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攝影到電影——紀實影像的歷程》是201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秀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攝影到電影——紀實影像的歷程
- 作者:常秀芹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213415
《從攝影到電影——紀實影像的歷程》是201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秀芹。
《從攝影到電影——紀實影像的歷程》是201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秀芹。內容簡介影像,作為人類視覺的延伸,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以從攝影術的誕生作為轉折。攝影是一門非常偉大的發明,如果沒有攝影術,人類對客觀世界的...
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2019年,紀錄片進入“網生”探索更大表意空間。2024年5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2023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
第二章 作為“奇觀”的秩序:19世紀末-20世紀20年代現代視聽媒介的早期發展與紀實影像的“個體複製” 節 分離“觀察”與分離“傳播”:攝影術與電報 第二節 分離人所“可見”與機器所“可見”:留聲機、活動攝影機與早期電影實踐 第三節 作為工業巨獸的媒介:電影工業與廣播 第四節 早期“個體...
《世界攝影史》是2006年7月浙江攝影出版社的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錚。內容簡介 《世界攝影史》(修訂版)系統介紹了攝影術發明以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用豐富的資料和經典作品形象描述了史上各攝影流派的發端及特點,並對兩百多位著名攝影家及其作品作了精闢分析,是攝影專業學生了解世界攝影史的很好讀本。作者簡介 ...
《電影史》,某種意義上,是一部殘缺不全的電影史,是四分之三電影史。大批曾經構成這個國族記憶的珍貴影像和關鍵人物被湮滅和遺忘,成為主流歷史書寫中的“失蹤者”。世界電影史 電影誕生 在我們眼前每秒鐘以24格畫面(從前是16格畫面)的速度轉動的影片,之所以能給我們以運動的幻覺,是因為反映在我們眼膜上的形象...
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位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發射或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2020年6月,國家著作權局發布《關於規範...
因此相對於與繪畫而言,攝影有著一種對立的意義,如果攝影再相對於電影電視,那么這個分離過程就還得繼續,再分離出動態和靜態,攝影占有靜態。倘若依憑技術的發展,於將來又出現某種新的式樣的影像模式,那么這個分離過程還得堅持下去,似乎是沒有盡頭。比如數字影像的出現就對攝影的定義提出了新的問題,是把經過虛擬化...
2008年《佛陀墕》提名香港華語紀錄片節長片單元最佳紀錄片、入圍“雲之南”影像節紀錄片競賽單元;提名北京國際青年影像節最佳導演獎等。2011年八集紀錄片《路遙》獲第七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年度十大最佳紀錄片”和“最佳攝影”獎。2012年《走馬水》入選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展特別映單元、榮獲第三屆中國西安國際...
一、攝影術誕生之初的紛爭l 二、世界攝影史坐標系中的中國攝影5 三、中國攝影藝術史的研究現狀7 四、管窺中國攝影藝術發展歷程12 第一章 中國傳統的影像觀念與影像實踐l 一、墨經光學八條3 二、冰透鏡和小孔成像8 三、玻璃的製造與透鏡暗箱11 四、繪畫暗箱的套用及《鏡鏡諗痴》13 五、色散現象的發現15 六、...
影像究竟是什麼?應當如何界定其內涵?影像的本質是什麼?影像傳播的規律有哪些?等等,關於影像本體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關"影像傳播"的理論研究也不多見。在國外,對於視覺傳播的研究有一些著述,但是具體到影像,尤其是將攝影、電影、電視等融為一體的影像傳播著述也不多見。本書以大眾傳播理論、視覺心理學、視覺...
《百姓·百年——中國歷史紀實影像研究》是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攝影家》雜誌特刊。內容簡介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攝影家》雜誌社於2011年11月15日至22日,以“百姓·百年”為主題,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包商銀行杯”首屆中國國際攝影雙年展。這部《百姓·百年——中國歷史紀實影像研究》,即以此次展出...
七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關於角度 130 角度的選擇,是認識事物的過程;角度的確定,是對待事物的立場。正如伊文思所說:當你為攝影機選擇位置的時候,影片的藝術就開始了。八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關於語境 143 面對生人或熟人,說話的語態完全不同。紀錄電影解說詞的表達,應當有一個語態的變化...
到融入邊緣犯罪少年從而獲取最真實的現場影像的Larry Clark,新一代的從攝影的記錄到紀實,再到觀念紀實,肖像攝影,人文攝影,藝術攝影,觀念攝影,時尚攝影,攝影經歷了功能表達與主觀表達的歷程,攝影作為當代多媒體資源的核心媒介,快速構成了從工業化到電子化的進程的重要影像視覺傳達的組成部分。
此次整理出版,是對早期中國紀實攝影歷史的發掘、整理與回顧,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孫明經紀實攝影研究(2) 1938:從峨眉到樂山/中國百年影像檔案》從千餘幅珍貴的考察照片中精選170幅照片,多數為第1次出版面世,並配以詳細的文字說明,為研究中國早期紀實攝影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影像與文字史料。
類似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也許其它人看來這些細節並不重要,不足以影像整個電影的質量,但是我認為,電影一定時由一個個的細節構成,只有在細節上經營的足夠好,才能真正拍出電影的味道。懸疑氛圍上的營造,劇情,場景,攝影,剪輯,都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攝影上,不光要求構圖的優美,更需要的角度的多變和刁鑽。...
2010年5月6日,由焦波策劃的《晨光里的孩子——汶川地震孤兒攝影展》在京開幕,六孤兒進京剪彩。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題寫展名。全國婦聯、民政部領導和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田華和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著名作家梁曉聲、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王文瀾等200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原國家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航天英雄...
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髮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
這些照片和錄像就是我自己的影像日記。不過,我不想我的照相器材和我的拍攝對我的治療造成任何不便。我首先是一個病人,一個時刻祈禱自己痊癒的病人。最後的成品是《不是我原來所想像的》——一部長達54分鐘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一半是高清錄像,一半是攝影圖片。《不是我原來所想像的》探討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
攝影捕捉的影像是真實的,而這些影像的組合邏輯又令人難以置信的。尤斯曼的作品很容易使人迷惑,從而需要反覆注視。近些年,尤斯曼的藝術姿態變得更為明確。例如在2000年創作的《無題》中,從一條樹林的路上突出了兩片嘴唇,如此不協調的兩樣事物卻完美地組合在 一起。尤斯曼也更專注於製作靜態場面,再一次與他維多利亞...
2004年- 天津南開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攝影、電影,影像等創作活動 1992年 為巴伐利亞電視台專題系列片《世界古代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撰寫電視腳本《西安與唐代文化 》、《泰山與道教文化》、《峨嵋山與佛教文化》;任德中合拍影片《北京四合院裡的人家》顧問 1994年 擔任編劇、導演,拍攝紀錄片《世紀末的京劇人》...
第二,對傳媒藝術家族中的一些主要的視聽藝術形式進行具體考察。目前主要研究網路視聽(含中短視頻、網路綜藝、網路劇、網路紀實影像等)、電視綜藝、電視劇、紀錄片等領域,同時也進行一定的電影、新媒體藝術和攝影研究。第三,傳媒藝術學研究還側重其傳媒屬性,也即以傳媒、媒介、傳播的視角看待視聽、影像的藝術命題和...
執導紀錄片《長春往事》,該片通過挖掘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講述長春一段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同年,執導紀錄片《神秘的西夏》,該片以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為歷史線索,對西夏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全面綜合的展現;隨後,執導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第一季》,該片採用人物採訪、數字動畫、特技攝影、...
《試論現代藝術與後現代藝術的理論挑戰》,《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6期。同時載於《今日中國美術》、北京出版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電影分級制不僅僅是電影分級制》,《現代藝術》,2003年5月號。《峰迴路轉 悲喜交集》,《當代電視》,2003年9月號。《永遠的哈姆萊特——一類中國現代知識分子...
為了把這一宏偉構想變為現實,阿爾貝·肯恩先後聘用8位攝影師、3位電影攝影師走遍了50多個國家,形成了72000幅彩色照片和183000多米的電影膠片,這些影像真實地記錄了不同國家的人文風情和自然景觀。1931年,即將破產的肯恩不得不中止了他追求夢想的腳步,停止了“地球檔案”計畫的實施。雖然肯恩沒能把這一活動進行到底...
同年首次擔任美國電影協會MPA亞太電影項目評審。人物經歷 1985年,進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期間執導過話劇《W.M》和《中國夢》,其中《中國夢》獲第一屆中國藝術節演出獎,此年胡雪樺22歲。1987年,身揣240美金赴美留學,他在紐約大學念完了電影導演的碩士,在當地一家電視台找了份攝影師的工作,扛了幾個...
“用影像傳播中華文化,打造出被世界認可的東方審美方式”是周兵一直想通過影像實現的藝術夢想。2007年開始嘗試紀錄片市場化道路,曾參與創辦東方良友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新影世紀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2014年分別在北京和香港創辦東方之子影視傳媒機構。美國南加大USC訪問學者,香港城市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
作為美國最著名的紀實攝影師之一,勞倫·格林菲爾德(Lauren Greenfield)對於捕捉那種真實但異常殘酷的現實世界,有著屬於自己的獨到的眼光和視角,總是能夠將鏡頭深入到被文化層面覆蓋的表相之下,記錄的都是一些令人久久無法忘懷且極有衝擊力的畫面……如今,她決定以電影人的身份進駐到紀錄片的領域,通過一部《凡爾賽...
1994年,王健第一次在電視劇《任弼時》出演任弼時,從此踏上了專業出演任弼時的道路,先後在《長征》《雄關漫道》《建國大業》等幾十部影片中飾演過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曾擔任演員、導演、製片人,拍攝影、視片120餘部,80餘次扮演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主要作品有電影:《建國大業》、《誰主沉浮》、《長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