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民居到新社區》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雲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舊民居到新社區
- 作者:王雲娟
- 出版時間:2003年1月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頁數:240 頁
- ISBN:9787220061905
- 定價:38.00 元
- 叢書:百年中國社會圖譜
《從舊民居到新社區》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雲娟。
《從舊民居到新社區》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雲娟。內容簡介該書圖述了中國民居及建築風格的變遷。共5大板塊:傳統的魅力,歐風東來,民國住宅,革命年代的住宅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小城鎮和新社區。...
弄堂,上海人對里弄的稱呼,它既不同於傳統的中國江南民居,也不同於任何一種西方的建築形式。然而,它又總是或多或少地帶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痕跡,又或多或少地帶有外來的建築影響。 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徵,它也是近代上海歷史的最直接產物。上海這座城市就好像一個有生命的肌體。從高空俯看:縱橫交織...
馬泰拉的岩洞民居,這是一處在地中海地區史前穴居人居住過的地方,是最典型的保存完好的住地範例,並且與當地的環境和生態系統極其協調。第一處居住區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而後所建的住宅區則證明了人類史上一系列的光輝歷程。遺產資料 遺產名稱:馬泰拉的石窟民居和石頭教堂花園 The Sassi andthe Park of the ...
建新拆舊謀求共贏是指實施措施實現+政府和農民共贏 名詞簡介 近年來,“建新不拆舊”與“農民被上樓”成為全國各地在利用增減掛鈎政策開展農村新民居建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在東光縣小邢村開展的“增減掛鈎”試點中,農民不僅不掏錢,使平房變樓房,舊村變社區,過上城裡人的生活,舊村復墾後還新增...
主要是指各區、鎮(街道)城區內國有土地的舊民居、舊商鋪、舊廠房等。包括因產業調整而搬遷或者停產的工業所留下的舊廠房、舊倉庫;上世紀80年代及以前的棚戶、簡屋、單層磚混結構等建築結構簡陋、外觀環境差的危舊居民用房;物業價值低於土地價值的舊商鋪等。改造項目應確定最小面積,以體現整體改造效益,其最小...
街區內的建築樣式豐富多樣,集中了上海從鄉村到租界到現代城市發展的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歷史建築,有傳統民居、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等,其風格上又受到了西方古典主義、現代主義、折衷主義等多種風格的影響,因此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建築文化遺產價值。主要景點 田子坊弄內的廠房構築起泰康路上的高塔。同時廠房改成的...
2003年,東畈村成為稠江街道的一個社區,成立了居委會。在我市走在全國國前列的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稠江街道領導要求東畈居兩委充分利用東畈優越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各項優惠政策,高標準開展舊村改造工作,把東畈居委會建成新民居。舊村改造 東畈居兩委在2004年4月依據市政府有關檔案精神,從...
邢灣穆口村占地600多畝,村民們全部搬進新民居後,可騰出300畝的土地,這些土地會用來建設工貿園區、商業物流以及公共設施建設,過去的村莊,當前變成了新型社區。學校教育 穆口國小 邢灣穆口國小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舊校區在穆口村的防洪台上,在20世紀90年代搬至穆口村,在穆口村圍村路西側,在90年代,穆口...
為了迎合中國傳統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庫門除部分設計摹仿西洋排聯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民居。進門後為一天井,天井後面為客廳(上海人叫“客堂”),之後又是"後天井",後天井後為灶間和後門。天井和客堂的兩側分別為左右廂房,二樓的布局基本與底層相近,唯灶間的上面為“亭子間”,再上面是曬台。其代表...
——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麼鋪村村莊建設堅持規劃先行,居住、辦公、休閒、娛樂等場所和設施一應俱全,功能完善;居民區與公共活動廣場分開,小區內社區服務中心、商業街、便民服務大廳、居民文化活動廣場等布局合理,方便居民居住。——民居建設富有特色。村內居民實現搬遷上樓,明顯改善了民眾的居住環境。村里無違法建設,...
最具特色的一間,位於新景路的陳氏大屋,是典型的中西結合早期產物,整體結構按四合院模式建造,門面卻西式裝璜,搭配自然,混成一體。舊的民居舊宅,宛如歷史教科書添上鄉土教材,是研究赤坎歷史進程、商貿發展、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博物館,極具史料價值。【受外來影響,赤坎的住宅出現觀念的轉變,南興街最早全盤西...
在這片具有濃郁人文色彩的社區,雖然大部分的民居都保存尚好,有些仍有人居住,也有一些在風吹雨打下漸漸破敗。在新城迅速崛起的今天,曾經見證客都文化輝煌古建築亦有其存在的價值,是梅州城區乃至整個客家地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軼事典故 300年前,即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鄉知縣王仕雲在現今梅江區西郊的大覺寺...
新辟(或修建、擴建)“五室、二站、一校、一場所”和調解室、科教文化中心等,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區、街道投入巨資對小營巷進行改造,對兩側民居和銀槍新村進行立面整治,對公園進行整修,對毛主席視察小營巷紀念館進行翻建,一個服務硬體功能化、城市設施現代化、社區環境景觀化的全新小營巷展現在人們眼前。
四落大厝位於中華路25號的四落大厝,是鼓浪嶼現有最古老的民居,鼓島最早的傳奇就始於這裡。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的大夫第民居群,在眾多西洋別墅中鶴立雞群,堪稱傳統民居奇葩,被列入重點歷史風貌建築。經過兩年多修舊如舊,拂去百年蒙塵的鼓浪嶼四落大厝,終於告別年久失修的龍鐘老態,變身為古色古香的...
改革開放後,村民逐漸拆除舊民居,新建現代居民樓宅,現多為三層以上磚石水泥鋼筋結構,傳統民居消失。甲岸村黃氏宗祠始建於明朝,重建於1989年,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為三開間兩進一天井,磚混木石結構,博古屋脊,灰青瓦覆蓋。祠堂大門額“黃氏宗祠”。“黃克繩堂”牌匾為重建修復。祠堂中央神龕供奉黃...
越秀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作為廣州城市中心地帶的一部分,文物薈萃,古蹟眾多,民間傳說流傳廣泛: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榕寺;有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吊碑井;《大公報》報社舊址和陳濟棠公館;有廣州市內最具規模、保存最好,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集嶺南民居和西式洋樓風格於一體的惠吉東、西路華僑房子;...
傳統村落被認為是農耕文明村落民居的“活化石”,但由於大多都集中在交通不便、經濟落後的地區,得不到有效保護,面臨著數量銳減、毀壞嚴重、污染威脅等問題。2012年,我國開始對傳統村落開展調查、登記上報,截至2017年底,已公布了6批27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4批4153箇中國傳統村落。在已啟動的第五輪調查評估中,...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9座。代表性民居長圍世居,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現存葉長家祠、劉氏宗祠(均重修於2016年)。每逢重大傳統節日,村民到先祖墓地祭祖。代表性人物:葉源(1920一),1939年參加抗日活動,1948年任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二團政委,參與指揮龍崗紅花嶺戰鬥。曾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勳章。
[26]朱彥波,王春彧.江南傳統民居天井空間研究及其現代化表達[J].建築與文化,2017(04):220-221.科研課題 主持項目:[1] 縱向自然科學類:支持“在地養老”的山地社區建成環境審計方法,負責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022/03-2023/03 [2] 縱向自然科學類:運營效率最優目標下的老年人照料設施空間最佳化研究...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或客家民居,現存20座。基本破敗,無人居住。村內現存樊氏宗祠和劉氏宗祠。樊氏宗祠,始建於明末,重建於2000年,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單進三開間,建築面積60平方米。大門上有匾額“樊氏宗祠”,兩側有桖聯“贛綿恆世澤;粵振顯家聲”,橫批為“祖德流芳”。現仍作宗祠使用。樊姓後裔每年春節...
新安所的古民居多為三進、四進土木結構,門頭的額和斗拱上雕有麒麟、鳳凰等祥獸,木製門窗上細鏤著花草、魚鳥,質樸典雅。城隍廟 城隍廟,是蒙自市現存最早的古建築,其建築占地面積約166平方米,保留有山門、戲樓、兩廡、大殿等建築。山門及戲樓為二層重檐歇山頂,抬梁與穿斗式結合木構架。大殿為單檐歇山頂,整...
巷西側民居舊宅仍保留勻稱格局和古樸風韻。安民巷53號是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舊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安民巷立本弄3號是中共福州市委舊址。安民巷 15、 16 號是福建省文學院。名字由來 安民巷的來歷,宋梁克家在《三山志》卷四中說:“元台育德坊,舊安民巷。劉中奉藻以孝聞,郡上其事,詔賜栗帛以旌之,...
建築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築學院院長助理;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訪問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現任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名城》青年編委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民居建築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當代建築創作論壇委員;中國建築學會會員;江蘇省土木建築學會會員;江蘇省建築師學會女建築師學組委員;...
透過兩人獨到的觀察,引領我們回味被時光遺忘的聚落,以另一種角度去認識不同於台灣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情與人文歷史。尋訪30間特色老屋 感受最溫暖的台灣人情與生活記憶 從日據到戰後等30間逾半世紀的老房子,除了有新任經營者進駐老空間的再利用案例,現今許多老屋仍是「家族進行式」,例如姜阿新洋樓、清木屋、新興大旅...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現存28座。代表性民居有輔城坳舊村民居群,始建於明代,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目前部分保存基本完好,有人居住。地方習俗 村民於每年清明節和重陽節祭祖。該村參與輔城坳社區每年元旦的辭舊迎新晚會活動。本地美食 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炒米餅、茶果、松糕,清明節的雞屎藤結,端午節的粽子,中秋...
” 抗戰勝利後,漢口舊日租界原“新小路”改名為“劉家麒路”,一直延用,現址就在武漢市江岸區沿江大道附近。故居故事 筆者在武昌區糧道街找到了劉家麒將軍的舊居——得勝橋148號。這是一棟有著典型江夏民居風格的老民宅。從青石大門進入,經一間廳堂再過一扇花崗岩中門,右轉繞開一間邊廂,即是劉家麒親屬李紅秀...
據資料,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古民居超過60座。此外還有楊家祠、蕭公祠、東山書院、狀元橋、八角井等。在攀桂坊,最好的地方不是亭台樓閣,而是書院、書齋、私塾以及傳承至今的學校,今東山中學、高級中學、嘉應學院,都在其中。據資料載,舊時攀桂坊內可統計的民間私塾不少於30個。保護開發 攀桂坊保護性開發項目位於梅州...
恩上舊村位於梧桐山半山腰,面積2500平方米。舊村下方原有一觀音庵,村前有一半月形池塘,面積約500平方米。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多數建於清朝和民國時期,部分建於20世紀50-70年代。房屋坐北朝南,主體為排屋結構,共3排,每排7-8間,隔有兩條巷道。加上周邊零星分布的房屋,整箇舊村有50餘間民房,現大部分...
前田村宅居連片,以廳堂為中心,形成了廿字弄堂丁字街的村落布局,現村中有明清建築連片未損,大多數還有住戶,街巷格局,保存完好,老的民居很少拆毀,村民新居都建到外邊,所以村落的環境風貌基本沒有受到大的破壞。前田村內有三坑匯於清溪,都有排水溝相通,井然有序,村內原有古井多口,目前能看到的還有4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