………………………………………………………………………281
附 錄……………………………………………………………………………………………288
附錄一 檔案………………………………………………………………………………288
(1)1848年《工商業法》草案(摘錄) …………………………………………288
(2)1916年《為祖國志願服務法》(摘錄) ……………………………………289
(3)1918年10月7日斯巴達克團與不萊梅左派的《聯合宣言》…………………290
(4)1918年3月斯巴達克團的《革命綱領》(摘錄)……………………………290
(5)1918年11月16日民主黨的《成立宣言》(摘錄) …………………………291
(6)1918年11月24日民族人民黨的《成立宣言》(摘錄) ……………………292
(7)1918年12月22日民族人民黨的《主席團呼籲》(摘錄) …………………294
(8)1918年11月12日巴伐利亞人民黨的《成立宣言》(摘錄) ………………294
(9)1918年11月5日基爾臨時工兵代表會中央提出的“十四點要求”…………295
(10)1918年11月6日漢堡起義水兵提出的“六點要求” ………………………296
(11)1918年11月7日慕尼黑工兵代表會提出的“八點要求” …………………297
(12)1918年11月8日科隆工兵代表會提出的“六點要求” ……………………297
(13)1918年11月9日晚社會民主黨與獨立社會民主黨
關於組成聯合政府的通信……………………………………………………298
(14)1918年11月16日執行委員會會議恩斯特·道爾米施
的發言(摘錄)………………………………………………………………298
(15)1918年11月22日人民全權代表委員會與
執行委員會之間的第一份協定………………………………………………299
(16)1918年11月23日執行委員會頒布的《工兵代表會條例》…………………300
(17)1918年11月14日胡戈·普洛伊斯關於未來國家
政治體制的論述(摘錄)……………………………………………………301
(18)1918年12月9日人民全權代表委員會與執行委員會
之間的第二份協定……………………………………………………………302
(19)1918年12月14日獨立社會民主黨中央會議,
希法亭與盧森堡的爭論………………………………………………………303
(20)1918年12月19日第一次代表會大會社會民主黨提出的方案………………304
(21)1918年12月19日第一次代表會大會恩斯特·道爾米施提出的方案………304
(22)1918年12月28日《獨立社會民主黨質問中央委員會書》…………………305
(23)1918年12月28日《中央委員會對獨立社會民主黨的回覆》………………306
(24)1918年12月29日《獨立社會民主黨代表退出人民
全權代表委員會的聲明》……………………………………………………306
(25)1919年2月4日《中央委員會移交權力的聲明》……………………………307
(26)1919年1月19日《關於士兵代表會在和平時期軍隊中
指揮權問題的臨時法令》……………………………………………………308
(27)1918年11月23日《企業代表會條例》(摘錄)……………………………310
(28)1919年2月3日社會化委員會的《辭職聲明》(摘錄)……………………311
(29)1919年1月14日的《埃森協定》(摘錄) …………………………………311
(30)1919年2月13日中德地區《企業代表會臨時章程》 ………………………312
(31)1919年4月8日第二次全國代表會大會關於
“勞動議會”的三種不同提案………………………………………………314
(32)1918年12月23日《契約法令》(摘錄)……………………………………317
(33)1919年3月5日政府關於“工人代表會”的《立法解釋》…………………318
(34)1919年3月20日勞動部關於“將工人代表會列入憲法”的草案 …………319
(35)1919年3月26日政府會議關於代表會條款的五份方案 ……………………319
(36)1919年6月社會民主黨魏瑪黨代會關於“代表會條款”的提案 …………321
(37)1919年3月獨立社會民主黨黨代會通過的黨綱(摘錄) …………………325
(38)1919年4月12日人民黨執委會會議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的發言(摘錄)……………………………………326
(39)1919年7月自由工會紐倫堡大會裡夏德·米勒的提案 ……………………327
(40)1919年3月12日《魏瑪協定》 ………………………………………………329
(41)1919年5月26日《礦區企業代表會臨時工作條例》 ………………………331
(42)1919年7月23日大斯圖加特地區企業代表會公告
《通過企業代表會進行社會化》……………………………………………332
(43)1919年7月27日在哈勒舉行“第一次全國革命性企業
代表會大會”通過的《企業代表會的使命》………………………………334
(44)1919年7月8~10日勞動部召開的“全國企業代表會大會”
《反對〈企業代表會法〉草案第15條的建議》……………………………335
(45)1919年下半年馬克斯·科恩關於代表會、工會與勞動議會
之間關係的論述(摘錄)……………………………………………………337
(46)1919年柏林工人代表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弗朗茨·比歇爾
對馬克斯·科恩思想的回應…………………………………………………338
(47)1919年12月5日獨立社會民主黨黨代會通過的
《行動方案》(摘錄)………………………………………………………339
(48)1920年1月12日獨立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聯合發布的
《反對〈企業代表會法〉號召》……………………………………………340
(49)1920年1月14日《紅旗報》刊登的《反對〈企業代表
會法〉號召》(摘錄)………………………………………………………341
(50)1919年7月自由工會紐倫堡大會決議《工會未來積極作用之原則》 ……342
(51)1919年9月24日德國工業家全國聯合會發布的《反對
〈企業代表會法〉決議》(摘錄)…………………………………………346
(52)1919年德國工業家全國聯合會對於《企業代表會法》
草案的意見書(摘錄)………………………………………………………346
(53)1920年2月自由工會執委會會議通過的《企業代表會選舉條例》 ………347
(54)1920年2月10日共產黨作出的《參加企業代表會選舉決議》 ……………349
(55)1933年5月19日納粹政府頒布的《關於勞動信託人法令》(摘錄) ……350
(56)1934年1月20日納粹政府頒布的《國民勞動秩序法》
(新勞動法)(摘錄)………………………………………………………350
附錄二 《企業代表會法》(1920)……………………………………………………352
附錄三 大事年表…………………………………………………………………………379
附錄四 人名譯名對照……………………………………………………………………381
附錄五 地名譯名對照……………………………………………………………………401
附錄六 黨派演變圖………………………………………………………………………404
參考文獻…………………………………………………………………………………………405
一 德文文獻…………………………………………………………………………405
二 英文文獻…………………………………………………………………………424
三 中文文獻…………………………………………………………………………426
後 記……………………………………………………………………………………………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