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胡人騎馬斗豹俑是唐朝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繪胡人騎馬斗豹俑
- 館藏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朝
- 類別:陶瓷器
彩繪胡人騎馬斗豹俑是唐朝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彩繪胡人騎馬斗豹俑是唐朝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特徵高30.5厘米騎馬胡人頭戴幞頭,濃眉虬髯,身穿翻領袍服,下著窄腿褲,足蹬靴。一隻兇猛的獵豹豹撲躍上馬的臀部,張牙舞爪,胡人在馬上側身用左手抓住身後豹子,...
彩繪騎獵俑,1991年陝西省西安市東郊豁口磨金鄉縣主墓出土。◆年代:唐(公元618年--907年)◆簡介: 通高37厘米 陝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 該墓出土了一組騎馬狩獵俑,形象各不相同,或托鷹,或攜犬,或帶豹,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經濟生活。圖1所示馬上馭者胡服,高鼻深目,鬍鬚捲曲,為胡人形象...
唐陶彩繪胡人騎馬狩獵俑泥質灰胎,模製而成。馬身立於長方形踏板之上,頭偏左側,雙耳前聳,雙目圓睜,俯視下方,口唇微張,面部塗白,鬢毛分梳於前額兩側,細尾扎結,馬背鋪設黑色鞍、豹紋韉。鞍上坐有一名騎士,長發中分,盤辮腦後,面目清晰,濃眉大眼,目視左前方,高鼻朱唇,兩腮撲紅。身著紅里綠面...
彩繪馱豹騎馬狩獵俑:頭戴幞頭帽,深目高鼻,顴骨突隆,長滿絡腮鬍須,為西域胡人形象。頭向左後扭轉,右手拉韁繩,注意獵物的“動向”。身著圓領長袍,腰系帶,腳穿長靴,踩蹬騎在馬上。馬背有韉與馬鞍,鞍後設有圓形氈墊,上有獵豹,發現下面有獵物,準備撲獵,馬為白色,四腿立於長方形板上,胸肌突出,雄姿矯健,為奔...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馬勾首,張口,三蹄踏於梯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後腿弓,右前腿抬起,腿部肌肉突顯矯健。彩繪牽馬胡俑為唐代胡人形象。深目高鼻,留有八字鬍,彎曲上翹。頭戴扁形胡帽,身穿長袍,腰部束帶,右手握於胸前,左手握拳前曲於腰部,作牽引狀。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
如阿斯塔那第206號墓墓室出土的木雕彩繪騎馬俑10件,文官武士各半,高約33厘米,馬長24厘米,策馬行進,顧盼呼應,製作簡潔,神態自然。彩繪泥塑俑極少模製,多在墓室里就地塑繪,一氣呵成。阿斯塔那第201號墓出土的一組勞動婦女俑,高在9.7~16厘米之間,有簸糧、舂米、推磨、擀麵、烙餅等各種勞作,表現手法...
15綠釉夾壇胡人俑 16彩繪騎馬吹角俑 17騎甲馬武士俑 18彩繪帶弓箭男立俑 19挾物徒附俑 20彩繪踏碓俑 21彩繪人面鎮墓獸 22彩繪橫髻女坐俑 23彩繪武士俑 24彩繪持箕女坐俑 25彩繪女舞俑 26彩繪釉陶貼金文官俑 27彩繪釉陶貼金武官俑 28彩繪雙鬟望仙髻女舞俑 29彩繪胡服女立俑 30三彩梳妝女坐俑 31彩繪...
唐三彩騰空馬是唐朝時期文物,於1966年西安市蓮湖區製藥廠唐墓出土,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館。文物歷史 唐三彩騰空馬,唐代,1966年西安市蓮湖區製藥廠唐墓出土,現收藏於西安博物館。文物特徵 通高38cm,長52cm,此騰空馬造型由兩部分組成:胡人騎馬俑和騰空飛奔之馬。騎馬俑的頭髮中分,在兩耳上各梳一髻,面部豐滿...
彩繪胡人騎馬攜豹狩獵俑 唐韻胡風 狩獵騎士 彩繪裸身胡人騎馬俑 赤身上陣 健美運動 貼金彩繪塔式罐 希望之塔 寄生之罐 永泰公主墓漢代玉器 晶瑩剔透 傳世漢玉 『鑒若止水』銅鏡 仙客來磨 光如電耀 彩繪帷帽木俑 以木彩繪 始作俑者 鎏金銜環獸面銅鋪首 鎮凶 守護門廳 鎏金銅馬飾 紋飾精美 仗馬禮裝 《戴步搖...
其中三彩騎馬俑以頭飾的差異分為小冠俑、風帽俑和幞頭俑三型,人物端坐於馬上做演奏狀,有的吹簫,有的持鼓,為樂伎的形態。三彩立俑分為風帽立俑、幞頭立俑和崑崙黑奴(黑人模樣,頭髮黑而卷,皮膚黝黑)三種,風帽立俑和幞頭立俑均為胡人形象。這批三彩俑是我國出土的有明確紀年三彩俑中最早的一批。此外,還...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尊陶製彩繪胡人馴馬俑,馴馬者下著似為皮質吊敦。吊敦上端形制前高后短,前身部為三角劍刃形,並系扣入腰部帶中,後端低至膝部,吊敦底部有系蹬套踩於腳下,便於騎馬時穿著。同時,亦有關於吊敦的文字記載,史稱唐玄宗時, “太真著鴛鴦並頭蓮錦褲襪。上戲曰,貴妃褲襪上乃真鴛鴦蓮花也...
《儀仗圖》中金輅車前就插有這種用羽毛和貼金裝飾的雉尾障扇,雖然乘坐的是太子級別的金輅車,但使用的卻是皇帝級別的儀仗器具,再加上兩側便房裡貼金飾銀的甲裝騎馬俑隊伍和裝飾華麗的三彩三花御馬,大唐皇帝的威嚴和氣派讓人望而生畏。《列戟圖》如果說《闕樓圖》和《儀仗圖》還不足以讓懿德太子彰顯皇位的話...
彩繪釉陶戴帷帽騎馬女俑 三彩胡服騎馬女俑 三彩男裝女立俑 彩繪釉陶貼金文官俑 / 武官俑 鎏金蔓草蝴蝶紋銀釵 玉臂環(鎏金銅獸首鉸鏈玉臂環 / 金獸首鉸鏈玉臂環)絞胎粉盒 銀平脫雙鹿紋方形漆盒 彩繪胡人騎馬射獵俑 彩繪胡人騎馬帶犬狩獵俑 彩繪貼金甲馬騎兵俑 彩繪釉陶樂舞女俑 彩繪雙環髻女舞俑 彩繪俳優...
97 三彩胡人騎馬俑 98 陶人首鴨形俑 99 三彩四人抬轎塑 100 醬黃釉瓷塑偶人(兩件)101 三彩七星拱月盤 102 青釉四系壺 103 定窯白瓷碗(兩件)104 定窯白瓷碗(兩件)105 定窯白瓷碗(兩件)106 定窯白瓷碗 107 定窯白釉瓷缽 108 定窯花口白瓷盤 109 白釉執壺 110 長沙窯飛鳥紋蓋執壺 111 長沙...
另一組價值較高的是5個彩繪白衣鎧甲俑、5個彩繪黑衣鎧甲俑。他們就是身穿白衣鎧甲和黑衣鎧甲的戰士,工藝各有不同。白衣戰士個頭更高,鎧甲為手繪而成。黑衣戰士個頭矮些,鎧甲為模印後塗彩而成。原本這10個俑手中都有東西,但東西已經消失,值得人們猜想。還有兩具彩繪騎馬鼓吹儀仗俑,一個人俑騎在馬上吹號角...
唐代三彩雕塑者抓住了奔馬四蹄騰空一瞬間的景象,塑造了一匹極具動感的三彩馬,其“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的形象有著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讓人回味無窮。奔馬俑在出土彩繪陶器中屢有發現,但在出土唐三彩中卻極為罕見。據現有資料顯示,國內館藏三彩器中掛藍釉騰空騎馬俑僅此一件,...
在墓道兩側牆內設有10個耳室,間距5.6m,耳室高1.4m,寬1.0m,深0.9m,東側耳室分別陳列著胡人馬樂俑、三彩陶馬俑、侍女立俑、胡馬載樂俑、樂伎舞俑;西側耳室分別陳列著胡人馬樂俑、駱駝載樂俑、侍女立俑,樂伎坐俑等。這些陶俑或嫣然而笑,或斂目凝神,或威武森然,或故作滑稽之相,不論從人物面...
三國,兩晉的武士俑,形式大同小異,千篇一侓。這些武士俑大都是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人物俑缺乏寫實,身材比例失調,騎馬俑也缺乏寫實,人和馬的比例也失調。男侍俑和女侍俑呆態可掬,缺乏生氣,工藝粗糙,藝術品位較低。北朝早期的的陶塑,技藝未見長進,陶俑的形態依然古拙生硬,一直到了魏孝文帝以後,陶塑藝術...
陪葬坑內出土的車、馬、俑均有彩繪,陶俑的彩繪主要表現了衣冠服飾;車馬的彩繪主要表現車馬的配飾。對彩繪的保護和研究,為漢代服飾及車馬的組裝及系駕法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危山車馬俑坑中,出土陶車5輛,有雙轅車和單轅車兩類,車的構件除車軸及傘蓋的槓外,均為陶土燒制而成的,一輛車的構件,多的達100...
主要為各類彩繪陶俑。主要出自小龕,以第二天井的兩個小龕出土最多,幾乎塞滿了整個壁龕,種類有各種大立俑和小立俑,各種騎馬俑、大陶馬、大立駝和臥駝、以及牽馬(駝)胡人俑和騎駝俑等。出土陶俑的一個特點是體型較大的俑占相當多的數量。大立俑高約0.74—0.76,立馬近0.7米,立駝高0.8米以上,臥...
邛窯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省境內,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綠斑和彩繪瓷為主。器物有各種盤、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豐富的小瓷俑最為生動形象,以創造了陶瓷省油燈而聞名全國。 邛窯是位於成都平原的一個古代窯址群,它開始於東晉時期,盛於唐,衰於南宋,斷燒於元代,是我國著名的民間瓷窯之一,也是我國古代青瓷...
陪葬坑內出土的車、馬、俑均有彩繪,陶俑的彩繪主要表現了衣冠服飾;車馬的彩繪主要表現車馬的配飾。對彩繪的保護和研究,為漢代服飾及車馬的組裝及系駕法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危山車馬俑坑中,出土陶車5輛,有雙轅車和單轅車兩類,車的構件除車軸及傘蓋的槓外,均為陶土燒制而成的,一輛車的構件,多的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