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ì hù ,是指閭里中負責差役的人戶;服役之人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役戶
- 拼音:yì hù
- 注音:ㄧˋ ㄏㄨˋ
- 釋義:閭里中負責差役的人戶
役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ì hù ,是指閭里中負責差役的人戶;服役之人戶。
役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ì hù ,是指閭里中負責差役的人戶;服役之人戶。...... 役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ì hù ,是指閭里中負責差役的人戶;服役之...
課役戶,金代戶類之一。金實行“通檢推排”以確定人戶物力,有物力者稱課役戶,亦稱物力戶。分上、中、下3等。此類戶口負擔極重。種官田者需交租,種私田...
南宋應役戶互助的一種方式。乾道五年(1169年)浙江松陽民戶首創。以一鄉或一都為單位,由應役戶出田或買田若干作助役田,所收田租充應役費用。出田多少,貧富...
職役是對唐及以後官府無償差派民夫充任衙門胥吏和基層行政人員的統稱。唐大中九年 (855年)詔令州縣作差科簿,凡州縣衙門胥吏及供使喚的仆傭,悉按民戶等級輪流...
形勢戶亦稱“形勢之家”。唐、五代時,“形勢”一詞泛指地方上有勢力的豪富之家。宋代專指現任文武職官和服差役的州縣勢要人戶。得名於北宋初年創置的“形勢...
樂戶是中國歷史上以音樂歌舞專業活動為業的賤民。他們來源於罪犯的家屬,也有部分原為良人。樂戶制度作為歷代統治者懲罰罪犯和政敵的一項手段從北魏一直延續至清,直至...
戶帖是宋代政府發給民戶的納稅通知書。由地方官府按統一格式印造,其上詳載該戶的田畝及其應納稅額,作為州縣催科賦稅的依據。戶帖因詳載民戶田產,又有確認產權...
負擔全落在課戶身上。金、元亦有課丁、課戶。《續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戶內有物力者為課役戶,無者為不課役戶。“元課稅仍依據丁口,而以戶為單位...
銀差亦名“雇役”。明均徭的一種。指應役戶納銀代役。銀差名目繁多,各地不同。常見的有牌坊、歲貢、馬匹、草料、工食、富戶、柴薪、表箋、歷紙、廚料、...
雇役之法既行,則役戶不得安其居。淳熙十年(1183)十月,孝宗為此下詔:兩浙義役,許從民便。十一年,謝諤建議:義役之行,當從民便;其不願者,乃行差役。正月...
明代三大徭役之一。因按戶等人丁編排,均輸徭役,故稱“均徭”。明初,徭役包括里甲正役和雜役。雜役是供地方官府役使的差役,由里按戶等派遣。後因里長徇私作弊...
力差指的是明均徭的一種。指應役戶親身充役(後準由應役戶募人代其充役) 力役名目很多,各地不同,最常見的有祇侯、皂隸、獄卒、書手、庫子、門子、斗級...
宋 王安石 熙寧 變法,其免役法規定,當役戶、坊郭戶、官戶、女戶、單丁、寺觀等六種戶可出錢免役,由州縣雇役。六種戶所繳之錢,稱“六色錢”。亦稱“ ...
通檢推排是金統治者調查稅戶資財多寡以定賦役輕重的方法。通檢即調查,推排即評定,乃仿宋“推割推排”之法。宋“推割推排”是,每三年核實一次賦役戶財產。...
宋朝的鼠尾簿始用於差役。宋朝差役一般是指輪差鄉村上三等戶服吏役,吏役分州縣役和鄉役,州縣役是指州縣衙門公吏,鄉役是鄉村基層政權頭目。宋哲宗元祐時,...
太常音聲人 中國古代罪役戶。太常寺奏樂的人。多因家人犯罪而緣坐配沒官府。同樂戶原無區別,隋恭帝義寧年間規定,這些人可以在州縣附籍,但仍隸屬於太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