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句

徘句

俳句,日本古典短詩,由十七字音組成。源於日本的連歌俳諧兩種詩歌形式。它在日本最初出現於《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諧歌”58首),至江戶時代則有從“俳諧連歌”產生的俳句、連句、俳文等。

基本介紹

  • 文學體裁:古典短詩
  • 別名:俳諧、諧俳
  • 起源:日本
  • 衍生:俳句、連句、俳文
起源,與漢詩文,格式,無季俳句,代表作家,影響與流傳,英俳和美俳,法俳,猶太俳,希伯萊俳,漢俳,

起源

連歌是開始於十五世紀日本的一種詩歌,同中國近體詩聯句相仿,是由多個作家一起共同創作出來的詩。它的第一句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稱為發句,脅句為七、七句式的十四間,第3、第4句以後為前兩種句式輪流反覆,最後一句以七、七句式結束,稱為結句。
連歌是格調高雅、古典式的詩,承襲了中世的審美意識,其寫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來創作出詩句。其後,連歌漸漸被一種稱作“俳諧”的幽默詩而代替。
俳諧連歌一樣,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詩行組合展開的詩。但是,俳諧將連歌諷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時髦的笑話。俳諧較多地使用諧音的俏皮話,而且喜歡使用連歌中沒有用過的富有生活氣息的事物來作為題材。在俳諧中,開始有人將發句作為獨立的作品來發表。俳諧一語來源於中國,大致與滑稽同義。自明治時代由正岡子規起改稱俳句。這就是“俳句”的起源。

與漢詩文

日本中古的時候出現了和歌,和歌的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後因多人合詠和歌,出現了長短連歌。而俳句起源於連歌,為連歌的發句,為三句十七音。連歌的脅句,為二句十四音。加起來正好是三十一音。
古代日本詩人大半都能漢詩,所以,俳句的形成影響之一,有可能是日本人從絕句和律詩的關係上得到了啟發。 正岡子規曾說:“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得力於漢詩之故。”俳句的意境與漢詩更多有相通之處。俳句的妙處,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綺景,與詩人的玄思夢幻對應起來,造成一種幽情單緒,一種獨在的禪味,從剎那間而定格永久。而這種禪寂,在中國的詩歌里也屢有體現。比如王維的詩句:“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為樂,此生間有餘”(《反覆釜山僧》)等。而日本俳句詩人,有很多能寫漢詩。也有很多,把中國的漢詩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長夏草木深,武士留夢痕”便是引杜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格式

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1. 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個日文字母組成(以日文為標準)。
2.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像“櫻花”、“蟬”等動植物名稱。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麵”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套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民對於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

無季俳句

無季俳句,顧名思議,就是不要俳句中的季語。一茶有一首俳句便沒有季語:“撒把米也是罪過啊,讓雞鬥了起來。”自由律俳句則徹底地連俳句的格式也放棄,雖然它一直未成為俳句的主導,但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要寫一寫漢俳的話,還是寫這種自由律的俳句要來的好一些。筆者即興寫了一些短句,權當是自由律的俳:“深秋,倦鳥陣陣鳴叫,夕陽的紅光染遍山林。”、“月下,風如情人的撫摸,楊柳的影子在扭動。”、“倦了、躺上草地上,天上的雲飄進我的夢裡。”“鏡子裡的人不是我,那只是一張、陌生的臉。”
在日本,最受歡迎的自由律俳句作家當屬種田山頭火山頭火是一位來自於防府城的俳句詩人,一八八二年他出生在一個封建地主家庭。他對文學非常感興趣並顯露出很高的才華。因為患病,他中途退學回到了家裡。在這以後,他父親破產,之後他又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失去了所有的東西之後,他出家了,開始了他在日本流浪的僧侶生活。他走到任何地方,總是要寫俳句,來思考自然和人生。因此,他被稱作流浪詩人。下面是一些山頭火俳句:“懷著平靜的心情長眠於新生的綠草叢中”、“晨空如此清澈,輕雲流動在藍天”、“夕陽之光如此美麗,我正慎行,不虛度光陰”。

代表作家

日本著名俳人:室町時代(1392~1573) 後期有宗鑒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諧連歌作者;江戶時代有松永貞德,他提倡俳諧的娛樂性和教養性,號稱“貞門”,可謂傾向於古典的一派。當時俳諧尚處於進入俳諧連歌的階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張俳諧的滑稽性,強調創作上的自由奔放,稱為“談林”派。具有這一派特色的還有著名俳句井原西鶴。一般被稱 為俳聖的松尾芭蕉,把松永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的散文風格熔鑄一爐,並加以發展,摒棄滑稽、娛樂等文字遊戲成分,使俳諧成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庶民生活詩。
17世紀日本俳諧曾一度中落,至18世紀下半葉,與謝蕪村號召“回到芭蕉去”,再度呈現繁榮景象。江戶時代脅句(配句)以下各句逐漸失去生色,但小林一茶發句起句)的創作上表現了突出成就。正岡子規作為明治(1868~1912)的俳諧復興者,明確提出連句(即俳諧連歌)非屬於文學的主張,提倡以連句的發句起句)為“俳句”文學,依然保存了發句的格律,使它發展成為日本民族最短的詩歌。此後,俳諧連歌逐步衰落,現代雖有少數人加以提倡,依然未見復興。後來曾有人主張廢除“季題”(稱為“無季俳句”),否定定型(稱為“自由律俳句”),但未成為主導力量。
俳句俳句

影響與流傳

俳句流傳到其他國家,對不少國家的文學都有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俳句就已經流傳至西方,不少西方國家都有仿照俳句形式以本國語言寫成的文學,俳句於五四時期左右傳至中國。

英俳和美俳

英俳是仿照俳句形式以英語寫成的詩,美俳則專指以美式英語寫作的作品。初期西方學者並不重視俳句的價值。第一個提倡英俳的人是野口米次郎,他在1904年2月的《Reader》雜誌以英語發表題為《A Proposal to American Poets》的文章,並以熱烈呼籲作結:「祈求你們嘗試寫日本俳句,我的美國詩人們!」。]而第一個以英語寫作近似俳句形式詩文的人是美國作家Paul Reps。差不多同一時期,詩人Sadakichi Hartmann出版原創的英俳以及其他日本韻文形式的英語和法語作品。

法俳

俳句於1906年左右由Paul-Louis Couchoud引入法國。到了1910年代,俳句意象派有深遠影響,但人們對俳句的歷史和形式所知甚少。其中一個了解俳句的西方文學批評家是羅蘭·巴特。他在1970年所寫的《Empire of Signs》指出俳句就是一個小孩指著某樣事物然後說:「this is how it 」。

猶太俳

Jewish haiku
猶太俳是對於古日本俳句的模仿,綜合了猶太語的格式和習慣和語法。

希伯萊俳

Kimo (poetry)
以色列人所創,以希伯萊文寫成。

漢俳

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創作的韻文,初期多為翻譯日本俳句,後來再出現仿作,1980年代由趙朴初定型。由於中文為單音節語言,改俳句的十七音為十七字,分自由體和格律體兩種。自由體即無任何平仄和押韻規定,格律體則規定平仄和押韻,這是因為漢語的發音較日語複雜,為了顧及音樂性而要規定格律。一般而言,自由體可用白話文寫作,近似新詩,格律體則用文言寫作,近似詞。無論是自由體還是格律體,都要像俳句一樣有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