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敏,1957,平時國際公法。np:彭明敏。 ______,1966,國際法概要。台北:三民。 Peng, Ming-min. 1972.A Taste of Freedom: Memoirs of A Formosan Independence Leader.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彭明敏,1982,台灣國民主義的確立。台獨季刊 1:57-59。 ______,1984,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______,1988,台灣將來政治制度的理想和課題,見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台灣現狀與台灣前途,頁329-43。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 彭明敏、黃昭堂,1976,台灣の法的地位。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蔡秋雄譯。台北:玉山社。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1994,彭明敏看台灣。台北:遠流。 彭明敏,2009,逃亡。玉山社。
研究文獻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柏軒,1996,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台北:生智。陳福敏,1993,彭明敏事件,見李義虎主編,台灣十大政治案件,頁80-95。中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李筱峰,1994,國家認同的轉向:以戰後台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為例,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323-6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柳金財,2002,台獨論述理論的建構:以史明、彭明敏、黃昭堂及陳隆志為中心的探討,見胡健國編,二十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Shu, Wei-Der. 2005. Chapter Five: Case Study (1):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of Ming-min Peng. In 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 Identity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167-277. Ph.D. diss., Syracuse University. 陶五柳,1995,彭明敏旋風 。台北:大村出版。 吳叡人,1995,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