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芮祥麟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 作者:芮祥麟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定價:15 元
- ISBN:9787121046339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芮祥麟著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2007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芮祥麟。全書分為五大章節展開,圍繞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轉變的思想進行闡述,從而得出中國軟體產業應該而且能夠擁有自己的完整創新價值鏈的觀念。本書可供軟...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芮祥麟著
《偉大創造的背後故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2007年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偉大創造的背後故事》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突破性的40項創造成就。這些成就來自由國家科技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搜狐網、五葉神實業共同推出的“創造改變中國——建國以來影響中國建設進程的重大科技...
《中國造: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2010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富強。本書以生動逼真的實例為您解讀中國企業怎樣從低端的“製造工”和資源“搬運工”的困境中走出來,如何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內容簡介 《中國造: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打開國門,走向世界,...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2017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瑞士]馬克斯·馮·澤德維茨和喬治·豪爾。內容簡介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完成了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除了生產全世界近半數的電腦、數位相機和廚房電器,中國的製造業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自主產品的開發中,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成為未來發展的...
《華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2020年9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勇。作品簡介 本書力圖還原華為32年風雨歷程,集納諸多創業故事與創新人物,使人們全方位了解華為,讓讀者清晰認識到唯有科技創新才能使我們的民族立於不敗之地。本書重在還原華為創業與創新的原始真相,給廣大讀者尤其是年輕朋友呈現一幕...
《創新中國: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根據講師自身7年之內,創造3000倍獲利的創新實踐經驗和獨特的創新理論思想,通過對商業創新思維的深入分析與創新方法的具體闡述,並在全球背景下解讀企業藍海戰略、財富趨勢與行業機會,從而協助我們突破發展的瓶頸,實現創富目標。中國很多企業和個人,都是“中國製造”的受益...
《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是2010年6月由中國ICT產業權威的市場研究和諮詢機構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發布的白皮書。計世資訊觀點認為:具備兩化融合、協同增效以及品牌價值提升特徵的中國智造是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所必經的過渡階段,要實現中國創造,首先要實現中國智造。可以預見,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必將成為...
《創新中國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8VCD+1教材)》是1901年東方音像電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偉賢。內容介紹 為什麼學習本課程:中國很多企業和個人,都是“中國製造”的受益者,這也導致很多企業把“中國製造”視為免費的品牌收益,以至很少有人去思考創新的現實與戰略價值。經濟發展態勢表明,無論對企業還是對...
最佳化和調整產業結構,必須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推進產學研相結合,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飛躍。其中,發揮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支撐作用不可或缺。行業是產業鏈條上的組成部分。我國水泥、鋼鐵、建材、造紙、汽車等行業的生產能力已居世界第一,但由於在很多關鍵技術上缺乏自主智慧財產權,行業大而不強的問題普遍存在,因此...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會議對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分,提出“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要求。2018年10月24日,李克強總理在中國工會全國代表大會上說,“中國製造”要儘早變為“中國精造”。中國創造,是迫切要求也是全球紅利 發展歷程 概況介紹 中國製造給世界...
2003年第一屆精益管理在中國套用與探索 2005年第二屆管理+資本 讓中國製造業插上騰飛的雙翼 2006年第三屆在全球化視野下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2007年第四屆弘揚中國文化 塑造企業精益靈魂 2008年第五屆危機時代呼喚綠色精益 2009年第六屆後危機時代的精益全系統管理 2010年第七屆 從製造到創造——學習 創新 可持續...
為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精神,傳遞“中國智造”力量,展現“中國品牌”魅力,在2023年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新聞社、中國...
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製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中國製造2025》由百餘名院士專家著手制定,為中國製造業未來10年設計頂層規劃和路線圖,通過努力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
發展品牌經濟,就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全面改善影響品牌發展的質量、創新、誠信、文化、人才、行銷和環境等要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活動設立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
作品將瀋陽鼓風機集團艱苦創業振興發展的歷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工業發展史、奮鬥史的縮影,向中外讀者生動展現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2017年底,商國華帶領瀋陽市鐵西區文聯的文藝家到瀋陽鼓風機集團慰問演出,迎面看到偌大的車間廠房裡懸掛著“堅決完成十萬空分壓縮機任務...
中篇 中國製造4.0時代 / 061 第四章 解放雙手:從工業1.0邁向工業4.0 /063 從體力到腦力,量變到質變 / 065 從創新到創客,共鑄輝煌 / 070 從製造到創造,擺脫前後夾擊 / 076 第五章 超越製造:4.0時代彰顯改革力量 /083 從“將就”到“講究”,品質的升華 / 084 為中國智造助力 / 089 發現中國...
第一章 “中國奇蹟”的真實圖景及其經濟發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10 第一節 “中國奇蹟”: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湧現現象/11 第二節 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20 第二章 從製造經濟到創新經濟的轉型機制和路徑/35 第一節 創新(創業)經濟/36 第二節 從製造經濟到創新經濟/47 第三章 動態能力和創新的慣例...
她是中國家電業叱吒風雲的“鐵娘子”,帶領一家空調小廠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專業空調電器製造商。董明珠也因此多次榮郤《財富》“全球最有影響力商界女性50強”排行榜。更令人耳目一新之處在於,這家中國公司在掌握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上步步突破,海外市場拓展建功立業,成為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經典案例。2012...
技術工人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創新型、套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動,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一技之長,能動天下——10日至13日在廣州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
而且還是中國第一條350公里/小時的高鐵線路。此後,隨著秦瀋客運專線、京津城際鐵路、石太客運專線、武廣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滬寧城際鐵路、滬杭城際鐵路的開通,大量時速200、250、300、350公里/小時的動車組已經上線運行,標誌著中國鐵路既有線提速水平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2012...
《躍遷:中國製造未來十年》是一本由孫會峰、朱恆源 等所著的經管類圖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當前孕育興起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重構全球分工體系和競爭格局。跨領域、協同化、網路化創新平台正在重組傳統製造業的創新體系,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套用“無縫銜接”,人類社會已進入跨行業...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說“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來充斥媒體的“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為決策層共識,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顯得尤為難得和寶貴。著名企業家、教育家聶聖哲曾呼籲:“中國製造”是世界給予中國的最好禮物,...
從全球第一款完全SOA架構的管理軟體到中型及中大型製造業的世界級雲ERP,U9 cloud見證並參與了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成長曆程。2008年,U9問世,專注於構建多組織基礎套用框架。2009年-2014年,套用持續完善、性能持續最佳化。在項目製造領域深耕細作;成為首個支持阿米巴管理模式的軟體,同時開始探索移動套用的新領域。2015...
》《天吉,地利,正轉型》《微軟十年轉型:組織變革賦能於人》《走出央企改革的“戰略無人區”》《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創新方法論》《TCL重生:低水平“製造”到高水平“智造”》等文章 不安分,不守己,多年聚焦中國企業轉型諮詢與研究,知行合一,守正出奇 人物簡介 如果想罵我,請叫我專家;如果能懂我,...
看好中國股市 對於中國股市,姜凱認為潛力巨大。他分析說,在中國的國民經濟中,製造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現代服務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剛剛起步,未來的股市將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中獲得飛速發展。對於“泡沫”爭論,姜凱只是認為股市可能是漲得太快了一些,但從長期來看,中國股市在未來5-10年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