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箏人

《彈箏人》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借詠彈箏藝人昔盛今衰的身世,抒發人生無常、命運多蹇的悲哀之情。全詩構思巧妙,對比鮮明,餘音裊裊,蘊味有致。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彈箏人
天寶年中事玉皇,曾將新曲教寧王。
鈿蟬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玉皇:道教稱天帝曰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唐玄宗李隆基敬奉道教,故而這裡借玉皇指代玄宗。
⑵寧王:李隆基之兄,初立為皇太子,後見楚王李隆基誅殺韋後、擁立睿宗,有定社稷之功,遂“累日涕泣固讓位於楚王”,薨,追冊為讓皇帝。
⑶鈿蟬:鑲嵌珍寶的蟬形首飾。金雁:謂箏柱。
⑷伊州:商調大曲,西涼節度蓋嘉運所進。

白話譯文

這位彈箏藝人天寶年間曾憑藉技藝供奉唐玄宗,又曾創造新曲教過寧王。
箏柱上鈿蟬金雁等飾物已經衰敗,彈奏一曲《伊州》大曲不禁淚灑萬行。

創作背景

溫庭筠以宰相之裔孫,生不逢時,終身懷才不遇、坎坷飄落,飽嘗人間之憂患艱辛,因而怨悵淒傷傷情填膺,時借吟詠宣洩排遣。此詩即借詠彈箏人排遣悲鬱之作。
此詩本事不明。或謂因人而詠,乃寫實之作,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云:“彈箏人當系唐明皇(玄宗)宮伎,詩語系追憶舊時而生感嘆,必彈箏人自述而詩人寫以韻語也。”或謂為情造文,乃依託之詞,沈祖棻唐人七絕詩淺釋》云:“溫庭筠出生於天寶亂後五十多年,與詩所寫彈箏人的時代不相及,所以此詩所詠天寶遺事,乃是依託之詞,不可摭實。”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構思巧妙。“天寶年中事玉皇,曾將新曲教寧王。”前兩句先捺下千種淒憐、萬般感嘆,以敘述筆法、清雅語言,介紹這位彈箏藝人往昔天寶年間曾憑藉技藝供奉玄宗,又教過寧王度新曲,寄仰慕之情、褒揚之意於輕描淡寫中。玄宗、寧王弟兄皆精通音樂,玄宗“洞曉音律,由之天縱,凡是絲管,必造其妙,雖古之夔曠,不能過也”(《羯鼓錄》)寧王亦以“審辨音之妙”而著稱於世。彈箏人能在長安如雲高手之中,獨得玄宗、寧王的垂青,其技藝之精、名聲之重、境遇之順可想而知。詩人讚美之辭僅止於此,而讀者遐想之心卻馳騁於天,引發之筆可謂踏雪無痕,蘊味有致。
“鈿蟬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後兩句換用描敘筆法惋傷彈箏藝人此時的遭際。詩人巧妙地以物喻人,首飾箏柱的衰敗黯然,象徵著絕代藝人的飄零淒涼,惟其老境悲涼,故而格外眷戀昔日的盛榮,一旦舊曲重彈,即勾起滿腹的愁緒怨意,淚下滂滂了。這萬行珠淚蘊含著的情思,也許是對人間滄桑的怨悵,對世態炎涼的憤懣,也許是對自身悲遇的傷悼,對似水年華的追恨,詩人給讀者留下了細品情思的廣闊餘地。
此詩以一經歷盛衰兩個時代的彈箏人,在衰世重彈盛世的《伊州》大曲,不但彈者“淚萬行”,聽者亦不勝今昔盛衰之感。

名家點評

明人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時移代換,極悲處正不在彈箏者。
清人邢昉《唐風定》:可與中山“何戡”比肩。
近人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唐天寶間,君臣暇逸,歌舞昇平,由極盛而逢驟變,由離亂而復收京。殘餘菊部,白頭猶念先皇;老去詞人,青瑣重瞻禁苑。聞歌感舊,屢見於詩歌。如“白盡梨園弟子頭”、“舊人唯有米嘉榮”、“一曲《淋鈴》淚萬行”、“村笛猶歌《阿濫堆》”,皆有“重聞天樂不勝情”之感;與玉溪之“金雁鈿蟬”齊聲一嘆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