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植信

徐植信

徐植信,固體力學家、地震工程專家。從事地震工程和防護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套用力學理論解決重要工程實際問題中作出了成績。如大跨度三向網架安全起吊、大型雷達跟蹤性能良好的結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植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9年3月9日
  •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 職業:固體力學家,地震工程專家
  • 出生地:江蘇省嘉定縣
  • 代表作品:三向網架結構的內力分析
  • 性別:男
生平概況,傳播理論,力學貢獻,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概況

徐植信,1929年3月9日出生於江蘇省嘉定縣(現劃歸上海市)。他有兩個姐姐。父母40歲時始得子,因此對他十分溺愛,幼年即授其詩書。在他讀完國小二年級時,正值日本侵略中國之際,全家逃離嘉定,他不得不輟學兩年。不久父母相繼去世,靠大姨母沈有芬撫養,直到中學畢業。在這期間,他對國家貧弱遭受侵略之苦感受很深,因而抱著“讀書救國”的想法努力學習。1945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系,時逢日本無條件投降。那時,在淪陷區的學生被政府稱之為“偽學生”,須經過甄審才能入學讀書。為了爭得入學讀書的權利,學生開始組織起來,提出“人民無偽”、“學生無偽”的口號。徐植信從參加反對甄審開始,逐漸參加了進步的學生運動。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認識到:僅有科學技術還不能使中國富強,只有改變政治上的腐敗國家才有前途。隨著認識的提高,他於1949年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聯合會。 1949年,他由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系畢業,獲學士學位。畢業後,徐植信先在北京市建設局、衛生工程局工作,參加整治北京市的河、湖水系。後又在華東建築設計公司、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的設計單位工作了約10年。還參加過淮河澗河集水閘的建設工作和太原重型機器廠瀋陽重型機器廠、南京汽車廠等的設計工作。他的工作作風認真深入,對工作要求完美無缺,對人直率坦誠,從不肯為顧全關係而放鬆要求,使工作受損。1956年,年僅27歲的徐植信就擔任起主任設計師的職務。他負責的設計項目雖然很多,但對所有的計算書和圖紙,他都逐一認真審閱。此時,徐植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8年,設計院為了加快出圖,普遍對結構不作分析計算而採用套用標準設計的做法,造成結構上很大的不合理;同時圖紙又過於簡化,經常無法照圖施工,出現很多問題。徐植信不怕受批判,敢於以書面的方式提出意見,反對這種做法。
徐植信
徐植信
徐植信不滿足於能勝任設計工作,渴望能有機會深造,在學術上作出更多的貢獻。1962年,他考入同濟大學套用力學專業當研究生。10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使他對各種問題的工程背景有著深刻的理解。在導師李國豪的指導下,他不僅掌握了治學的基本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治學嚴謹、道德修養等方面有了一個學習的榜樣。研究生畢業後,他留在同濟大學工作,任結構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結構理論研究室是國家科委批准建立的、設在學校的防護工程研究機構。為了正確設計抗爆炸作用的結構,必須首先知道爆炸時地面及地下的壓力荷載特性。徐植信敏銳地抓住這一研究方向,開始研究抗爆結構承受的荷載。他是國內較早開展研究爆炸波在岩土介質中傳播規律的研究者之一。同時,他積極籌備測試手段。1966年,爆炸荷載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已初具規模,研究室也已成為高等學校研究防護工程的骨幹單位。但是他所堅持的正確科研方向在“文化大革命”中卻遭到批判,被攻擊為研究荷載是“篡改科研方向”。徐植信不怕“批、斗”,堅持他的正確觀點,駁斥了錯誤論調。儘管如此,結構理論研究室最終還是在1974年被撤消了,正在建設的實驗設備亦遭到丟棄或損毀。
直至1978年,結構理論研究室始得到恢復,並且擴建為研究所。鑒於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了近代地震史上最嚴重的災害,抗震研究急待開展,身為結構理論研究所所長的徐植信把握住這一有利時機,開展了地震地面運動及重大工程抗震問題的研究,並且將地震工程作為研究所重要的研究方向,努力進行人才培養、設備建設和對外合作交流。在他擔任同濟大學副校長兼結構理論研究所所長期間,研究所發展成為聚集有土木結構、力學、岩土工程地球物理等專業人才,以及具有強震儀及記錄處理設備、地震模擬振動台和土動力試驗設備等先進設備的、有特色的研究教學單位,並先後和美國、日本等國的著名學者建立了合作科研關係,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培養了一批人才。這些人才、成果、設備為同濟大學後來建立的土木工程防災國家實驗室奠定了基礎。

傳播理論

徐植信是國內較早研究應力波岩土介質中傳播問題者之一。地震工程需要了解地震時地面運動的特性才能用有效的辦法使建造在地震區的建築物不損壞。同樣,只有知道爆炸時地面及地下的壓力,才能正確設計抗爆結構。作用在抗震和抗爆結構上的荷載和結構本身性質有關,不能象一般的土木建築結構那樣將荷載問題和結構反應問題截然分開處理。徐植信抓住地震和爆炸荷載的這一基本特點,從應力波在岩土介質中傳播的理論出發來研究結構與介質的相互作用問題。這是一個地震學與地震工程學、波動理論與結構振動之間的邊緣學科。徐植信作為最先研究者之一知難而進,在這一新的學科中勤奮耕耘,作了大量溝通的開拓性工作。 徐植信研究地震波和爆炸波的傳播,堅持下列三個基本觀點:
徐植信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1.重視基礎性工作
一方面,他十分重視布設強震觀測站,以取得地震記錄。先後在山東郯廬斷裂帶雲南滇西和上海等地設了觀測站,在雲南和上海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記錄。另一方面,他不拘泥於專業之間的界限,大膽地向地震學跨出一步,研究了地震震源機制對地面運動的影響,將震源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套用於地震工程。
2.針對不同性質的問題採用最為合適的求解方法
在理論分析方面他不囿於一法。在研究地表任意溝谷對地震地運動的影響時,採用轉換矩陣法;在研究孤立山包或外凸地形對地震地運動的影響時,採用邊界元法;在研究隨深度線性漸變介質中波的傳播時,採用解析法;在研究爆炸波的傳播時,則在時間域內求解,反映了瞬時突加壓力的特點。
3.研究立足於套用他從地震時可能遇到的實際情況出發
將研究地震波傳播理論的主要精力放在場地條件對地震地運動的影響上,進而研究考慮結構-地基相互作用和地形地質條件下結構的地震波的有效輸入。
由於他的研究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和針對性強,不少研究成果已被用於重要工程上。例如華北地區地震波衰減規律的研究被用以確定北京京城大廈的抗震設計依據;考慮多種因素的地震動有效輸入研究被用於秦山核電廠安全殼的安全檢驗,並正被用作為上海新建450米電視塔地震反應分析。上海南浦大橋的地震動輸入也套用了這方面的成果。

力學貢獻

徐植信在套用力學原理解決各類工程結構問題上作出了貢獻。他對實際工程中難以解決的力學問題,總是以極大的熱忱去分析問題的本質,搞清癥結所在,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法,為科學技術套用於建設實踐而不懈努力。這裡舉三個例子。大跨度三向網架整體安全起吊 三向網架結構適合於大跨度建築。中國第一個三向網架於1970年建於上海。為了便於製作面積為57002、重量為2.548×101010公斤的大型整體結構,採用在安裝現場製作後再將它吊到空中移位、下放就位的施工方案。由於網架起吊時受力與正常荷載下的受力情況不同,稍一疏忽可能會導致網架在起吊就位時破壞。負責這一施工方案設計的徐植信是承擔風險的,但他並不退卻,周密地考慮了各種可能的情況,甚至計算了40個起吊點不均勻而可能發生的高差。周密的考慮使施工非常順利地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方案。其後,中國建了許多個這種結構的體育館和會堂。
徐植信
力學季刊
大型雷達結構特性滿足跟蹤性能 大型雷達是由巨大的金屬結構天線罩、支架、塔身等構成。它的自振特性直接影響跟蹤目標的性能。由於雷達結構的複雜構造給自振特性的分析帶來很大的困難,諸如:不同部件的剛度和質量之差達幾個數量級;能使結構作俯仰和水平旋轉的兩套齒輪系統各有鎖定轉子和自由轉子兩種運動狀態;船用雷達還和船舶結構骨架連線等。1976年進口的一個雷達由於在分析中忽略了地基變形的影響,導致跟蹤性能達不到要求。為了使國內自製的兩個大型雷達具有滿意的力學性能,徐植信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一工作,詳盡地分析了各種可能被忽視的因素,保證了雷達的功能。
核電廠的地震安全問題 核電廠主系統主泵是一個直立的、在接近頂部的高處有迴轉機構的關鍵設備。為了減少溫度應力,這個泵以及蒸汽發生器都是支承在兩端鉸支的豎桿上,靠管道保持穩定。形象地說,猶如頭重腳輕的人踩在高繞上。面對這一難題,徐植信接受了設計部門的委託。他深入細緻地調查了這種結構的各種細部情況,研究了它在地震時的安全問題。通過各種工況下的分析計算確保了設計的安全可靠。至此他仍不滿足,經過歷時10年的努力,終於編制出功能齊、效率高的通用計算程式,供核安全局作為審核同類結構時使用。
徐植信就是這樣善於抓住問題的本質,以其紮實的力學功底去分析各種複雜的工程問題,並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他常說:基本功猶如大樹的根,各種工程問題猶如樹葉,根深才能葉茂。他以此勉勵學生不要拘泥於狹隘的專業框框,要運用基本的力學原理去探索解決各類工程問題的途徑。
在教學中,徐植信不僅在業務上嚴格要求學生,而且在道德品質上也同樣嚴格要求他們。他以身作則、循循善誘,在學習、研究上,要求實事求是而不譁眾取寵,艱苦奮鬥而不僥倖取巧,腳踏實地而不好高騖遠。在業務培養上,重視深刻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他在主管研究生培養工作時和在自己講課時,都充分注意貫徹這些要求。徐植信根據實際工作中的經驗,發現基本概念上的錯誤往往導致十分嚴重的差錯和後果,所以審閱論文時十分重視學生概念是否清楚,所作的假定是否合理,發現問題後,一定要求學生修改妥當後才允許進行答辯。即使是論文中的文句問題,他也一絲不苟。在發現文理不通、詞不達意或有錯別字時,他都一一指正。目前,他培養的學生正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物簡歷

1929年3月9日 生於江蘇省嘉定縣(現劃歸上海市)。
徐植信
同濟大學
1945—1949年 上海交通大學土木系學習,1949年畢業,獲學士學位。
1949—1951年 任北京市建設局、衛生工程局學習工程師。
1951—1952年 任華東建築工程公司、華東建築設計公司工務員。
1953—1954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華東土建設計公司工務員、工程師。
1955—1960年 任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一設計院、第五設計院主任設計師。
1960—1962年 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經濟委員會幹部。
1962—1964年 同濟大學套用力學專業攻讀研究生,1964年畢業。
1965—1978年 任同濟大學教員。
1978年— 任同濟大學教授、副校長,兼結構理論研究所所長等職。

主要論著

1 徐植信等.三向網架結構的內力分析.中國科學,1973(2).
2 徐植信等.管道-設備系統的機械振動.全國反應堆結構力學會議論文集,1978.
3 徐植信等.大型雷達自振頻率分析.同濟大學學報,1980(2).
4 徐植信等.強烈地面運動持續時間對結構物倒塌的影響.同濟大學學報,1982(2).
5 徐植信等.具有粘性及非粘性阻尼器的管道-設備-支撐系統的地震回響分析.核動力工程,1986(2).
6 徐植信.上海地區工程抗震中的一些問題.第二屆全國地震工程會議論文集,1987.
7 徐植信.地震強地面運動的隨機模擬.核工程與設計,1988(2).
8 徐植信.核電站建設對地震地運動的要求.重要工程中的地震問題,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
9 徐植信.邊界元法用於土木工程中的彈性動力問題.第二屆亞洲太平洋結構與施工會議論文集,1989.
10 徐植信等.不規則局部地形地質條件下上部結構對地震地面運動的影響.同濟大學學報,199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