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李文化
- 地區:山東淄博市臨淄區
- 時代:距今8500——7500年之間
- 分布範圍: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地帶
遺址概況,發現,自然環境,
遺址概況
遺蹟主要有房址、壕溝、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平面多圓角方型或長方形,面積一般30—50平方米,大者50餘平方米。居住面有的經過燒烤,多發現灶址和一些陶、石器等生活用具。
發現
1992年,省市文物部門在臨淄齊陵鎮的後李家村發掘古車馬遺址時,發現了一些古代陶器的碎片,經文物專家鑑定,距今約8200—8500年,證明淄博的陶瓷歷史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時期的後李文化時代。
自然環境
通過對遺址中的孢粉進行分析,發現樣本中均以草本植物花粉居優勢,據統計,最多可占孢粉總數的76.3—91.1%。在草本花粉中依據數量的多少,依次為蒿、喬本科、藜科及菊科,還有少量蓼、莎草及香蒲等。木本植物花粉次之,主要以針葉植物松居多數,還有少量的樺、櫟、榆及胡桃等闊葉植物花粉,蕨類植物孢子較少,有卷柏、水龍骨科等。可以推論,這一時期,後李遺址的植被具有明顯的草原特徵,草本植物比較茂盛,在低洼、沼地及積水之處主要生長著香蒲、莎草、狐尾藻及水蕨等,大量中生、旱生的蒿、藜及禾本科等分布於平原、低地及開闊平坦之處,在遺址附近的低山、丘陵之上主要生長著松、樺、榿木及胡桃等針闊葉植物。氣候環境是溫和稍乾中摻雜著暖濕,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別是一些好暖濕的闊葉植物花粉,如榆、櫟、胡桃等,在遺址中部含量相對較多,上下部含量相對較少,可以看出遺址堆積期間由下而上植被和氣候曾發生明顯的變化,中期或中部,氣候相對較佳,溫暖較濕。櫟、榆等喜暖的闊葉林植物花粉含量較高,還分析出了今天只能生長在長江流域淡水中的水蕨屬植物孢子。由此證明,這一時期氣候比較暖濕,可能比今高出2—3度左右。環境一度較優美,既有旱生植物、水草及灌叢,也有低地及水體,當時居住區域,地勢比較平坦,接近河邊,有不少野生動物棲息與嬉戲在這裡。
前埠下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遺骸種類較多,對恢復當時的自然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據對動物骨骼的研究,前埠下遺址中發現的動物,經鑑定主要有麗蚌、藍蜆、青蛤、青魚、草魚、鯰魚、鱉、雞、中華鼢鼠、狗、狐、貉、狗獾、野豬、家豬、獐、梅花鹿、鹿、水牛等。這些動物及其生活習性,同樣反映出後李文化後期直至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階段,文化面上的自然景觀,前埠下一帶為大河入海處的森林一草甸環境;南邊遠處的山坡上覆蓋著森林,水量充足的濰河經前埠下向北歸入大海;河兩岸的草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溝灣港汊和積水窪地,河岸湖濱的埠丘上灌木叢生。虎、貓、水牛、梅花鹿等出沒於叢林或遊蕩於灌木叢中,獐、鹿、野豬、狗獾等穿梭於林間草地與河濱蘆葦叢中;狐、貉等常在河濱捕食魚蝦,為狩獵經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當時的氣候比較溫和,且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可能要比現在高4——5度,大致與現在福建一帶的氣候相似。先民們就在這濱河臨海的埠丘附近過著漁獵和農耕生活。
章丘小荊山遺址是後李文化時期一處重要遺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多次對該遺址進行田野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發掘中出土700多件動物遺骸,經過鑑定主要發現有軟體動物、魚類動物、爬行類動物、鳥類動物和哺乳動物五大類,至少可以代表22個種屬。種類有圓頂珠蚌、珠蚌、扭蚌、儉狀矛蚌、楔蚌、麗蚌、藍蜆、青魚、草魚、鱉、雉、斑鹿、鹿、羊、牛、馬、野豬、家豬、狼、家犬、狐、貉等。在這些動物中,其中七種為淡水軟體動物,兩種淡水魚,一種鱉,一種鳥,六種野生獸類和五種家畜。淡水軟體動物主要以珠蚌、楔、蚌和麗蚌等為代表,是一些流水型軟體動物。淡水魚為吞食能力很強的青魚和草魚。
這些淡水軟體動物和魚類動物是先民們主要捕撈和食用的對象。兩塊鱉甲表明先民們曾獵捕過這類爬行動物。野生動物主要是斑鹿、鹿、狼、狐、貉和野豬等,在家畜中,豬的遺骸最多,約可代表10餘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個體,這些豬屬於較原始類型或半馴化的家豬。其次是狗,與狼有較大差別,屬於馴化類型。特別是各種楔蚌、麗蚌等,現主要分布於溫暖濕潤的南方省區,棲居在河流及與河流相似的湖泊中,這類生物的發現,表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年平均氣溫可能要比現在高4-5度,大致與現在的南方省區的氣候相似;同時說明當地有能夠適應於這類軟體動物生存的流水環境,即濱崖底質為泥沙,並有流量中等的河流及湖泊的存在。魚、鱉等生物依賴於水域而生活;貉也是河濱捕食魚類及各種小動物,看來遺址周圍曾經是水豐草美、魚戲獸逐的河、湖之濱。為斑鹿、牛、羊等生物的理想居所。狐、野豬等常棲身於河流、湖泊附近的灌木叢或山林之中。狼骸的出土,進一步表明遺址附近曾有便於狼棲居的山林、丘壑。由此看來,動物鑑定結果與植物矽酸體以及孢粉分析所反映的自然環境基本是一致的。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載體,在特定條件下,自然環境往往制約甚至決定人類的生存與生產方式,亦即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常常存在著不同經濟的文化類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居住生活方式等。
所以,人類所創造的文化遺存。包括聚落形態等無不深深地保留著自然環境的烙印和特徵。通過對後李文化時期的動物組合、遺骸、孢粉組合、矽酸體分析等有關環境資料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山東地區在後李文化時期自然環境較今日有很大的不同。這裡曾經是氣候溫暖,水網密布的亞熱帶景觀。孢粉顯示,當時的氣候特徵是溫暖濕潤的,遺址附近有沼澤和大面積的水域,山地有森林覆蓋,反映的是濕熱的亞熱帶氣候環境,其植被具有明顯的草原特徵。後李文化的先民就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繁衍生息,並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