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哲學系自建系起便高度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早在上世紀50年代,哲學系就建立了國際合作的關係,當時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副主任柯希切夫教授擔任哲學系主幹課程的教學任務。80年代以後,哲學系的國際交往更為活躍,世界一流的哲學家普特南、羅蒂、哈貝馬斯、德希達、《今日馬克思》主編比岱教授,巴黎高師哲學系主任克勞德·Claude Imbert、法國著名哲學家讓-盧克·馬里翁等相繼訪問哲學系,有20餘個國家百餘位學者和學生留學哲學系;1994年成功舉辦為期3周的“中英澳哲學暑期學院”,1995年,與加拿大維真學院、台灣輔仁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方面正式建立全面交流與合作關係。2000年,與美國
印第安納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協定;哲學系還相繼與美國哲學學會、美國哲學促進會、國際價值與哲學學會等學術團體等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關係,每年有多位教師在哈佛、耶魯、圖賓根、弗萊堡、康斯坦斯等大學做訪問學者。與此同時,國內知名學者來系訪問講學也越來越頻繁。他們的來訪為哲學學院(系)師生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
教學狀況
經過多年的探索,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追求個性化、研究性、開放性教學。他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學之中,注重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強化學生的課下輔導,逐步形成了一些名牌課程。
為了適應教學的需要,哲學學院努力地進行教材建設並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材體系。近三十年來,哲學學院(系)自編教材近50餘種,其中有不少榮獲國家教材獎和省部級獎勵,並被兄弟院校廣泛採用。為打好學生的專業基礎,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為本科生、研究生建立了包括基礎課、專業基礎課,限制性和非限制性選修課在內的完整的課程體系,每年開設的課程達40門以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復旦哲學學院(系)已開設了幾十門新課,其中的“現代西方哲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基督教哲學”等屬於全國率先開設的課程。
為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學生設立了專門的社會調查基地,並先後開展了“社會再就業工程調查”、“上海中小企業改制調查” 等大型調研活動,調查報告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並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
科研情況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素有重視科研的傳統,在長期的教學與科研中,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與國內其他高校的哲學學院(系)比較,復旦哲學學院的特徵是:學科門類齊全,學術基礎雄厚紮實,重視現當代哲學有研究,尤其突出哲學二級學科之間的對話。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注重前沿問題的研究,注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的對話;在西方哲學方面,當代西方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在全國處於領先的地位,中國哲學方面以宋明理學的研究見長,宗教研究則突出佛教、基督教方面的研究,科學技術哲學方面則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研究,倫理學重在套用倫理學的研究。
人才培養
50年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系)在人才培養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全院(系)共培養畢業生4000餘名。以2006年在校學生為例,其中本科生236名(其中宗教學專業43名),碩士研究生131名,博士研究生128名,博士後流動站名13名,留學生2名。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突破原有模式,結合社會力量和社會需要,打破了專業界限,不拘一格為社會培養人才。近幾年多次主辦了助教進修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和幹部培訓班,共培養了4700多名學生。可以說,著重高層次研究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哲學學院的重要特色。在學術、文教、新聞、黨政、軍界、工商業、現代科技企業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棟樑。如前蘇聯戈巴契夫總統遠東政策顧問、現任俄羅斯遠東研究所所長、俄中友協主席、俄羅斯科學院院士、通訊院士季塔連科·米沙,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德語系湯晨曦教授、美國大河谷州立大學倪培民教授、美國庫茨城大學黃勇教授、中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曹錦清、香港鳳凰衛視著名記者閭丘露薇、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兼副主席金炳華、昆明市長王文濤、《解放軍報》總編於順昌將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吳昌德將軍、復星高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郭廣昌、證大投資公司董事長戴志康、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聯席主席虞鋒等傑出系友。哲學學院(系)畢業的學生遍布海內外,在各自的工作和研究領域中做了大量工作,為傳承人類文明,宏揚中華文化,實現我國的現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學院歷史
淵源有自(1905--1955)
復旦大學的哲學傳統源遠流長。復旦公學自1905年建校起,便非常重視大學的哲學教育。深諳西方哲學精髓的創辦人馬相伯先生曾親撰《致知淺說》,以供教學之用。他以朱熹注《大學》:“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來解釋西方“哲學”的意涵,開復旦哲學精神之先河。一代哲人嚴復先生亦是復旦復校的發起人之一,之後擔任復旦公學校監督,此時他正致力翻譯斯賓塞的《群學肄言》,並向國內學界介紹黑格爾的唯心論,一時使復旦成為西學在中國的濫觴之地。1915年,李登輝校長改革課程體系,課程分成八大部類,其中首推哲學部;以後又為復旦大學建立起由邏輯、倫理、性理(包括心理學與形上學)組成的哲學教學體系,並親自教授哲學類課程。1924年,郭任遠(後任復旦大學校長)就提出要在復旦大學建立哲學系;1926年,劉大白教授又提出要在文學院內建立哲學系。建立哲學系可謂是復旦的夙願。據不完全統計,至1949年,曾在復旦開設過哲學類課程的有馬相伯、邵力子、戴季陶、郭任遠、陳望道、王亮疇、熊十力、陶希聖、劉蘆隱、陳定謨、胡曲園、全增嘏、蔡儀、林同濟等人。1949年後,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哲學系併入復旦大學。
作始也簡(1956--1976)
1955年,胡曲園等教授著手籌建哲學系,確定了培養“哲學家”的目標,並招收了首屆哲學研究生班。1956年,復旦大學哲學系正式建立,並迎來了第一批五年制的本科生,這是建國後國內最早建立的哲學系之一。1957年至1959年,哲學系先後建立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國哲學史、外國哲學史、自然辯證法、邏輯學五大教研室;1959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1960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61年,復旦哲學系在國內高校率先開展了現代西方哲學思潮的教學與研究工作。1965年,在毛澤東主席提出要研究宗教的指示下,在國內高校最早開設了關於世界三大宗教的選修課程。
建系之初,哲學系除了以本系教師為主開展教學與科研之外,還專門邀請了校內很多名家來哲學系講學,包括周谷城、周予同、蘇步青、劉大傑、蔡尚思、談家楨、谷超豪、蔣學模等。
1966至1976年“文革”期間,哲學系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受到巨大的衝擊和破壞,招生工作被迫停止,至1971年才恢復。慶辛的是,即便在這樣的年代,哲學系的總體工作並沒有中斷,1973年還建立了自然辯證法專業,教師隊伍也沒有散掉,仍保持了一定的規模,這為後來復旦哲學事業的持續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砥定規模(1977--1995)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哲學系招收本科生工作步入正軌;1978年,恢復了研究生的招生工作。1979年,成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室,相繼開設了一系列現代西方哲學的課程,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邁上了新的台階。1980年,恢復招收留學生。198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先後建立外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哲學三個博士點,成為建國後國內高校培養文科博士的第一批系科之一。
1983年,成立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室,1984年成立科技哲學研究室,1985年成立宗教學研究室。1986年,在此前成立的各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現代哲學研究所,劉放桐教授擔任了第一任所長。同年,在多方的努力下,建立了社會學本科專業(以後獨立成系)。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注重馬、中、西三大板塊課程建設的同時,科技哲學、宗教學、倫理學、邏輯學、美學等方面的課程也得到了充實和提高。80年代末90年代初,哲學系堅持發展哲學學科,改革哲學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獲得了國家級的教學成果獎,而且還為全校開設了更多的哲學類課程。1994年,哲學系被評為全國人文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成為得到國家重點扶持的第一批文科基地之一。同年,在哲學系成立了復旦大學套用倫理中心。
走向大成(1996--2006)
1995年,以復旦大學建校90周年為契機,哲學系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當時的系領導提出了“以改革開放的大思路,促進哲學系的大發展”的理念,確立了哲學系新時期發展的目標。當年,外國哲學學科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並被列入教育部211工程。1999年設立了宗教本科生專業。同年,以哲學係為主幹力量,成立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2000年,該中心被評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以該中心為核心成立了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創新研究基地。2000年1月,以科技哲學學科點教師為主幹力量成立了復旦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同年,哲學系通過教育部哲學一級學科評審。2002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在人才培養方面,1998年,成立國內最早的哲學博士後流動站之一併開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科學技術哲學、宗教學、倫理學分別於1998、2001、2003年建立博士點。2001年,成立宗教研究所。2004年,新增經濟哲學、比較哲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博士點。在科學研究方面,從90年代末期開始,哲學系的科研成果數、科研項目數與獲獎數在全校文科各系一直居於前列。還創立了《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復旦哲學評論》、《基督教學術》等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