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徐聞縣地處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其境內的
燈樓角與海南島的天涯海角和
台灣島的
鵝鑾鼻並稱中國陸地的“南三端”。海南島的天涯海角是知名度極高的景點。
在
台灣,
鵝鑾鼻也具有與“
天涯海角”相似的地位。與上述兩地相比,地處
徐聞的大陸最南端則更顯大氣,景點內容更加豐富,是南三端中的“大端”。
徐聞正在日益演變成為一個富有特殊魅力的旅遊勝地。
歷史
徐聞歷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的
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先民刀耕火種、繁衍生息。
徐聞建立縣制始於漢武帝元鼎六年,至北宋初年曾一度廢止,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復置。它的名字來歷跟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記載
據記載,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建制至南齊武帝永明年間的約600年多年裡,郡縣之治設在境內西南的討網村,“以其地迫海,濤聲震盪,曰是安得其徐徐而聞乎”,於是就有了
徐聞地名。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
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
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
海上航線。
二千多年來,海上“絲綢之路”為溝通中外各國的友好交往,促進中外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永不磨滅的光輝歷史貢獻,被世界各國人民傳為佳話。
秦漢時期是開發海上“絲綢之路”並將航向遠洋發展的時代。《漢書?地理志》記載:“自曰南障塞,
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無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黃支之南,有已不程國,漢之繹使自此還矣。”西漢朝廷派出繹使率領的船隊,沿著民間貿易開發的
海上航線,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海岸和斯里蘭卡等地。公元前1世紀,中國絲綢已成為地中海世界最珍貴的衣料,其中部分衣料是從海上“絲路”到達地中海東岸的。外國的香料、金銀器、寶石、琉璃器(玻璃)等貨物亦從海路到運來中國。
發展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
徐聞西南沿海以原
大黃鄉華豐嶺為主的村莊、田野發現大量漢墓群,出土大量陶器,銅鐵器和珠飾。1993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專家通過大型探方發掘,在
徐聞縣原五里鄉的二橋,仕尾村發現大範圍的漢代生活遺址,出土大量有文字的”萬歲”瓦當,繩紋、乳釘紋理板瓦,筒瓦和陶器,以及“臣固私印”.爾後出土有文字的“宜官”、“帝君百石”、“曲目”等印紋磚等,由此可證此處是漢代徐聞縣治所在地和
徐聞港遺址。
2000年6月,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組成考察團,親臨
徐聞考察調研論證,確定
徐聞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
考察
2001年3月6日,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珠江文化研究會再度組織專家、學者到
徐聞考察、調研,並召開了“徐聞-
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專家論證會”,進一步確認漢
徐聞港在今
徐聞縣原五里鄉的二橋,南灣,仕尾的半島形岬角一帶,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而附近的二橋,南灣,仕尾也應是漢徐聞縣治所在。
2001年11月, 廣東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珠江文化研究會和湛江政府聯合舉辦
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南方港大型學術研討活動,並出版嶺南文史論文集。
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發現成為2001年人民日報華南版十大新聞之一。
2002年12月9日至2003年1月17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考古所、市博物館、縣博物館再次對
徐聞漢代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發現西漢早期(相當南越國時期)的文化地層。
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出土的文物印證了有關史料的記載,佐證了漢代
徐聞城行政級別,職官的層次,並且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各種狀況。建築營造法式、鑄冶工藝、陶藝、漁獵、農耕、商牧、航海、紡織、對外貿易、軍事鬥爭、社會風俗習尚都從中得到反映。
史料
龍泉淡井,縣西南三十里,討網村即舊縣地,前臨海,峙三墩,中有淡井號龍泉,天旱祈雨取此勺水,甘雨立至.。
三墩號稱“小蓬山”。.峙立大海,為古討網港天然屏障.。每墩均有泉井,景致非凡,故譽為徐陽八景--瀛島聯壁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漢置左右侯官在
徐聞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故諺曰:“欲撥貧,詣徐聞.”
神座,又稱上馬凳.原為一天然巨石雕成,七十年代被毀,民間視為神物,現重新恢復原貌,供人觀瞻。
八卦航標燈座位於
南山鎮(原五里鄉)仕尾嶺高崖上,臨海灣不足10米。該座以一天然巨石雕琢而成,呈八角形,徑2米,深40厘米,八角均飾八卦紋,為典型的漢唐代導航燈座。
二橋 、南灣考古探方遺址
清宣統三年
徐聞縣志記:“討網村即舊縣址,前臨海,峙三墩”。
此處是漢之
徐聞城(討網村)。惜討網村名僅延用到清未。1993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考古部門偕湛江各市,縣及高州,茂名等市縣文化局,博物館有關人員組成考古隊,在此進行了近一個月的大型探方發掘,開掘5x5米探方15個,面積350平方米。地層堆積為四層,二、三、四層均為漢代文化層。發現遺址有墓葬、灰坑、房屋、遺址、水井、燒土面及柱洞等。
墓葬出土水波紋折腹盆一件,陶罐口沿和陶碗、陶網墜.
灰坑20個,出土大量瓦繩紋瓦片,瓦當碎片,素麵帶釉陶片和小方格紋戳印陶片,水波紋陶片。
房屋遺址4個,出土大量瓦片和火燒土。
水井一個,出土瓦片、釜罐、杯、磚、缽碎片、銅箭鏃1個。
二橋,南灣發掘出土的遣物主要是陶器,釜、罐、瓮、盆、缽、碗、器蓋、器座、陶棒、陶紡輪、陶網墜等一大批文物建築材料以繩紋板瓦和筒瓦為主,有一萬多件,還有部分的漢磚,瓦當和石制的小建築物件。
在該遺址還採集到“萬歲”瓦當,靈芝紋瓦當,龜紐銅印“臣固私印”,“十五”陶文板瓦,“凸”布紋板瓦,“白”字陶紋筒瓦,“X” 、“五”字印文瓦,“俞”字紋陶罐碎片等.。 漢
徐聞城堡高台遺址
位於原
五里鄉二橋村西高以崖壁,臨港頭灣,落差約10餘米,全長500多米。崖上高台自西向東傾斜,20多萬平方米地段表層散布各種漢陶漢瓦碎片。崖壁發現明顯的泥、砂、石合築的夯土層。在2002年12月9日至2003年1月17日,在高台遺址的探溝里發現相對完整的捲雲箭鏃紋、繩紋瓦當,出現鐵器、銅器、怪獸紋小銅鋪首、陶罐等高級別的西漢早期文物,疑為漢代駐軍兵房。
遊覽徐聞古港
據清康熙《粵閩巡視紀略》記載,三墩“突起海中,號小蓬山”。不少人認為,這裡的“小蓬山”譽指的是仙島蓬萊。筆者對此雖未作過考究,不過在民間傳說中,三墩確是被稱為小蓬萊的。
傳說除秦始皇外,漢武帝也是痴迷於求仙得道夢想長生的人。為尋訪仙人,他曾一次又一次地東出海上,卻無功而返。漢武帝不死心,改派手下官員沿海南下尋仙。官員乘舟搏浪,開始了艱難的尋覓。一天,舟至
徐聞縣討網村(位於今
南山鎮二橋村、仕尾村一帶)南面海上,心灰意冷的官員頓時雙目一亮。因為他們發現前面浩淼的海面上,凸現著三處綠色的小島。時,風輕浪細,海面籠罩著薄霧,三處小島似美女遮著紗巾,若隱若現,如幻如真,妙不可言,官員疑為找到了傳說中的蓬壺仙景,不由得心花怒放,脫口叫絕。此後,三墩就有了“
小蓬萊”之稱。
那天,天晴日麗。我們到了仕尾村海岸邊。風微海靜,腳下邊,細浪軟語。南望海面,波光掩映中“小蓬山”立現眼內。“小蓬山”由三個小島組成,俗稱頭墩、二墩、三墩,合也稱三墩。“小蓬山”近旁,另有一處叫屢時墩(亦名婁時墩)的沙洲。大海無垠,浪色如銀,“小蓬山”和屢時墩似特意鑲嵌於銀海中的一串綠翡翠,島色波光相映競美,加上海鳥翔叫,舟影如畫,把海灣點綴得煞是神妙迷人。難怪乎舊《
徐聞縣志》把這些洲島稱之為仙境三壺中的瀛洲,冠予“瀛島聯壁”的雅號,列為徐陽八景之一。“小蓬山” 原先須乘船才能上去,現因為修鐵路碼頭,築有海堤伸接,頭墩和二墩人可行涉上去。
“小蓬山”及屢時墩上林木撐翠,嫩草吐綠。舊縣誌記載三墩上有龍泉淡井,井水甘甜。那天,我們上了二墩,在樹蔭間青草上嬉風納涼,聽潮觀景,非常愜意。墩邊有神龜石,這裡一堆,那裡一群,形似烏龜,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動,令人嘖嘖稱奇;據傳,這些神龜石為人們茶餘飯後留下了一串優美神奇的傳說。墩邊還建有寶塔式的燈樁,極為醒目。轉面北望,南山村到港頭村一帶,青樹抹黛中豎立著座座白色樓房,海岸曲伸中勾勒出恬美的海灣。可惜此地雖稱瀛島,卻像清人詩句中所說的,“借問登瀛諸學士,何人到此得長生”!
仕尾村至二橋村一帶,為漢代生活遺址。西漢設定
合浦郡徐聞縣後,其郡治及縣治該設於此。在這裡出土了大量漢磚漢瓦漢陶器銅器等文物。那天,我們在覓古尋蹤中瀏覽了疑為古城堡遺址的台地,觀看了古時遺下的、說法不一引人遐思的巨型“石槽”、“上馬凳”等,令人遺憾的是大量文物已流失,另有一些為各級博物單位所收藏,未能當場大飽眼福。
仕尾、二橋、
南灣村一帶,為一角狀陸地(
岬角),前伸入海。在這陸地兩側,各有一古港口,東側系三墩港,西側是港頭港,這兩港一帶就是名聞遐邇的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遺址之一。《漢書?地理志》中載述,漢代朝廷派出的貿易船隊,從“
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句中的“徐聞”,指的就是眼前的港口。二千多年前漢王朝的船隊攜帶絲綢、黃金等物,正是從眼前的港口啟航,爭流趕潮,犁波破浪,浩浩蕩蕩,最遠航程到達“
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與沿途東
南亞、南亞諸國進行舉世聞名的絲綢等貿易及友好交往,用驚人的智慧、毅力和罕見的文明,辟出了一條燦爛的
海上絲綢之路。
我們沿仕尾村、二橋村海岸邊觀看,只見港頭港和三墩港“港門”相連。港頭港寬而長,內港伸入陸地,據村民介紹,過去伸接舊
下田村,長約三、四公里。三墩港也不短,縱深二公里左右。雙港並列,“港門”外有“小蓬山”阻浪,內港有兩旁陸地擋風,加上港深而長,可集結停泊大量船隻,古人選擇此地作為與海外進行交通貿易的絲路始發港,可謂慧眼識寶。我們邊走邊看,邊看邊議論,由今及古,抒發著思古之幽情,眼前幻化出西漢時的情景:港里,舸舟多如浮葉;海面上,商船往來穿梭;岸上,城郭屹立,房舍翹脊飛檐,鱗次櫛比;岸邊,貨堆如山,人群熙攘,其中有達官貴人、大商富賈、服裝怪異的域外人……好一幅繁忙熱鬧的古港圖!可惜斗轉星移,今日的古港已非昔日面貌。現港頭港和三墩港的內港已被開墾為農田,港頭港的一截還被闢為鹽田,雙港只有“港門”地帶供船隻拋錨,印證著昔日的繁榮和輝煌。令人稱奇的是,在一些生態環境已遭破壞的今天,三墩港外港至南山村邊,還長著一片蔥蘢的紅樹林,蒼翠欲滴,這是否預示著這一帶古港將梅開二度,永葆春光呢?
不錯,現新修的粵海鐵路通道已開通,鐵路終點站的北港及輪渡碼頭就建在古港一側的南山村邊港灣中。這是一處新型的、目前中國最大的外海港口。觀游此地,可見蟠堤鎖浪,棧橋凌空曲伸;每天,車來輪往,列車若鐵龍翔渡,別有一番景致。絲路始發港的進一步開發,此地將活畫出一幅古代和現代相結合、古味和新意和諧統一的最美圖畫。
探索興衰謎團
徐聞“大漢三墩旅遊區”建設如火如荼之際,人們不但關注三墩那秀麗的風景,而且更關注三墩那段興衰史。因為三墩一帶作為漢代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的
徐聞港,在歷史上曾經是興旺繁榮的古港口,從當時
徐聞漢港所設郡治的管轄範圍來看,可以說當時徐聞漢港是一個相當大規模的大城市。因而人們不禁要問:當時那么繁榮興旺的
徐聞港後來為什麼變成一個衰落的港口呢?為揭開徐聞古漢港的興衰之迷,筆者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現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徐聞漢港興衰的歷史謎團。
徐聞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南疆重鎮,陸路驛站、海道要津和濱海縣治、郡治,並且曾經是廣東和廣西部分地區及整個
海南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合浦置郡始於漢武帝元鼎元年,郡治就在
徐聞縣漢港。據《後漢書?郡國志》載,
合浦郡轄徐聞(今雷州半島全境)、合浦(今廣西南部沿海一帶)、
高涼(今
陽江、
茂名、湛江的廉江、
吳川一帶)、臨允(今新興)、朱盧(今海南)五縣,轄地範圍西起東興、東達新興和陽江、南至雷州半島和整個海南島、北到廣西玉林,基本與後來的南北朝越州郡版圖一致。另據《方輿紀要》云:“南濱大海距交州,固兩粵之蕃控蠻夷之襟要。”說明
徐聞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由此也控制住瓊州海峽和北部灣海域,從而奠定漢代嶺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古代對外貿易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徐聞港從漢代興起後,一直到三國、東晉南北朝時,對外通商貿易都相當發達。由於東漢前期(公元前117年前後)匈奴占領河西走廊以西大部分地區,因此,中西方的陸路交通受到阻塞,以至南方海路交通顯得更加重要。而
徐聞港地處瓊州海峽,是當時船舶沿岸航行到東南亞各國的必經之地,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此後由於陸地的延伸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以及陸路交通的發展,使
徐聞港不再是航行東南亞各國的必經之路了。雖然二乾多年來名稱依存。但當年的港口舊址,已經是滄海桑田,湮沒無聞了。
那么,是什麼原因促其興旺,又是什麼原因使其衰落的呢?
中山大學教授沈榮嵩曾在《嶺南文史》撰文認為,港口的興衰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的變化而演變的。沈教授從歷史記載和考古研究中發現,
徐聞港作為我國對外貿易口岸,在兩漢時期比較發達,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西漢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開創了官方的海外貿易,使
徐聞港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由於秦始皇打通五嶺統一中國以後,在西漢時期才鞏固起來。漢王朝前期採取一系列獎勵農耕,減免賦稅,與民休養生息的政治經濟措施,經過五六十年相對穩定時期,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到了漢明帝時,已是“天下安平,百姓殷富。”社會經濟的繁榮,必然促進工商業和交通運輸及對外貿易的發展。兩漢時期國內不設關禁,商業通行無阻。從漢武帝擴展疆域以後,又開創了官營的海外貿易。漢王朝經常派遣直屬宮廷的黃門譯長,率同應募的船員們,帶著黃金和絲織物,從
徐聞或合浦上船,出海遠航,和海外國家進行官方的外交活動和貿易,交換明珠、寶石及其它奇石異物等珍寶而歸,以滿足宮廷的需要。因此,西漢時期的經濟繁榮,是
徐聞港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
徐聞港地處我國大陸南端,扼守瓊州海峽,是當時船舶沿岸航行的必經之地,是我國與海外交通接觸最早的地區。是兩漢時期我國商船駛往東南亞和印度洋的出發港,也是大秦(羅馬)天竺(印度)波斯等國的船舶到達中國的目的港。由於兩漢時期對海外貿易有嚴格的限制,只允許在邊境的幾個港口:
徐聞、合浦及越南沿海進行
互市貿易。同時,兩漢時期在
徐聞派駐有左右侯官,掌管軍政事務和對外貿易,在那裡屯積著大量的貨物和海外商人進行交易。並且許多遠洋的中外船舶也在此港停靠,補充淡水、食品和貨物。因此,
徐聞港在兩漢時期成為重要的貨物中轉港和集散地。
至於
徐聞港衰變的原因,沈教授認為是由四個原因構成的:
一、東漢後期,政治進入黑暗時期,地方官吏和豪強集團的鬥爭日益加劇,經歷了一場大混戰,最後形成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漢、吳三國的割據局面。政治上的動盪,必然造成經濟衰退,也一定影響對外貿易的開展和貿易政策的改變。同時在三國時代,交趾(即越南)一度反叛,攻打合浦等地;使
徐聞、合浦至東南亞各國的航路受到嚴重阻礙,以至使徐聞這個繁榮的貿易中轉港受到嚴重影響。
二、晉代以後,番禺(廣州)港已逐漸取代
徐聞、合浦,成為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秦通五嶺,珠江三角洲已日漸開發,番禺已成為西江、
北江、東江的三江貨物集散地,而且梅嶺孔道的暢通使廣東與中原的聯繫和商業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加上航海技術的進步、船舶噸位增加、抗風能力加強,不必急於舍舟就陸,以至番禺(廣州)就逐步取代
徐聞、合浦成為我國交通海外諸國的主要港口。
三、遠洋航路改變,使
徐聞不再成為中轉港了。《新唐書?地理志》確切地記載了,唐貞觀年間(785—805)宰相賈耽所記述的從廣州出發到
印度洋的航路。這條航路,大部分航船乘
東北季風從海南島東部海面經
七洲洋直下南中國海,通過
馬六甲海峽到
印度洋。唐代以後,航經
徐聞港的遠洋船已顯著減少,以至使徐聞港逐步衰落。
四、受自然因素影響。
徐聞古港討網港(即現在的三墩港)逐漸被泥沙淤積,以至日久之後變成荒墟。
時過境遷,
徐聞古港畢竟已成歷史遺蹟,而發展與漢港相關的旅遊產業,合理有效的地開發利用漢港的文化資源,使之成為當地百姓的致富資源,恐怕是漢港遺址對現實的最大貢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大漢三墩旅遊區”建設的日趨完善,
徐聞漢港又將為天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