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側髖關節切開灌洗術是一種手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側髖關節切開灌洗術
- 別名:髖關節後側切開灌洗術
- ICD編碼:80.1502
分類,手術介紹,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
分類
手術介紹
後側髖關節切開灌洗術用於化膿性髖關節炎的手術治療。髖關節切開灌洗有四種途徑,即前側、外側、後側和內側。其中髖前側途徑,因開口在髖前方,不符合於低位引流的原則,故一般不做為敞開關節引流之用。最常用做低位引流之途徑是髖後(Ober)切口引流。如膿腫在髖外側,可行髖外側切開引流。如膿自關節囊內側穿破至內收肌中,則應行內側途徑引流。除內側途徑外,髖外側及後側途徑均可用於切開灌注引流,置管沖洗縫合切口。
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後側髖關節切開灌洗術適用於:
1.早期化膿性關節炎 對早期化膿性關節的切開引流術,實際是切開關節進行清洗。安置引流管將關節縫合的手術,與晚期者不同。
2.晚期化膿性關節炎閉合引流不能控制者,則為切開引流,敞開關節不縫合。
術前準備
對於血源性化膿性關節炎,術前使用抗生素,改善全身狀態,局部固定,一旦關節穿刺抽出滲出液或膿液,立即進行塗片革蘭染色查找細菌,如為陽性則不必再等待,而應儘早手術。對於嬰兒及兒童,不能局麻下穿刺診斷者,可根據其他體徵,於麻醉下行關節穿刺,抽出滲出液或膿液者,即進行手術。
麻醉和體位
手術步驟
1.切口自大粗隆後始,向內向上至髂後上棘方向做7~10cm切口,沿切口方向切開皮下及筋膜,再沿臀大肌纖維方向切開臀大肌。將其向上向下牽開,則顯露出諸外旋肌,向外至大粗隆,向內側可見脂肪組織,其中有坐骨神經,將其向內牽開,沿外旋肌纖維方向切開直至關節囊,再將關節囊沿同一方向切開,敞開關節,進行關節沖洗。
2.縫合關節囊,關節腔內置入灌注引流管,另做小切口引出灌注引流管,並用縫線固定。生理鹽水沖洗傷口,逐層縫合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