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舊南海縣街
- 外文名:Old Nanhai Distrit Street
- 位於:越秀區中山六路橫巷
- 面積:0.07平方公里
- 戶口:1400多戶
得名來源,舊南海縣街現狀,建築文化,建築特色,建築精華,舊南海縣社區,
得名來源
古代的廣州城,雖然是省治和府治的所在地,但城區卻歸南海和番禺兩縣共同管轄。大北門外以大路(相當今解放北路)為界,城內北起鎮海樓,南經獅子橋(約今光華街至聚旺里),都土地巷,正南街(約今正南路、廣仁路)雙門底上下街(今北京路),東勝東約、中約(約今大南路、起義路、大德路),小市街(今解放南路),五仙直街(約今海珠廣場西側)直至江邊,西屬南海縣,東屬番禺縣。
南海縣署隋時設在今蘭湖裡,元代遷至子城(即中城)內,明洪武二年建於現在的舊南海縣街,直至明朝滅亡為止。
這南海縣署的周圍環境,就好像一個宗教的博物館,集儒、釋、道清真之大成。在它的東邊有六榕寺,六榕花塔高高矗立其旁。在它的北邊有歷史悠久的光孝寺,梵院鐘聲清晰可聞。在它的西邊有天慶觀(觀址在今祝壽巷)。在它的南邊有伊斯蘭教的懷聖寺,光塔聳立雲霄。另外在光塔寺之旁還有南海學宮,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
在這些古蹟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天慶觀,它本是唐朝的開元寺,宋真宗大中詳符二年(1009年)改為天慶觀,是一所道教的寺觀。觀內文物古蹟很多,除洪邁《天慶觀記》和蘇東坡《眾妙堂記》的碑刻外,還有南漢末代皇帝劉鋹及其諸子的銅像,這些銅像經過三次冶鑄才成。據梁廷楠《南漢書》載:“冶工為像未肖,即殺之”。可見第一次和第二次鑄像的鑄工都給劉鋹殺了。因此,這些銅像凝積了廣州人民的血和淚,記錄了封建皇帝王的殘暴和作威作福。蘇東坡貶謫嶺南時,亦曾寓居於此,並主持了挖井的工程,井挖成後名為東坡井。因井水清洌聞名,慕名來飲者,絡繹不絕。宋淳祐間,經略方大琮還用鐵欄桿把這口井圍了起來,加以保護,供人觀賞。由於這一帶遊人不斷,成了廣州的風景區之一,所以明代的羊城八景中,天慶觀被評為一景,名曰“琪琳蘇井”。
天慶觀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據《廣州舊志》所載,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廣州遭儂智高(少數民族首領)進犯,天慶觀被焚毀。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三佛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大首領地華迦羅派遣至羅羅押船到廣州貿易,途遇大風,“船幾覆”至羅羅向天禱告,求神庇佑,“有老翁見雲端,風浪息”,至羅羅得以平安抵達廣州。當他往游天慶觀時,在瓦礫中見到遺棄在一旁的老君像,“即向所見者也”,於是,他回國後便向地華迦羅回報了這個情況。地華迦羅立即捐資重修天慶觀,並於宋治平四年(1067年),派思離文來華主持這個工作,前後二十年,才完成天慶觀重修工程。當然,說老翁見於雲端,這完全是迷信之談,妄誕不經。但地華迦羅出資重修天慶觀,卻有碑紀可證,本世紀50年代末期,在廣州發現的《重修天慶觀紀》碑刻,便是記載此事的。此觀現已湮沒,古蹟也無處可尋了。
舊南海縣街現狀
現舊南海縣街,已無任何可以懷舊的古建築了,舊南海縣街的街名,只是記錄過往的一段歷史。以舊南海縣街為中心成立的越秀區六榕街道舊南海縣社區,東臨清將軍府遺址,南至中山六路,西接海珠北路,北靠千年古剎六榕寺,面積0.07平方公里,有1400多戶,4300多人。
越秀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作為廣州城市中心地帶的一部分,文物薈萃,古蹟眾多,民間傳說流傳廣泛: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榕寺;有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吊碑井;《大公報》報社舊址和陳濟棠公館;有目前廣州市內最具規模、保存最好,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集嶺南民居和西式洋樓風格於一體的惠吉東、西路華僑房子;還有百福泉水井美麗的傳說……它們濃縮、記錄和見證了羊城千古歲月的滄桑變遷。
建築文化
建築特色
從六榕大廈旁走進舊南海縣社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旁一塊重1500多公斤的南方從化黃臘石頭上深深地雕刻著“舊南海縣社區”六個鮮紅的大字。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地處廣州鬧市中心。歷史記載清代以前的廣州城,本身並未直接建署,而是分屬於番禺、南海二縣分別管轄。現在的解放路為界,解放路以東歸番禺縣所管,解放路以西歸南海縣所管。舊南海縣社區曾是明清南海縣衙所在地,如今惠吉西路附近的居委會還是叫舊南海縣社區居委會。她東臨清將軍府遺址,北靠千年古剎六榕寺,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該社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沿著新鋪的花崗石路,右邊是高樓《六榕大廈》,左邊映入眼帘的是《三家巷》黃銅浮雕。《三家巷》為廣東著名作家歐陽山所著。他以舊南海縣社區惠吉東、惠吉西一帶為《三家巷》的原型地,被選作電影《三家巷》外境拍攝地。六榕街黨工委、道辦事處專門請專人設計,動用500多公斤黃銅,通過四幅長2.30米、寬1.40米的浮雕,反映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三家巷內周、陳、何三家的變遷及其社會地位等,生動反映了大革命時期風雲變幻的社會狀況,展現了當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鬥爭場景。銅雕工藝精緻,人物、建築栩栩如生。
建築精華
舊南海縣社區的建築精華是在惠吉東、惠吉西的建築。這些鬧中帶靜的華僑老房子,是目前廣州市內保持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的西式建築群。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很多華僑回鄉置業,當時惠吉東、西路的南面惠愛西(今中山六路)和惠愛中(今中山五路)都是商業中心區,北面則有著寬闊的田野、起伏的山丘,旺中帶靜,是個居住的好地方。所以很多華僑選擇此地建房,這裡已形成了一個華僑居住區。據《廣州市志》對惠吉東、惠吉西路的介紹,稱“1930年華僑置業公司購清代右都統署地建成。因在惠愛街北,兼取吉祥之意,故名。東段為惠吉東路,長156米,寬5.3米。西段為惠吉西路,長156米,寬8米”。因此這一帶舊房子距今已有近80年歷史,而且是統一修建,所以整體風格劃齊一致。
惠吉東、西華僑樓房,多為三層樓高,紅磚牆、鋼花窗、小陽台、水泥梯,檐門、圍牆或屋頂樓均有琉璃瓦剪邊,中西合璧,嶺南特色濃厚,是一片文化氛圍較濃厚的民居群,她集富有嶺南、西式特色的竹筒樓,既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西方建築藝術風格,也留有廣州舊式民居的痕跡,而且規格比其他地方要高檔,還從西方引進了抽水馬桶、浴缸、地磚等。也有個別庭院式的別墅。不管是路,還是坊,均可以駛入小汽車,可見當年繁華的盛況。有人說,當時的居民多屬新興小資產階級,所以這一帶當時被稱之為“小資街”。周邊人們又稱之為“紅樓”,與沙面的西式建築群有類似之處。但沙面當時是租界,多是作為辦公用途,而惠吉東、西路以小型公寓為單位,也有個別庭院的別墅,大多是華僑、僑眷、僑屬居住。當時,不少華僑還從國外引進了抽水馬桶、浴缸和花階磚等建築、日用材料。獨特而統一式的竹筒洋樓房群建築調諧更勻稱。原先居住此地的不少是文化界人士。歐陽山也以這一帶為背景寫出了名作《三家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電影《三家巷》就是在這裡拍攝的。由於年久失修,這裡的外牆立面殘舊破損,道路坑坑窪窪水浸街,給居民出行造成困難,居民缺乏像樣的文化休閒活動場地,街容街貌顯得凌亂。
舊南海縣社區
舊南海縣社區的文化底蘊是在惠吉西華僑房北面的文化牆。她是廣州市社區中最長的壁畫歷史文化牆。長40多米,寬2.5米,壁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採用白色拋光大理石石刻陰雕,雕刻著任囂、六榕寺、三元宮、越王井、將軍府、南越王墓等廣州古蹟的圖形和簡單介紹;第二部分用黑色拋光大理石石刻影雕,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圖》;在惠吉西的西面,刻著一幅3×2米“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六月出版”的“廣州市最新馬路交通圖”,原來是民國的“最新版”,成了古董了;南面惠吉西街二坊2號曾為《大公報》、《文匯報》報社舊址,裝修得金碧輝煌。門前,一個一米多高的黃銅雕塑的報童站在大街小巷裡叫賣著《大公報》,栩栩如生;《大公報》、《文匯報》報社舊址的對面牆壁,一幅10米長《歸、根、思、和》華僑生活題材的浮雕圖,充分反映了當地華僑風貌……它們協調地附著在道路兩旁的老屋牆體上,將整個社區裝點得古樸幽雅,濃濃的老廣州風味撲面而來。
舊南海縣社區如一本彩色的書,耳聞古老的傳說和歷史故事,目睹記錄城市千古歲月的文物與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