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古箏

山東古箏,民間器樂樂種。山東民間器樂主要演奏形式之一。因其自成一格,故有“山東箏派”之稱。主要分布在菏澤地區的鄆城、鄄城、菏澤及聊城地區的臨清等地,又稱“菏澤古箏”或“聊城古箏”。

菏澤古箏的歷史悠久,漢魏時期,曹植(當時任鄄城王)在他的詩中寫道:“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如神”。可見當時箏藝興盛。演奏形式有獨奏、合奏兩種。其合奏樂隊編制為:箏、琵琶、如意勾(二胡)、楊琴、軟弓京胡等。曲目分兩類:一類是傳統箏曲,其結構嚴謹,均為68板,藝人稱之為“老八板”。曲目有:《漢宮秋月》、《美女思鄉》、《鶯囀黃鸝》、《夜靜鑾鈴》等;另一類是由山東琴書曲牌經過發展變化逐步形成的箏曲。代表曲目有《風翔歌》、《大八板》等。彈奏技巧尤以右手拇指小關節的連續搖指最為突出。過去一向為右手彈,左手搖,後經菏澤古箏演奏家趙玉齋創用雙手彈箏,把左手從單純地按弦中解放出來,豐富了箏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聊城古箏分布在臨清縣金郝莊一帶,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當地一個村子就有近十名彈箏藝人。演奏形式多為獨奏。傳統箏曲分“單板”和“雙板”,“雙板”每小節兩板(即4/4拍子);“單板每小節一板(即2/4拍子)。每曲均有68板組成,可反覆演奏,結束時,接“收板”而終全曲。代表曲目有:《流水激石》、《三環套日》、《孤雁出群》、《玉連環》、《漁舟唱晚》等。山東古箏的著名演奏家有:王樂涌、黎邦榮、黎連俊、張為昭、趙玉齋、張應易、金灼南、高自成、韓廷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