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流

從善如流

從善如流,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cóng shàn rú liú,形容聽取正確的意見及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快而自然。出自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善如流
  • 外文名: do something good naturally and happily
  • 出處: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
  • 發生時間:公元前585年
  • 主人公:欒書
  • 近義詞從諫如流從善若流
  • 反義詞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 拼 音:cóng shàn rú liú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典 故,成語故事,詞語辨析,

成語

從善如流

拼音

cóng shàn rú liú

引證解釋

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像流水一樣,比喻迅速。形容聽取正確的意見及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快而自然。
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晉書 卷六十二 祖逖傳》:“且好學不倦,從善如流。”
《北史·魏紀三·孝文帝》:“聽覽政事,從善如流。”
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八毛!”他也立刻懂得,將五分錢讓去,真是“從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風度。

典 故

左傳
晉欒書侵蔡,遂侵楚,獲申驪。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范、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詩》曰:‘愷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績矣。”是行也,鄭伯將會晉師,門於許東門,大獲焉。聲伯如莒,逆也。
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它為了防禦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發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占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中軍佐”智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兵,說:“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欒書元帥覺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晉國。對此,《左傳》稱讚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

成語故事

從善如流的意思是指採納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善意的規勸,像流水那樣暢快而自然。比喻樂於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出自《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公元前585年,鄭國不敵楚國的進攻,求救於晉國。晉將欒書奉命前去救援,使楚軍退兵回國。後欒書又去攻打蔡國,蔡國急忙向楚國求救。楚國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軍救蔡。晉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準備率兵攻打援蔡的楚軍。這時,欒書的部下智莊子、範文子、韓獻子阻止說,此次與楚軍交戰,勝了也不光榮,敗了則會令人羞恥,於是建議收兵回國。欒書採納了他們的建議。軍中有人對此持異議,認為輔佐欒書的有十一個人,只有智莊子等三人主張收兵,而主戰的人占多數,因此應按多數人的想法行事。欒書回答:“正確的意見才能代表多數。智莊子他們是賢人,他們的正確意見便能代表多數人的想法。”於是,他下令退兵回國。過了兩年,欒書率兵攻下了蔡國後,又想去攻打楚國。智莊子、範文子、韓獻子等人分析了具體情況後,又建議欒書暫時不要攻打楚國,而去攻沈國。欒書又一次採納了他們的建議。欒書能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時人便稱讚欒書以從善如流的意思說:“欒書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那樣,迅速而又自然。”

詞語辨析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聽從別人的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