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辣椒

彭陽辣椒

彭陽辣椒,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彭陽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7.4℃-8.5℃,年均降水量350-550毫米,適宜種植辣椒。彭陽辣椒,成熟果長25-30厘米,果肩橫徑5厘米左右,果肉厚、果皮光滑,單果重60-150克,肉厚、皮光、挺直、無皺,辣味適中,辣而不烈。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營養元素。

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彭陽辣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陽辣椒
  • 產地名稱:寧夏固原市彭陽縣
  • 品質特點:果肉厚、果皮光滑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08年第1054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08年7月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彭陽辣椒,成熟果長25-30厘米,果肩橫徑5厘米左右,果肉厚、果皮光滑,單果重60-150克,肉厚、皮光、挺直、無皺,商品性狀極為優良。青果深綠色,成熟果鮮紅色,果實堅硬,極耐貯運。辣味適中,辣而不烈。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營養元素,是人們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
彭陽辣椒彭陽辣椒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彭陽辣椒產地處於黃土高原中部丘陵溝壑區,地貌類型複雜多樣,地形分為北部黃土丘陵區、中部河谷殘塬區和西南部土石質山區3個自然類型區,土壤類型是黑壚土,土壤有機質及其它養份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在0.74%。速效磷4.2PPM,水解氮54PPM,速效鉀140PPM。pH值80.2-80.5,質地以中壤土為主。

水文情況

彭陽辣椒生產區域內有紅河、茹河、小川河三大水系,年流量1280萬立方米,常流量640立方米/秒;有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水三條,即黑石頭溝、斜崖溝、小園子溝,常流量0.04立方米/秒,平均流域面積200-246平方公里。淺層水儲量3.69億立方米,易開採量3.56億立方米。
建有庫壩77座,機井154眼,井窖5.8萬眼,有效灌溉面積7.2萬畝,水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根據寧夏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結果表明,生產基地灌溉用水所有檢測項目均未見超標,判定該辣椒產地灌溉水質合格。基地離主幹公路100m以上,距離縣磷肥廠、編織廠等工廠企業20千米,周邊無污染源。

氣候情況

彭陽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7.4℃-8.5℃,年均降水量350-550毫米,四季分配依次為春18%、夏52%、秋27.5%、冬2.5%。7-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60%以上。日照時數2518小時,年輻射量127.6千卡/厘米,無霜期140-170天,≥10℃有效積溫2200-2750℃。
彭陽辣椒彭陽辣椒

歷史淵源

十九世紀末,彭陽縣開始種植辣椒,已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
2000年後,彭陽縣政府利用該縣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按照“科學規劃,因勢利導,重點培育,集中連片”的原則,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把辣椒產業作為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積極培育,使辣椒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006年10月,國家商標局通過了對彭陽縣“紅河鄉”牌辣椒商標的註冊,使“彭陽辣椒”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彭陽辣椒彭陽辣椒

生產情況

2008年,寧夏固原市彭陽縣辣椒總生產面積3400公頃,總產量17萬噸。
2018年,彭陽縣共銷售拱棚鮮椒600餘噸,平均日產量30噸以上,銷售總額達120萬元左右。辣椒主要生產區平均單棚產量已達500公斤以上,最高產量達800公斤,平均單棚銷售收入1000元,最高收入已近1500元,供應市場也將由平涼、寶雞、固原等周邊城市轉向銀川、西安、蘭州等大型城市。
彭陽辣椒彭陽辣椒

產品榮譽

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彭陽辣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彭陽辣椒彭陽辣椒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寧夏彭陽縣紅河鄉、城陽鄉、白陽鎮、古城鎮、新集鄉、草廟鄉、孟塬鄉、王窪鎮、小岔鄉、羅窪鄉、馮莊鄉、交岔鄉12個鄉鎮。東經106°32′-106°58′,北緯35°41′-36°17′。

質量技術要求

  • 生產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豐富,土壤肥沃,遠離污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蔬菜生產區域。產地環境條件附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的標準。灌溉水質量符合《農田水源質量檢測技術規範》(NY/T396-2000)的監測標準;土壤環境質量符合《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NY/T395-2000)的監測標準。
(2)品種選擇:選擇適宜該地種植、抗逆性強、品質優良,產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牛角系列品種,如:巨豐1號、亨椒1號和特大牛角椒等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播種前,用40%甲醛(福馬林)100倍液浸泡15分鐘進行消毒,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栽培管理上,採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創造適合辣椒生產的光、溫、肥、水等條件。在定植當天或第二天灌定植水,灌水量掌握在灌到溝深一半,不可灌至畦面;在門椒開花前2-3天灌頭水,結合鬆土並將土培到椒苗的根際;以後每隔5-6天灌一次水,追施一次尿素,每次每畝7-8公斤,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在果實膨大期,保持土壤濕潤,每畝施硫酸鉀複合肥15公斤。灌水應在清晨或傍晚,灌“跑馬水”切忌大水灌畦頂,遇大水及時排積水。
病蟲害防治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和“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在農業防治上,採用輪作或休耕的方式,克服土壤連作障礙,深溝高畦,清潔田園,避免侵染性病害發生;在農藥的使用上,不得使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規定的禁限農藥。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及時分批採收,門椒、對椒適時採收,減輕植株負擔,以確保商品果品質,促進後期果實膨大。青椒一般隔3-5天採收一次。採收後攤置室內降低溫度,排除田間熱,避免運輸過程中病菌的侵入。產品質量必須符合NY5005要求。
(5)生產記錄要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專人做好化肥、農藥、灌水記錄。正確、清楚地記錄化肥、農藥的名稱、用量及使用日期,並保存好生產記錄本,防止記錄的損失或丟失。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產地環境條件附合《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的標準。灌溉水質量符合《農田水源質量檢測技術規範》(NY/T396-2000)的監測標準;土壤環境質量符合《農田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NY/T395-2000)的監測標準。生產管理環節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辣椒生產技術規程操作,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記的肥料、農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 包裝標識等相關規定
(1)分級:採收時將標準產品與最低標準產品分別放置,剔除病、蟲、傷及等外果實,按不同品種、等級、大小分別包裝。
(2)包裝標識:選擇長40厘米、寬30厘米、高30厘米的紙箱包裝,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產品應有明確標籤,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產品的執行標準、生產者及詳細地址、產地、淨含量和包裝日期等,要求字跡清晰、完整、準確。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彭陽辣椒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3)貯藏:貯藏時按品種、規格分別貯藏,庫內保證氣流均勻流通,溫度保持在8-1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
(4)運輸:運輸前進行預冷。運輸過程中注意防凍、防雨淋、防曬、通風散熱。包裝、貯藏、運輸、銷售過程中,禁止使用對人體有毒副作用的催熟、防腐、增白、染色的藥物或激素類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