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妥鄉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轄鄉。1940年置得妥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得妥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6公里。面積329平方公里,人口0.6萬。瀘石公路貫穿鄉境。轄馬列、南頭、北頭、灣東、聯合、新華、發旺、繁榮8個村委會。得妥鄉農業主產玉米、水稻、小麥、黃豆、馬鈴薯。花生產量居全縣第二,有“柑橘鄉”之稱。特產紫雅茶。
2017年2月,四川省民政廳公示: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瀘定縣撤銷得妥鄉,設立得妥鎮,以原得妥鄉的行政區域為得妥鎮的行政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得妥鄉
- 人口:0.6萬人
- 面積:329平方公里
- 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
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成就榮譽,基礎設施,水利設施,農村建設,機耕道,人口數據,
地理環境
得妥鄉東面為連綿起伏的高山,為典型的乾旱河谷地帶。省道211線由南而北貫穿全境,全鄉最高海拔2270米,最低海拔108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6oC,全年無霜期為27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40毫米。
經濟發展
全鄉轄8個行政村,26個村民小組,1916戶,總人口7067人,農業戶1786戶,6704人,居住環境多在高山或半高山,有漢族、藏族、彝族等,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鄉。全鄉總面積為27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49畝,其中水田1341畝,旱地5876畝,退耕還林4864.8畝。人均純收入達1357元。上年農村社會總產值1284.96萬元,農業總產值1162.95萬元,
得妥鄉
全鄉境內有6座電站,灣東河二級電站建設(裝機6800千瓦)、雨灑河二級電站建設(裝機8000千瓦)、王家溝電站建設(裝機2500千瓦)、雨灑坪電站建設(裝機2500千瓦)。矽產1座,從業人員440人,工業總產值達6277.7萬元。
社會事業
鄉衛生院一所,現有醫務人員6人;鄉派出所一所,有幹警5人;職業中學一所(現已搬遷至德威鄉),有教職工32人,學生298人;中心國小一所,村小八所,共有教職工42人,學生876人。
成就榮譽
1、2006年4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2005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一等獎,瀘委辦發(2006)15號;
2、2006年5月15日被縣人民政府授予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瀘府發(2006)12號;
3、2006年5月被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鄉鎮,瀘委辦發(2006)40號;
4、2006年5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2005年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單位,瀘委辦發(2006)40號;
5、2006年5月29日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紅軍飛奪瀘定橋勝利70周年慶祝活動組織獎,瀘委發(2006)13號;
6、2006年5月29日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紅軍飛奪瀘定橋勝利70周年文藝演出活動組織獎,瀘委發(2006)13號;
7、2006年7月被縣委授予五好鄉鎮黨委,瀘委(2006)32號;
8、2006年6月10日被縣農牧科技局縣總工會縣教育體育局授予鄉鎮男女混合拔河比賽組織獎,瀘農牧發(2006)39號;
9、2006年12月被縣委授予2006年度計畫生育流動人口管理一等獎,瀘委發(2006)77號。
基礎設施
水利設施
歷年來全鄉新修水堰達15000多米,其中繁榮大堰2300米、金光大堰577米、貓子坪大堰480米;北頭、南頭、灣東、繁榮、馬列等村、組共新修水堰6000多米,解決954畝農田灌溉問題。安全飲水方面:全鄉新建飲水工程,安裝飲水管道15000米,建3m3蓄水池22口,解決2400多人安全飲水問題。
農村建設
目前建成農村沼氣612口,改變了農村原有的以柴為主要燃料的狀況,達到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解決民眾生活問題;在電力方面:完成新華村一碗水輸電線路工程建設(10KV線路總長2公里,400V線路4公里),完成了發旺村35Kw線路改造4.7公里,2007年國家投資完成灣東村三組和馬列三組輸電線路建設,解決全縣自解放以來高山村組未用上電的問題。
機耕道
近年來全鄉新修機耕道36公里,維修機耕道24公里,農機運輸達3500噸公里,修建了南頭村沙壩吊橋、繁榮村繁榮大橋和發旺村發旺大橋三座大橋,改變了老百姓行路難問題。目前還有四個村、11個組不通公路,估計里程數為90公里。
人口數據
得妥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6102 |
男 | 3183 |
女 | 2919 |
家庭戶戶數 | 156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6081 |
家庭戶男 | 3169 |
家庭戶女 | 2912 |
0-14歲(總) | 1799 |
0-14歲男 | 891 |
0-14歲女 | 908 |
15-64歲(總) | 3910 |
15-64歲男 | 2098 |
15-64歲女 | 1812 |
65歲及以上(總) | 393 |
65歲及以上男 | 194 |
65歲及以上女 | 19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5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