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衛生志》是劉福元,牛藹華,王明甫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市衛生志
- 作者:劉福元,牛藹華,王明甫
- 出版時間:1991年09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徐州市衛生志》系徐州地方資料叢書之一,為徐州市歷史上首次編修之衛生專業志。
二、本志斷限上溯公元1911年,下限1985年,個別章節據史上溯。
作品目錄
徐州市衛生志
題詞
中顧委委員國家衛生部原部長錢信忠題詞
國家衛生部部長陳敏章題詞
市政協主席何賦碩題詞
代市長王希龍題詞
《徐州市衛生志》編纂委員會
圖片
1985年10月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樹則(前左四)到市中醫醫院指導工作和局、院部分領導合影
衛生部副部長譚雲鶴(前左二)在市衛生局黨委書記王和盛陪同下觀察邳縣人民醫院
徐州市衛生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辦公室人員合影
1985年7月市政府召開振興中醫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孫家正、市長何賦碩、省衛生廳副廳長張華強、副市長蘇士語、市人大副主任雲生,市政協副主席范存德出席會
1985年在市政府召開的防保工作表彰大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士語講話
1985年市政府召開貫徹實施藥品管理法會議
市第一人民醫院病房樓
市第四人民醫院花園一角
市第三人民醫院病房樓及花園
市中醫醫院病房樓,樓前為華佗像
市婦產醫院門診樓
徐州礦務局職業病防治院
徐州礦務局職工中心醫院
市精神病防治院病房樓,三樓為音療室
市藥品檢驗所
市傳染病醫院
沛縣中醫醫院
新沂市衛生防疫站
豐縣人民醫院門診樓
徐州礦務局職工第二醫院(左圖),下圖為該院1931年建的病房(圖左)及1940年建的病房樓(圖右)
徐州鐵路醫院門診樓
睢寧縣沙集鄉衛生院門診樓
徐州衛生學校教學樓
市衛生職工中專教學樓
駐徐某集團軍政委溫宗仁帶領官兵參加無償獻血
市長王武龍參加無償獻血
法國聖太田市醫學代表團在市衛生局張文秀局長陪同下參觀市中醫醫院
徐州市醫療衛生代表團在法國聖太田市參觀訪問
市兒童醫院、兒保所“六一”兒童節在街頭設立兒童保建諮詢站
計畫免疫日銅山縣醫務人員給兒童服糖丸
市防疫站防疫人員深入工廠進行勞動衛生監測
中國預防中心寄生蟲病研究所劉吟龍教授(右三)多年在邳縣岱山鄉進行瘧防試點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帕爾博士(右二)到邳縣岱山鄉考察瘧疾防治工作
市防疫站食品衛生檢驗
加拿大多倫多醫學院歷寧教授在市第四人民醫院參觀交流
市第四人民醫院CT室
市醫學科學研究所H-300電子顯微鏡
市公費醫療醫院的高壓氧倉
華東輸油管理局職工醫院的多功能麻醉機
市第一人民醫院給病人進行血液透析
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顯微外科手術
徐醫附院大網膜脊髓移植術成功,省科學技術成果鑑定會通過鑑定
市醫科所開展HCG AFP放射免疫檢測血清慨片法研究
市口腔病防治院治療室一角
徐醫附院斷指再植
市首屆護理知識競賽
市第二衛校學生進行護理操作比賽
睢寧縣衛生進修學校學生上實習課
徐州市區醫療衛生機構示意圖
徐州市縣區醫療衛生機構分布示意圖
目錄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機構
第一章 衛生行政機構
第一節 解放前衛生行政機構
第二節 解放後衛生行政機構
第二章 醫療衛生機構
第一節 解放前的醫療衛生機構
第二節 解放後的醫療衛生機構
第三節 部分醫療衛生機構簡介
第二篇 愛國衛生運動
第三章 解放前的公共衛生狀況
第四章 解放後的愛國衛生運動
第一節 愛國衛生運動機構沿革
第二節 愛國衛生運動
第三節 農村改水工作
第四節 對“四害”種類調查及密度測定
第三篇 衛生防疫
第五章 傳染病防治
第一節 解放前疫病流行
第二節 解放後傳染病管理和預防
第三節 法定急性傳染病的防治
第四節 其它傳染病、地方病及浮腫病
第五節 預防接種與計畫免疫
第六章 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防治
第一節 生產性粉塵監督、監測與矽肺防治
第二節 生產性毒物監督、監測與防治
第三節 生產性噪聲、射線等物理因素的監督監測
第四節 農業勞動衛生
第七章 食品衛生
第一節 食品衛生的監督監測與法制管理
第二節 飲食、食品衛生
第三節 糧油及蔬菜衛生
第四節 集體食堂衛生
第五節 食品攤點衛生
第六節 食品添加劑衛生
第七節 食物中毒
第八章 學校衛生
第一節 保健組織
第二節 健康檢查與缺點矯治
第三節 衛生教育與體育衛生
第九章 環境衛生
第一節 飲水衛生監督與監測
第二節 環境污染監測
第三節 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
第十章 人口死因及平均期望壽命
第十一章 衛生宣傳
第一節 宣傳刊物
第二節 展覽
第三節 其它衛生宣傳
第四篇 醫政
第十二章 醫政管理
第一節 醫事人員管理
第二節 醫院管理
第三節 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改革
第四節 醫療事故管理
第五節 急救管理
第十三章 醫療保健制度
第一節 公費醫療
第二節 勞保醫療
第三節 統籌醫療
第四節 合作醫療
第五節 幹部保健醫療
第五篇 醫療護理
第十四章 中醫
第一節 內科
第二節 外科
第三節 婦科
第四節 兒科
第五節 針灸科
第六節 痔瘺科
第七節 五官科
第八節 推拿按摩科
第十五章 西醫
第一節 內科
第二節 外科
第三節 婦產科
第四節 兒科
第五節 眼科
第六節 耳鼻喉科
第七節 口腔科
第八節 皮膚科
第九節 傳染科
第十節 腫瘤科
第十一節 精神病科
第十六章 中西醫結合
第一節 臨床套用
第二節 專題科研
第三節 經驗總結
第十七章 醫技
第一節 檢驗科
第二節 放射科
第三節 病理科
第四節 核醫學
第五節 理療科
第六節 麻醉科
第十八章 醫療隊
第一節 抗美援朝醫療隊
第二節 農村巡回醫療隊
第三節 抗震救災醫療隊
第四節 援藏醫療隊
第五節 援外醫療隊
第十九 章護理
第一節 護理體制
第二節 護理隊伍
第三節 護理制度
第四節 護理技術
第六篇 婦幼衛生
第二十章 婦幼保健
第一節 解放前婦幼衛生保健
第二節 解放後婦幼衛生機構及隊伍的發展
第三節 婦女保健
第四節 兒童保健
第二十一章 計畫生育技術指導
第一節 機構和技術隊伍
第二節 計畫生育四項手術
第三節 推廣綜合節育措施
第七篇 藥政
第二十二章 藥政管理
第一節 藥政管理機構
第二節 取締偽劣藥品
第三節 麻醉和毒劇藥品的管理
第四節 藥品生產管理
第五節 藥品市場管理
第六節 醫院藥劑工作管理
第七節 中藥炮製質量管理
第二十三章 藥品檢驗和質量監督
第一節 藥品檢驗機構
第二節 藥品質量監督
第二十四章 中西藥品
第一節 醫藥商業經營
第二節 醫藥工業生產
第三節 中藥材資源
第二十五章 醫療器械
第一節 醫療器械設備
第二節 醫療器械的管理
第三節 醫療器械的維修
第八篇 醫教 科研 醫藥衛生團體
第二十六章 醫學教育
第一節 高等醫學教育
第二節 中等醫學教育
第三節 衛生職工教育
第四節 縣辦醫學教育
第二十七章 醫學科學研究
第一節 科研機構
第二節 科研工作和成果
第二十八章 醫藥衛生團體
第一節 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徐州市分會
第二節 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江蘇省徐州市分會
第三節 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江蘇省徐州市分會
第四節 中國藥學會江蘇省徐州市分會
第五節 中華護理學會江蘇省徐州市分會
第六節 中國防癆協會江蘇省徐州市分會
第七節 衛生工作者協會
第九篇 人事財務 基建
第二十九章 人事
第一節 全市衛生人員
第二節 衛生人員的職務和職稱
第三節 獎懲
第四節 醫務人員下放農村
第三十章 財務
第一節 衛生事業經費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醫療收費
第四節 醫療費用減免
第五節 固定資產
第三十一章 基本建設
第十篇 黨群
第三十二章 共產黨組織
第一節 成立及沿革
第二節 機構設定
第三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四節 組織建設
第五節 思想建設
第六節 幹部管理
第七節 紀律檢查
第三十三章 民主黨派
第一節 中國農工民主黨
第二節 中國民主同盟
第三十四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紅十字會
第十一篇 人物其它
第三十五章 人物
第一節 醫林名人
第二節 部分主任醫師(教授)和知名人士簡介
第三節 1985年副主任醫師名單
第四節 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
第五節 全國、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第三十六章 國際友好往來
第三十七章 政治運動和落實政策
第一節 政治運動
第二節 落實政策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