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則立》是2021大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道立。本書是藝術家楊道立的一部散文集,記錄了作者近來年社會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
基本介紹
- 書名:得道則立
- 作者:楊道立
- 出版社:大連出版社
- ISBN:9787550516700
《得道則立》是2021大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道立。本書是藝術家楊道立的一部散文集,記錄了作者近來年社會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
《得道則立》是2021大連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道立。本書是藝術家楊道立的一部散文集,記錄了作者近來年社會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內容簡介本書是藝術家楊道立的一部散文集,接續之前出版的《道亦有道》,收錄文章一百多篇,共...
拼音是dé dào zhě duō zhù,成語,出自《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成語 【拼音】dé dào zhě duō zhù。〖解釋〗道:道義道德;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道義,必定會陷入孤立。〖出處〗《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 ...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孟子·公孫丑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孟子·梁惠王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
要實現精神上的絕對自由即“得道”,有兩條基本途徑:一是相對主義的認識的方法,即“齊物”的方法;一是直覺主義的體驗的方法,即“體道”的方法。“齊物”就是發現並取消事物或概念之間的差別和對立,這種方法使人在精神上從貴賤、壽夭、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進入無差別對待的自由世界。“體道”就是按照一定...
《莊子·大宗師》提到禺強得道,立乎北極,當以《歸藏》的內容為其知識來源。《歸藏》為宋國傳統的占筮書,莊周為宋國人,則《莊子》作者由《歸藏》而得知禺強事跡,是很自然的。上文已說明《莊子》對占筮書有肯定之意,這首先意味著對《歸藏》的認可。宋國滅亡以後,《歸藏》的影響迅速跌落,到戰國晚期,人們...
要實現精神上的絕對自由即“得道”,有兩條基本途徑:一是相對主義的認識的方法,即“齊物”的方法;一是直覺主義的體驗的方法,即“體道”的方法。“齊物”就是發現並取消事物或概念之間的差別和對立,這種方法使人在精神上從貴賤、壽夭、生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進入無差別對待的自由世界。“體道”就是按照一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富貴不能淫》淫,按古語正解,應釋為“過分”,即整句為富貴權勢不能使自己的言語舉止...
孔子說:‘寫這首詩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七】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孰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
故直意適情,則堅強賊之;以身役物,則陰陽食之。此皆載務而戲乎其調 者也。得道之士,外化而內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內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 內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贏縮、卷舒,與物推移,故萬舉而不陷。所以貴聖 人者,以其能龍變也。今扌卷扌卷然守一節,推一行,雖以毀碎滅沉...
德立則五無殆,五見則德無位矣。故得道則愚者有餘,失道則智者不足。 渡水而無游數,雖強必沉;有游數,雖羸必遂;又況托於舟航之上乎!為治之本,務在於安民。安民之本,在於足用。足用之本,在於勿奪時。勿奪時之本,在於省事。省事之本,在於節慾。節慾 之本,在於反性。反性之本,在於去載。去...
標舉個別的德日,不足以得道;相反,得道,則自然表現出某些德日,有時其至表現得似乎與某些德日相反。現在,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孟子與告子之問。如唐君毅先生所講的,他借“以生言性”的傳統,一轉而為以“心之生”言性,此一轉折,把心的生長的自發性加進來,以譬喻道德的自發性。我們其至可以說,孟子是...
”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見,名不可得而揚。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獨何為者?”“吾將反吾宗矣。”魄反顧,魂忽然不見,反而自存,亦以淪於無形矣。 人不國小,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人莫鑒於沫雨,而鑒於澄水者,以其休止不盪也。詹公之釣,千歲之鯉不能避...
泰古①二皇,得道之柄②,立於中央,神與化游③,以撫四方。是故能天運地滯④,輪轉而無廢⑤,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⑥。風興雲蒸,事無不應;雷聲雨降,並應無窮。鬼出電入⑦,龍興鸞集;鈞旋轂⑧轉,周而復匝。已雕已琢,還反於朴。無為為之而合於道,無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無矜而得於和,有萬...
尊道貴德是道家倫理學的落腳點,“德”就是“得道”,是道在人類社會萬事萬物中的體現。由此可知,尊道貴德就要將道的“生化原理”和德的“中和原理”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展開,使之成為人生的和社會的價值標準。道的“生化原理”前已論及,道學中的道性也即是德,德的特徵表現為“中和原理”。“中”之義有四,從...
’孔子說:‘寫這首詩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本篇賞析 學生公都子更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問題來和孟子進行討論, 除了告子的觀點外,還另外舉出了兩種觀點,且有理有據,說服 力較強。這一次孟子沒有以詰難或推謬的方式進行辯論,而是正 面闡述...
目之所不能視也,耳之所不能聽也”,“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內業》),這是以虛無為本之道;“人道不順,則有禍亂”(《五輔》),這是在講存亡之道;“不自以為所貴,則君道也”(《乘馬》),這是君王南面之道;《內業》《白心》《心術》上下等篇,教人怎樣“修道、得道”,...
武則天稱帝後並不遜色,尊老子母親為“先天太后”,於載初元年下詔改真源縣為仙源縣,意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則為仙之源,以表明武氏比別的朝代更捍衛老子及其思想的至尊地位。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45年,對老子及道教的尊崇達到了頂峰。唐玄宗說老子是“萬教之祖,號日玄元,東訓尼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公孫丑下》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滕文公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孟子曰:“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孟子·滕文公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
堯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內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見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悵然若失,忘記了自己居於治理天下的地位。”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後結出的葫蘆大得可以容納五石。用它來盛水,它卻因質地太脆無法提舉。切開它當瓢,又大而平淺無法容納東西。我不是嫌它...
然後功立而名成。然則國何可無道?人何可無求?得道而導之,得賢而使之,將有所大期於興利除害。期於興利除害莫急於身,而君獨甚。傷也,必先令之失。人主失令而蔽,已蔽而劫,已劫而弒。凡人君之所以為君者,勢也。故人君失勢,則臣制之矣。勢在下,則君制於臣矣;勢在上,則臣制於君矣。故...
古人得道者,生以壽長,聲色滋味能久樂之,奚故?論早定也。論早定則知早嗇,知早嗇則精不竭。秋早寒則冬必暖矣,春多雨則夏必旱矣。天地不能兩,而況於人類乎?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尊,酌者眾則速盡。萬物之酌大貴之生者眾矣。故大貴之...
人能養神則不死(六章)。 注“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稱: 使吾無有身體,得道自然,輕舉升雲,出入無間,與道通神,當有何患(十三章)。 反映了西漢黃老思想的特徵。道義 關於“道”,河上注認為是混沌未分的元氣,它無形無音無匹雙,存在於天地之前, 混沌而生成萬物。道始生者為一,一生二即一生陰陽...
乃立清靜之教,是為得道。(29)能悟之者,可傳聖道:悟,覺,猶通。此句言凡學仙之人,若悟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為尊,也不以眾教為異,也不以儒宗為別。能悟本性,非分別所得。但能體似虛無,常得至道。歸身內修清靜,則順天從也,...
那得道的人,內身藏著至精至誠,精神棲安於心中,虛靜恬淡,胸懷悅穆,邪氣就沒有滯留的地方。四肢關節協調,全身肌膚蒸發汗污,內臟散泄濁氣,這樣心臟機樞調和輕鬆,全身經脈九竅便無不順暢連通,這是因為精神處在了自己應處的居所,這哪裡是關節的撫慰、毛髮的保養所能辦到的!聖明的君王處在君位上,空廓沒有...
故招真以鍊形,形清則合於氣,含道以鍊氣,氣清則合於神。體與道冥,謂之得道,道固無極,仙豈有終。夫真者,道之元也,故澄神以契真。”其修煉步驟第一是坐忘,第二是鍊形,第三是鍊氣。坐忘也就是澄神,是修煉的初級階段。在確定了坐忘的位置後,形神《坐忘論》指出坐忘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坐忘...
始得六通,就是尊者得道以後,初得六通,通,是天然智慧,照徹無礙,人未得道以前,以識覆障本源,所至之處,皆是壅塞障礙,如蠶自繭,故名不通;六根清淨,故處處皆得通達無阻,故名為通。六通:一、通天眼:凡夫肉眼,神識混濁,只能見近,不能見遠,有一紙隔,使不能見!天眼通則不然,以清淨本然...
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娛於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異哉後之為人也,居於畎畝之中而游堯之門!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見之。”因自投清泠之淵。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曰:“...
《老君清淨心經》:“心即自靜,神即無擾;神即無擾,常清靜矣。既常清靜,及會其道,與其道會,名為得道”。《雲笈七籤》卷九十一《九守》:“天地之道,虛靜為主。虛無不受,靜無不待,知虛靜之道,乃能始終。……勿惑勿攖,萬物將自清;勿驚勿駭,萬物將自理,謂之天道。”《坐忘論》:“虛靜...
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慾、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嫉、不妄語,不溺於音色美食。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