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鷟搜鞍

張鷟搜鞍是唐張鷟為河陽尉。有客驢韁斷,並鞍失之三日,訪不獲,詣縣告。鷟推窮甚急,乃夜放驢出而藏其鞍。鷟曰:“此可知也。”遂令不秣飼驢,去轡放之。驢尋向餵處,乃搜尋其家,於草積下得之。人服其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鷟搜鞍
  • 選自:《折獄龜鑑》
  • 朝代:南宋
  • 體裁:文言文
原文,注釋,譯文,文化常識,人物品質,

原文

(節選自南宋·鄭克《折獄龜鑑》)

注釋

1.張鷟(zhuó):唐代文學家。
2.河陽:古縣名,今河南境內。
3.並:連同。
4.訪:查訊。
5.推窮:徹底追查。
6.不秣飼驢:不給驢餵飼料。
7.轡(pei):韁繩。
8.詣:到……去。
9.向:原來,以前。
10.秣(mo):餵馬的草料。

譯文

唐朝的張鷟任河陽縣縣尉。有人的驢子韁繩斷了,連同驢鞍一塊兒失蹤了。經過三天尋訪仍沒找到,(於是)到縣衙門報案。張鷟嚴密徹底地追查,(小偷)便在夜間把驢子放出來,可仍把驢鞍藏著。張鷟說:“這樣就可以知道(小偷是誰了)。”就下令不給驢餵飼料,除去韁繩把驢子放了。驢子尋向昨夜餵它的地方,去搜尋那人的家,在草堆下找到了驢鞍。人們佩服他的智謀。

文化常識

話說“尉”。上文說到“張鷟為河陽尉”,意為張鷟做河陽縣的縣尉。縣尉負責地方治安及徵兵等工作。有人失竊了驢子,告狀到縣衙,縣尉理應負責破案。在縣令下,除了尉之外,還有丞,主管文書、倉庫及監獄等。

人物品質

張鷟根據驢識土本領強,欲擒故縱,放驢破了案,可見他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聰明,機智,破案手法與眾不同,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