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人的十大漢字:義》通俗易懂,以一個字展開一系列的故事,將國學文字與漫畫相映成趣,讓孩子輕鬆讀故事,潛移默化明道理!是一套供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華語漢字文化類通俗讀物;並適合海外華人子弟學習母語文化的需求,同時兼顧海外非華語為母語的一般群體學習華語漢字的需求。
基本介紹
- 書名:影響中國人的十大漢字:義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頁數:136頁
- 開本:16
- 作者:馮夢月 丁卉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6800228, 9787516800225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丁卉,1992年出生於九省通衢的武漢。江城的嚴寒酷暑孕育了血脈里的熱情,而楚國的人傑地靈又滋養著骨髓中的知性。國小時代寫有武俠小說《鬱郁落葉飛》和奇幻小說《永遠》;國中寫下《兩兩相忘》;2007年武漢市中考狀元。曾獲得新加坡故事擂台賽第一名;新加坡中學生華文創作比賽詩歌組外籍第一名;現就讀於新加坡萊佛士初級學院。自幼與文字為伍,想像力比個頭大。對歷史,崇敬多於熱愛;對文學,享受多於嚮往;對哲學,思考多於實踐。在時代的大洪流中過著幸福的小日子。是康德的好兄弟,梵谷的新學徒,福樓拜的小知己。閒來無事,寫點小說,看點電影,研究一下生物學或者擺弄一下木吉它。在單調之中尋找豐富,也在豐富之中享受單調。
媒體推薦
當外國人給你講,在他們的世界,聖潔的人被稱為天使時,你告訴他,《國學金故事》里,中國人有很多比天使還聖潔的美德。
峨眉派掌門 吳信良
歷經千年的歷史,美譽經傳的名仕,永不泯滅的良知,《國學金故事》讓你一生受益。
武漢歸元寺方丈 隆印法師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世一個理,盡在《國學》中。
盛大文學公司執行長 侯小強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文學,文學中的國學是思維智慧的起源地。
騰訊圖書頻道主編 沈瀚濤
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國學金故事》帶你在看美妙的圖畫故事的同時,認識更多的名人志士。
新浪圖書頻道主編 陳詩瑩
情節引人入勝,語言生動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配以精美的圖畫,給讀者以心靈的啟迪和文學薰陶。
天涯圖書頻道主編 張樸素
如果你看到這本書,卻沒有將它買下來,那么這將是你的損失。
圖書目錄
真正的義(丁卉) 1
冒死入楚 1
捨身求救 4
魚腸劍俠 7
殘身報君 10
杵臼救嬰 13
吞炭漆身 16
圖窮匕見 19
馮諼客孟嘗君 22
霸王別姬 24
輕財好施 27
仗義救危 30
復仇自首 33
義不避死 36
秉義不二 39
仗義救仇 42
神箭射鵰 45
冒險救難 48
帳下壯士 51
義士爭死 54
寧死不折 57
文摘
華元,春秋時宋國右師,曾為鄭國所俘,後逃歸,並促成“弭兵之會”。
春秋時期,楚王派使臣到齊國去,途中必須經過宋國。楚王自恃楚國勢力強大,便對使臣說:“經過宋國時,沒必要向他們請求借道,徑直過去就是了。我倒想看看宋國能把我們怎么樣!”
使臣聽了楚王的吩咐,便出發了。當他們大搖大擺地想闖過宋國時,宋王向大臣華元徵求意見。華元說:“宋國雖然弱小,但我們要有骨氣,這樣才能不被人輕視。”
於是宋王下令把使臣抓了起來,並交給華元處理。
使臣見了華元後,依然耀武揚威,並叫囂道:“你們難道就不怕楚王派兵把宋國滅了嗎?”
華元拍了一下桌子,威嚴地說:“你作為楚國使臣,經過我國卻不請求借道,這實際上是把我國當做楚國境內的縣城,對於我們來說,這不是等於亡國嗎?今天我殺了你,楚國必然會攻打我國,我國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亡國。反正一樣是亡國,不如先斬了你這闖道的使臣!”說罷,華元便叫人把使臣拉出去斬首了。
訊息傳到楚國,楚王勃然大怒,他拂起衣袖,氣得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寶劍也顧不上佩掛,便立刻派子反率兵攻打宋國。楚王原以為對付區區一個小國,一下子就可以結束戰爭,沒想到宋國上下團結一心,士兵和老百姓同仇敵愾,頂住了楚軍的進攻。楚軍圍攻了好幾個月,仍然沒能使宋國屈服。
然而戰爭相持下去對宋國極為不利——糧食早已吃光,又得不到外援。華元心裡非常著急,但他安慰大家說:“這件事因我而起,我會負責到底,我這就去想辦法讓楚軍撤兵!”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華元帶上一把鋒利的寶劍,隻身潛入楚營。他悄悄地爬到子反的帳營附近,用暗器將衛兵殺死,然後從視窗跳進了子反的臥房。
子反此時正在研究作戰方案,見房子裡突然冒出一個人來,不禁嚇得魂飛魄散,他哆嗦著喝問道:“你是什麼人?想乾什麼?”
華元迅速地撲上去,扼住子反的脖子,並用白閃閃的寶劍逼著他,說:“我是宋國的大臣華元,想和你商量商量打仗的事。”
子反連忙賠笑說:“將軍先把寶劍收起來,有話好說,有話好說。”
華元把他推倒在地,然後冷冷地說:“實話告訴你,我們國家的形勢十分嚴峻,但我們決不會投降!如果我們拚死一搏,你們也占不了什麼便宜。從兩國的利益考慮,現在請你退兵三十里,我們再商量以後的事情。”
子反從地上爬起來,哭喪著臉說:“其實我們楚國也難以堅持下去了,士兵們都十分疲勞。這樣吧,你先回去,等我請示了楚王再說,好嗎?”
華元說:“只要你能撤軍,我的人頭可以交給楚王。”說完後,華元便準備拔劍自刎。
子反立即勸阻道:“將軍真是個義勇之士,著實令人佩服。大丈夫說出來的話,決不反悔!明天我就去勸說楚王撤兵!”
華元握著子反的手說:“我不騙你,你也別哄我。就這么說定了!”
子反將情況報告給了楚王。其實楚王早已有了撤兵的打算,現在宋國這么一說,正好有台階下,於是便答應了。
從此,宋王更加倚重華元,把他看成是處理國事的核心成員。
《左傳·宣公十五年》
捨身求救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貴族。又稱公孫包胥,楚君蚧冒的後裔。
公元前506年,楚國與吳國經過三次大決戰後,楚國都城郢被吳軍攻陷。楚昭王張皇失措,慌忙逃往國外,大臣們也紛紛出逃,老百姓深受戰亂之苦,流離失所。面對著國家破碎的局面,楚大夫申包胥懷著滿腔的悲憤說:“國家危難的時候,大家都只知道逃命,但我一定要拯救楚國。”
侍從附和著說:“申大人說得對,我們一定會跟隨您與吳軍決一死戰!”
申包胥低沉而有力地說:“披上盔甲、拿起武器去和敵軍拼個你死我活,這頂多是盡到了一個士兵的責任,如果我化裝後前往別國求援,或許會更有作用。”
於是,申包胥帶上一些乾糧,隻身逃出楚國。他一路上攀登險峻的山峰,穿越深邃的山谷,歷盡了千辛萬苦。他磨破了腳掌,碰傷了膝蓋,連續走了七天七夜,終於來到了秦國。
他站在秦王宮殿外,像鶴一樣直立著,從白天到黑夜,不斷地向泰國人哭訴楚國的遭遇。他堅持了七天七夜,可仍得不到秦國的同情和支援。
許多人勸申包胥:“你這樣做有什麼用呢?還是回去吧!”
申包胥斬釘截鐵地說:“請不到秦國出兵,我決不動身回國!”
一連七天七夜,他不眠不休,滴水未進,日夜哭泣。幾天的折磨使他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最後暈倒在地。
這件事在秦國上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秦王知道後,認為這是一個緊急情況,連帽子也來不及戴,腰帶也來不及束,就匆忙帶領幾位侍從向申包胥那裡跑去。秦王見申包胥直躺在地上,連忙用左手抱起他的頭,右手則拿水往他嘴裡灌。沒多久,申包胥睜開雙眼,醒了過來。
秦王輕輕地問道:“你是什麼人?有什麼事嗎?”
申包胥緩緩地答道:“我是楚國大夫申包胥。吳國進攻我國,占領郢都,楚國國君逃亡,百姓也四處流亡,國家局勢萬分危急。我特地來向大王報告,請求您出兵救援!”
聽申包胥這么一說,秦王將他扶了起來,說道:“一個大國的國君看到義士這樣捨身忘死、憂國憂民,如果不給予同情和支持,是會引起眾人的憤怒的!”
申包胥連忙跪在地上說:“大王果然是一位仁義的君主。我作為楚國大夫,理應揮劍斬敵,但那也只不過是匹夫之勇。而今能感動大王出兵,這才是國家大義,我即使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秦王拉住申包胥的手說:“一個國家要強大,不能缺少你這樣捨身報國的義士。如果你肯留在我們秦國,我一定委以重任!”
申包胥婉言謝絕說:“大王賞識我,這恩情我沒齒難忘,但我生是楚國人,死是楚國鬼,還是讓我回楚國殺敵救國去吧!”
於是秦王立即派出五百輛戰車,並讓兩位智勇雙全的將軍帶領軍隊,前去救助楚國。最終秦軍在濁水一帶大勝吳軍,楚國終於得救了。申包胥捨身救國的事跡也從此傳為千古美談。
《戰國策·楚策》
P1-6
序言
“義”這個字,聽起來讓人為之一振,似乎具有英雄情結的人才會將“義”作為人生的座右銘。“義”真的離我們很遙遠嗎?其實我們的品德中,永遠都存在“義”,缺少了“義”,那么人就成了被唾棄的人,成了畏首畏尾、瞻前顧後、自私自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 趙氏孤兒的故事,也許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個故事最開始的兩個人物——公孫杵臼、程嬰就是典型的義氣之人。他倆為了救趙氏孤兒,一個為“義”死,一個為“義”忍,如今看來,實在震撼人心。
本書講述古人講究仁義、信義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捨生取義的不在少數。有的人,像春秋時期的要離,為了信義,捨去的不僅是自己的生命,還有妻兒的性命。
生命誠可貴,人人都要愛惜自己的生命。如今,我們不可能像古人那樣,動輒以生命為代價去換取達到目的。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不講求“義”了。人有了信義,才會得到大家的尊敬。生活中,與親人、朋友相處,我們也要講究一個“義”字,而不能一遇事就躲到親人朋友的身後去。應該勇於擔當,甚至勇於為親人朋友分擔痛苦,排憂解難。這樣,才算得上是一個信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